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讯 昨天,通州新城核心区建设正式启动,规划中的“运河水乡区”破土动工,年底前包括一批超高层建筑的项目也将开工。 \r\n 同时,调整后的新城规划中的设计亮点也于昨天公布,新城将采用“世界上最严厉的低碳指标”,核心区域将设置机动车地下行驶区域,仅容许行人和自行车通行。预计通州新城核心区将用5年时间建成。 \r\n 水乡建筑最高15米 \r\n 昨天率先启动的,是规划中的运河水乡区。位于通惠河北侧、西海子湖的东侧,总建设面积约15万平米,举目可见燃灯佛舍利塔。 \r\n 整个水乡区由香港富华国际集团进行开发建设。昨天,出席开工仪式的该集团董事长陈丽华介绍,水乡区建设投资数十亿,将主打高端总部会所、水景酒店等,吸引世界500强企业到这里举行商务会议、宴请。此外,还将配建餐饮、酒吧等,建成后能体现通州新城“不夜水城”的风貌。 \r\n 她表示,水乡区的建设容积率会控制在0.6-0.8之间。按照市政府要求,水乡区将在2年内完成建设。 \r\n 通州区常务副区长张勇介绍,水乡区建筑物的高度将控制在12—15米,不会出现高层建筑。而水乡区周边,将会规划建设一批高大建筑群,呈现环绕的形态。 \r\n 部分区域机动车钻地 \r\n 昨天,北京市副市长陈刚表示,未来10年通州新城要按照“超前”原则打造轨道交通,并着力吸引中心城区的卫生、教育资源落户通州,达到北京市转移人口、产业布局的目的。 \r\n 对此张勇介绍,在轨道交通方面,水乡区附近将实现两处地铁换乘,包括地铁6号线2期与地铁S1、R1的换乘。 \r\n “在核心区域,会设计机动车入地。”张勇表示,在通州区运河核心区域通惠河两岸,将设置一处区域,机动车通行、停车都位于地下,地面上仅允许行人和自行车通行。 \r\n ■ 亮点 \r\n 新城道路将变密变窄 \r\n 昨日,就通州新城规划的亮点,通州区和规划方面相关负责人进行了解读。 \r\n 机动车给行人让路 \r\n 解读:通州区此次首次编制了低碳城市指标体系,应用于市政设施、城市建筑等相关领域。在地面交通设计上,引入行人优先理念,加密路网,缩窄道路,最大程度满足行人、自行车和清洁燃料公交的需要,构筑绿色交通网络。 \r\n 在能源利用方面,主要采用太阳能、燃气冷热电三联供、水源热泵等新型能源供应方式;在建筑物设计中使用绿色建材,采用屋顶绿化、节能设计等科技成果。 \r\n 机动车“打包”走地下 \r\n 解读:新城在地下空间开发利用方面,加强了地面—地下空间的一体化设计。将机动车道、轨道线路、交通枢纽、停车场、配套服务设施等置于地下,形成“地下走廊”;此外,采用城市管廊技术,综合安排地下市政管网,将供电、供热等市政管线整合于地下廊道之中。 \r\n ■ 对话 \r\n “运河核心区5年建成” \r\n 昨天,就通州新城调整后的设计规划思路,记者采访了通州区常务副区长张勇。 \r\n 新京报:在规划设计理念上,通州新城最突出的有哪些特点? \r\n 张勇:低碳、生态、环保。我们将采用世界上最严厉的低碳指标,并编制成为一个体系,这个标准将在土地招标和整个新城的建设过程中全程应用。此外,还包括行人、自行车、公交优先的设计,在新城的核心区域,我们认为机动车应当让位给行人。还有,我们鼓励新能源的应用,包括运用水资源循环、垃圾真空管道收集等。 \r\n 新京报:新城核心区域的建筑将具备怎样的特色?比如,新开工的运河水乡区是否会采用仿古建筑? \r\n 张勇:目前具体的建筑风格还没有最终确定。不过肯定的是,新城在建筑上会体现历史文化传统和文明积淀,会注重古今交融的风貌。比如水乡区,一定会体现古老的历史文化内涵,但又不会只是简单“仿古”。 \r\n 新京报:整个新城的建设过程预计历时多久? \r\n 张勇:新城第一批重点推介的14个项目地块中,目前8个地块已经完成招投标工作。继运河水乡区启动建设之后,11月至12月期间,预计将开工第二批项目,涉及一批超高层建筑。 \r\n 根据整个新城规划进度,运河核心区将利用5年时间建成,新城的中心区预计要用10年时间建成。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