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旭东 \r\n北京高铁一小时车程内,各城市都在积极筹划,分享京津冀一体化红利。 \r\n在这些城市中,沧州比较优势颇为明显。一方面,沧州地处北京一小时都市圈范围内;另一方面,作为环渤海的城市,沧州依靠新近发展迅速的黄骅港,港口经济效应也逐渐显现。 \r\n近日,《第一财经(微博)日报》记者在沧州渤海新区看到,广袤的区域待开发,现有黄骅港业务繁忙,旁边还有广阔空间等待规划建设。当地官员认为,土地是沧州最得天独厚的优势。 \r\n港口优势待转化 \r\n谈到京津冀一体化,当地官员都强调,现在招商引资的项目对污染和落后的产能一概不理。 \r\n“去年北京曾提供227个项目供我们选择,大多是化工、建材类项目,考虑到污染,最后全部放弃。”渤海新区管委会副主任刘强对《第一财经日报》表示。 \r\n在沧州市副市长赵国权看来,沧州优势众多。首先是沿海临港优势。黄骅港是渤海湾诸多港口中至内陆腹地陆上运距最短的港口,随着港口功能的日益完善,煤炭、矿石、散杂货、集装箱、液体化工等综合性码头的建成投用,对临港产业和腹地经济的拉动作用日益显现。 \r\n其次,沧州有着得天独厚的土地优势。沧州东部沿海拥有200多万亩未利用地,其中55万亩已转为建设用地。而从沧州市区到待开发的渤海新区车程一小时,也有广袤的土地可供开发。 \r\n此外,沧州境内京沪、京九、朔黄、邯黄等5条铁路和京沪、津汕等7条高速公路交叉汇集,是我国北方综合交通最为发达的地区之一,具有区位交通优势。 \r\n目前,沧州已经形成石油化工、管道装备、机械制造、纺织服装、食品加工五大支柱产业,产业链条不断延伸意味着新的投资和机会。 \r\n在新的京津冀一体化规划中,沧州被定位为产业转移承接区,结合广阔的土地空间可以容纳转移产业。 \r\n刘强对本报记者说,未来除了发展生产性服务业外,还将重点发展装备制造业、医药产业,以及依托港口的煤炭、矿石、化工品、建材交易中心。 \r\n不过,与沧州黄骅港区对应,渤海湾还有天津港、唐山的曹妃甸港区,港口如何真正转变为优势,还需要观察。 \r\n一体化概念落地难 \r\n媒体热炒京津冀一体化概念,而在地方,人们更着眼于现实。 \r\n最突出的是税收分割,如果是一家国企在外地新建生产基地,主要税收还是交给注册地,即如果注册地在北京,生产基地在河北,初期只能给当地增加就业。目前沧州引进的大项目,基本不在当地纳税。 \r\n地方人士普遍认为,京津冀一体化目前主要停留在概念上,实际功能还没有凸显。初期地方主要着力于以廉价土地招揽投资,在当地形成规模效应。 \r\n截至目前,沧州与京津合作超过百亿元投资项目就有10个,包括北京汽车40万辆整车项目、海兴核电和核燃料基地项目、华北石化炼油项目、现代汽车第四工厂等项目。 \r\n在采访期间,刘强还抽身洽谈一家中关村海水淡化装备制造企业的项目对接。“我们希望是有技术含量的产业。” \r\n大港油田的产油区主要在沧州,沧州当地的炼化企业比较集中。据本报记者了解,中石油、中石化、中海油三巨头在当地都有炼化厂,单在渤海新区的范围内,就集聚着1500万吨的炼油产能。 \r\n一些民营企业也利用资源和港口优势,在渤海新区建设炼油产能。石油资源集中的任丘在推进华北石化千万吨炼油、百万吨乙烯、80万吨PX、华港燃气清洁能源等一批重点建设项目,打造国内一流的石化产业基地。加总的炼油能力近3000万吨。 \r\n除了引入项目,地方更希望与京津在基础设施、产业、金融、科技人才、教育医疗等方面的全面对接,融入协同发展大格局。但正如北京到沧州50分钟、天津到沧州30分钟,而从老城区到渤海新区依然需要1小时一样,未来还得看实际执行结果。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