指导目录包括4个领域、15个发展方向、266个细分产品和服务;无人机监测设备、各类机器人、云计算安全服务等高新技术产品被列入其中 \r\n 为落实应急产业扶持政策,引导社会资源投向应急产业领域,工信部、发改委近期印发《应急产业重点产品和服务指导目录(2015年)》(简称《指导目录》),旨在将应急产业培育为新的经济增长点,提高突发事件处置的产业支撑能力。 \r\n应急产业是为突发事件预防与应急准备、监测与预警、处置与救援提供专业产品和服务的产业。去年12月国务院办公厅印发《关于加快应急产业发展的意见》(下称《意见》)确定了四个重点领域及其发展方向。 \r\n《指导目录》以《意见》为基础,进一步细分产品和服务,形成了领域、发展方向、细分产品和服务的三级目录结构。 \r\n第一级包括监测预警产品、预防防护产品、处置救援产品和应急服务产品等4个领域; \r\n第二级包括自然灾害、事故灾难、公共卫生事件、社会安全事件监测预警产品以及个体预防产品、设备设施防护产品、现场保障产品、生命救护产品、抢险救援、事前预防服务等15个发展方向; \r\n第三级包括266个细分产品和服务,其中监测预警69项、预防防护49项、救援处置108项、应急服务40项。 \r\n细分产品和服务中,包括地震灾害监测预警产品、巨灾保险、航空医疗保险、反恐防暴处置、食品药品安全监测产品、疫情疫病检疫处置、核事故处置等,无人机监测设备、各类机器人、云计算安全服务等高新技术产品也被列入其中。 \r\n总体上看,《指导目录》明确了今后一段时间国家重点鼓励发展的应急产品和服务内容,涵盖了消防产业、安防产业、安全产业、防灾减灾产业、信息安全产业、公共安全产业、应急救援产业、医疗救援产业、应急通信、应急物流等等,涉及装备、材料、医药、轻工、化工、电子、通信、物流、保险等。 \r\n科技部社会发展科技司参赞孙成认为,中国应急产业存在的一大问题是应急技术创新缺少系统性的目录指导,企业、科研院所开展应急科研研发时存在一定的盲目性和重复性。因此,启动重点应急产品和服务目录的编制非常必要。 \r\n工信部运行监测协调局副巡视员景晓波解读《意见》时曾表示,中国新型工业化、信息化、城镇化和农业现代化深入推进,各类突发事件发生概率更高、破坏力更大、影响力更强,公共安全形势严峻复杂,防控难度不断加大。必须加快发展应急产业,达到提升基础设施和生产经营单位本质安全水平、突发事件应急救援能力和全社会抵御风险能力的目的。 \r\n景晓波指出,中国经济发展进入新常态为应急产业发展提供了空间。随着中国经济发展、社会进步和公众安全意识的提高,社会各方对应急产品和服务的需求不断增长。发展应急产业有利于调整优化产业结构,增强经济活力,扩大社会就业,有望培育为新的经济增长点,成为新常态下推动我国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力量。 \r\n北京、广东、安徽等多个省市已将应急产业单位数千家列为重点支持的战略新兴产业。截止2014年6月,全国已经涌现了东莞、乐清等多个应急产业聚集区,聚集了应急产业相关企事,年产值达4000亿元。《意见》指出,到2020年,应急产业规模要显著扩大,应急产业体系基本形成,为防范和处置突发事件提供有力支撑,成为推动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动力。 \r\n《意见》提出,要完善投融资政策,鼓励金融资本、民间资本及创业与私募股权投资投向应急产业,支持符合条件的应急产业企业采取发行股票、债券等多种方式在海内外资本市场直接融资。引导融资性担保机构加大对应急产业企业的担保力度,鼓励和引导金融机构创新金融产品和服务方式,加大对应急产业重大项目的信贷支持力度。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