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记者 张萧然报道 \r\n“并开展若干新的(自贸区)试点”,《政府工作报告》中这句并不起眼的话就像一个导火线,迅速引爆了各地申报自贸区的热情。 \r\n5日的下午,辽宁省长陈政高和重庆市市长黄奇帆就分别在全国人大代表团会议上提出了在当地设立自贸区的建议。接下来,四川、陕西、贵阳、安徽、河南、江苏、天津、广东、福建等多个省市也纷纷在两会上表达了申报自贸区的愿望。 \r\n事实上,自去年7月上海自贸区获批以来,全国各地就开始摩拳擦掌,跃跃欲试。据公开材料显示,各地至少已有26个省份在2014年政府工作报告中明确写到要申报自贸区的,省级政府工作报告中未提及申报自贸区的,只有贵州、山西和甘肃3省。 \r\n“这一轮开放的‘班车’,辽宁无论如何得上去,无论如何不能落下。”陈政高这一番话开门见山,既显示出各地地方长官申报自贸区的急切,也透露出本轮自贸区热背后的缘由。 \r\n海关特殊监管区、进出口加工贸易区,这些被赋予特别优惠政策的园区所带来的示范效应,使得各地对自贸区,这个代表着更高级别、最新动向的新事物趋之若鹜。 \r\n虽然各地热情高涨,但并非所有的地区都能如愿以偿。自贸区年内或许扩围,但数量有限。在这一轮炙手可热的自贸区申报热潮中,谁能如愿以偿? \r\n“有的地方应该批,有的地方不应该批,关键还是要看他们设立自贸区实际想要干什么。”全国政协委员、中国银监会原主席刘明康在接受《中国产经新闻》记者的采访时如是说。 \r\n据悉,在此轮自贸区争夺战中,各地打出了差异牌。比如山东强调中日韩合作,天津突出金融等现代服务业,福建强调了对台优势等。还有个别省份,将省内数个申报自贸区的城市捆绑在一起,由省级政府统筹推进,以提高获批的胜算。 \r\n为了加大获批的胜算,近期多个省份还对原有的方案进行了调整,根据中央的思路重新上报了新的方案。不过有业内人士表示,虽然调整方案正逐渐向“要改革”的方向靠拢,但不排除一些地方仍抱着“拼政绩、要政策”的思路来申请的。 \r\n众多省市申请自贸区,在全国政协常委、上海市政府参事室主任王新奎看来,这本身是个好现象,但他也隐约感觉有些不太对,“觉得他们还是把自贸区当做过去跑马圈地、搞基础设施建设、以招商引资为目的的工业园区的居多”。 \r\n其中许多对自贸区的目标定位有“路径依赖”,不知不觉中重蹈了“要优惠政策招商引资”老路,极易形成一个一个的改革“孤岛”,难获可复制可推广的改革红利溢出效应。王新奎说。 \r\n但在决策层看来,自贸区与已有的监管区不同,不是传统地提供税收优惠政策,它主要是通过制度的创新释放制度的红利和开放的红利,属于扩大开放的试验田。 \r\n以上海自贸区为例,全国政协委员、财政部副部长朱光耀对《中国产经新闻》记者说,上海自贸区的关键是进行投融资体制的改革,这是习总书记和李克强总理反复强调的。 \r\n“但一定要按照它设置的初衷,围绕着准入前的国民待遇加负面清单,特别是负面清单这个设计来推进投融资体制改革的试点。”对于是否可复制,朱光耀认为,关键还是要看试点的情况。 \r\n“上海自贸区实际上是一个体制和机制的试验田,需要形成可推广、可复制的体制和机制,而不是可推广可复制的优惠政策。”商务部部长高虎城7日在两会记者会上明确表示,要在体制机制上形成可复制、可推广的经验,在党中央和国务院的统筹安排之下,在其他地区有序地推开。 \r\n汪洋也直言,“大家都觉得这是个政策,我要拿,但这个政策到底是什么,还没有真正划分清楚。”在他看来,中部地区应该从实际出发,看最需要解决的问题是什么,然后针对这些问题提出改革试点,这样更容易得到中央支持。 \r\n全国政协常委、上海市政协副主席周汉民强调,搞自贸区要因地制宜,不是政策攀比,更不是国家给的保险箱,担的是责任,负的是使命,其中有相当的风险,“不能一哄而上,应科学规划,谨慎布局”。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