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期,多家零部件企业的收购案成为汽车圈热议的话题,其中, 尤以采埃孚以135亿美元的价格收购天合所有股权收购最引人注目,新组建的集团将成为全球规模第二的汽车零部件供应商,这也是最近10年来汽车零部件行业规模最大的并购案。全球零部件产业德系呈现出一枝独秀的崛起势头,为何会出现这一现象?盖世汽车网本期业界调查(调查时间9月25日—10月9日,参与人数2784位)就围绕这一话题展开,调查共设三个问题,以下将更具调查结果及专家采访逐一阐述。 \r\n德系零部件企业将持续走强 受益于整车成功扩张 \r\n调查1首先验证德系零部件持续走强的趋势是否存在,结果表明,业界对此观点较为一致,多达八成的参与者认为德系在全球零部件行业中相对持续走强。 \r\n最新一期的(2014年)全球汽车零部件供应商百强排名显示,德系在前十大中占据三席,其中,博世连续多年蝉联第一名,大陆排名第四,采埃孚排名第九。而随着采埃孚成功收购天合,全第二大球零部件供应商的排名也被德系收入囊中。 \r\n9月15日,采埃孚与天合达成最终并购协议,交易总金额高达135亿美元,合并后的新公司年营业收入可达300亿欧元(约合410亿美元),将超越日本电装成为全球第二大零部件供应商,仅次于同为德系的博世集团。 \r\n未来的全球零部件供应商格局中,前五大排名中将有德系三席之地,且前两名均有德系把持(目前排名稍后的大陆也有冲击第三名的可能),通过简单的数据对比可以直观感受到德系零部件不断走强的趋势。 \r\n德系零部件企业将持续走强 受益于整车成功扩张 \r\n近年来,德系零部件整体实力持续走强,而曾与之三足鼎立的美系和日系则相对偏弱,调查2对形成这一局面的原因展开讨论,结果表明,收益于德系整车企业在全球范围内的持续走强是主要原因。 \r\n目前,汽车行业分析师普遍认为2014年很有可能将成为大众登顶全球汽车销量冠军的年份,有业界专家在接受采访时表示,对于早有意超越丰田摘得全球第一大车企宝座的大众而言,2014年只要再加把劲儿就有可能实现绝地超越。 \r\n近年来,依靠在中国市场的强势表现,大众汽车不断缩小与丰田在全球销量方面的差距,事实上,此前IHS Automotive公司曾发布预测称,2014年上半年大众就有望销量超过丰田,成为半程冠军。最终的销量数据显示,2014年上半年,丰田汽车全球销量同比增长3.8%至509.7万辆,而大众汽车交付销量同比增长5.9%至497.1万辆,两者上半年销量有近10万辆的差距。但如果将大众旗下曼恩和斯堪尼亚两大商用车子公司销量计算在内,大众与丰田之间的销量差距将被压缩至三万辆左右,而这一差距在2012年是50万辆、2013年为30万辆。 \r\n通过以上两个大众化品牌的全球销量数据对比,德系车呈现持续走强的趋势,而如果单看高端车市场,这一趋势将更加明显,德系三大豪车品牌宝马、奥迪、奔驰牢牢把持着全球豪车市场第一阵营,可以毫不夸张的说,其他任何一个豪车品牌目前都很难撼动德系三强的地位。 \r\n因此,在多数业内人士看来,整车企业在全球竞争格局中愈发重要的地位是德系零部件企业不断走强的主要原因,持此观点者占比45%。另外,还有较多的参与者认为德系零部件企业的管理模式也有别于其他企业,其多采用家族式的管理模式,不会过度依赖资本市场,不会为了应付投资者而过度迎合资本市场的短期收益,可以更加专注于业务本身,做长期投资,有28%的参与者支持此观点。而另有17%的参与者认为较之于其他企业,德系零部件厂商在市场开拓方面更加开放,客户也更加多元化,如博世、大陆等企业集团在家电、通讯等方面同样具备不俗的实力。 \r\n德系零部件企业将持续走强 受益于整车成功扩张 \r\n德系整车企业持续走强被看做是德系零部件企业地位持续提升的一个重要原因,整车和零部件企业的内部关联关系是怎么样的?调查3对此提出设问,零部件公司的成长与其对应的本土整车厂到底是什么关系。结果表明,对于二者之间的主从关系业界看法分为截然相反的两大派系,支持整车厂强零部件才会强与支持零部件强整车厂才会强的参与者基本相当。 \r\n其实,对此国内市场上已经讨论多年,而目前主流的观点一致认为国内自主品牌车企持续走弱的关键就在于自主零部件企业囹圄难破、在于自主零部件技术的空心化。目前国内的零部件制造企业,基本仅局限于轮毂、刹车片等技术含量较低的产品,而技术含量和利润较高的发动机、变速箱等核心零配件,国内企业基本还是一片空白。 \r\n但反向来看,零部件企业不强何尝不是因为整车企业过于疲软。调查2的结果很明显,德系整车企业的持续走强是刺激德系零部件企业地位不断提升的关键原因。而反观中国市场,虽已成为全球最大规模的新车销售市场,但贡献最大、收益最高的却是实力雄厚的合资企业,虽也是国内企业,但从根本上而言其与德系零部件企业对应的强大本土整车厂是两码事,真正意义上的自主车企(本土整车厂)还远不能与大众、宝马等相提并论。 \r\n在我们的线下采访中,更多的业内人士在回答如何看待整车厂和零部件企业关系时表示,二者之前更多的是相铺相成、互相促进的关系,不能将其简单的归结于一方主导另一方。有强大的零部件企业支撑可以更容易培育出强大的本土整车企业,而反之亦成立,有强大的整车企业作为基础,对加速本土零部件企业的成长同样有益。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