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淀区日前发布的《关于推进北部地区绿色建筑建设的实施意见》,将指导226平方公里的北部地区建设成为安全、健康、低碳、高效及舒适的绿色建筑示范区。未来5年,海淀北部将成为生态良好、在全国有示范作用并具有全球影响力的“科技绿谷”。 \r\n 承诺条款 把关低碳建筑 \r\n 北京市在“十二五”期间,将加大绿色建筑推广力度,绿色建筑从单体建筑向绿色园区扩展,并积极引导社会和开发建设单位参与绿色建筑建设。海淀区于“十二五”的开局之年发布针对北部地区绿色建筑建设的实施意见,围绕“节能、节地、节水、节材和环境保护”的要求,从土地供应、立项、审批、规划审查、施工监管、运营管理、保障措施等环节加以把控,先行先试,努力将北部地区建成绿色建筑示范区。 \r\n “按照此前批复的规划,海淀北部总建设用地规模约69平方公里,总建筑规模约4600万平方米。”海淀区住建委副主任康建一介绍,这次出台的绿色建筑建设实施意见,覆盖了海淀北部所有新建、改建和扩建的建筑。“不管是公共建筑、研发建筑、工业建筑、居住建筑,还是其他类型的建筑,只要是新建、改建或扩建项目,全部要达到绿色标准,保障房项目也不例外。” \r\n 对于大家担心北部地区新增的建筑数量多、面积大,如此严格的绿色建筑标准会不会因时间的推移成为一纸空文,康建一做出了回答,“建设绿色建筑,以及要达到多少项低碳生态指标,入区建设单位在与政府授权的园区一级开发企业签订土地开发合同时,就要作为一项承诺条款,明确地写到土地合同里。此后,在立项、规划和土地出让等各个环节,都要有这条承诺条款作为保证,否则根本过不了关。另外,在项目的设计、施工和验收等环节,也都有相关部门严格地监督和把关”。 \r\n 据了解,绿色建筑分为一星级、二星级、三星级等多个层次的认证标准。如刚建成不久的中关村国家自主创新示范区展示中心就属于“绿色三星标准”。星级越高,认证的标准越严格。海淀区此次规定,北部地区所有新建项目一星级绿色建筑达标率要达到100%。其中,科技园区内的政府投资项目和标志性项目,以及政府投资的文教体卫公共建筑,要100%通过绿色建筑三星级认证。 \r\n 1亿元资金奖励达标企业 \r\n 海淀区“十二五”时期循环经济建设和节能减排工作的总目标是建设成为全国低碳经济示范基地,总体发展框架是落实“两”调整、推进“四”节约、打造“八”循环,重点开展产业、建筑、交通和生活等四大领域的节能工作。即将发布的《海淀区“十二五”节能专项规划》,将节能指标层层分解,并制定确保节能目标实现的政策和保障措施。 \r\n 建筑能耗是海淀区耗能重点领域之一,6月26日,海淀区政府印发的《海淀区“十二五”时期发展循环经济促进节能减排规划》(海政发〔2011〕30号)明确提出:“十二五”期间建筑节能重点是构建低碳建筑体系,提高建筑能源效率,发展绿色低碳生态建筑。 \r\n 为实现这一目标,海淀将通过《海淀区促进节能减排支持办法》,拿出1亿元的专项资金来奖励入区建设的绿色达标企业。如对绿色建筑认证的预评估、评审等费用,企业可以向区政府申请,从海淀区促进节能减排专项资金中支付;取得绿色建筑(运行)标识的项目,按照绿色建筑星级标识和建筑面积,可以从区财政获得奖励。对于满足国家和北京市太阳能光热利用、地热能利用示范工程要求的项目,可以向区建设管理部门和区发展改革部门申请专项补助;此外,企业如果采用中关村国家自主创新示范区先进的环保节能技术和产品的,也可以从区政府获得相应的资金补助。 \r\n 据区发改委副主任王澎介绍,北部地区是中关村国家自主创新示范区核心区重要标志性区域之一,是首都提升自主创新能力的战略腹地,为海淀区绿色发展提供了更大发展空间。《海淀区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十二五”时期规划纲要》中提出,“十二五”末北部地区新能源和可再生能源利用率要达到20%,清洁能源利用率要达到95%。这就需要我们高标准从前期规划设计入手,推动海淀北部地区绿色建筑的实施。《关于推进北部地区绿色建筑建设的实施意见》的发布实施,为北部建设开启了绿色篇章,将引领带动全区节能减排工作不断深入推进。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