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国际贸易领域,“电子化”正在引起全球银行和企业的关注与重视,这种新型的贸易方式或将带来贸易金融领域的重大变革。 \r\n 而企业贸易电子化的普及还尚需时日,将受到外部环境,如外汇管理、海关、税务、跨国结算政策等的限制,当然还将面临不可避免的网络风险。业内人士认为,整个行业现阶段面临的最大挑战更多地来自于法律方面的风险。 \r\n 电子贸易崭露头角 \r\n 电子贸易(e-trade)通过网络以银行为枢纽连接贸易双方,使银行之间、贸易双方与银行之间的联系“无纸化”,使得业务处理更方便快捷准确。实现信用证项下单据电子化,也是近年来国内银行业在国际业务方面的重大创新突破。 \r\n “此前电子贸易在商业金融领域一直处于‘谈论很多’的阶段,但是现在成为现实,不仅是在中国,而这在全球都是新的尝试,未来可能会呈现爆发式的发展。”苏格兰皇家银行(RBS)亚太区贸易产品主管叶森文(YapSimWoon)在接受记者采访时称。 \r\n 全球第一笔信用证下电子交单业务由RBS韩国分行在2010年率先完成。去年年底,中信银行成功办理国内首笔“端对端信用证项下电子交单业务”,填补了国内金融界(2.38,-0.17,-6.67%)长期未能突破的信用证项下单据电子化。而今年开始,在银行客户和整个行业的推动下,速度明显加快。今年8月,中国银行与苏格兰皇家银行通过Bolero平台成功完成首次电子交单,进一步促进国际电子交单的发展,凸显出中国市场已经准备好采用电子流程。 \r\n 资料显示,电子交单(ePresentation)是通过直通式交易程序进行的,单据类型包括信用证和电子提单下签发的各种单据,这些单据是国际贸易过程中的基本要求。举例来说,澳洲最大的矿业集团必和必拓公司目前已成功实现电子交单,而其作为出口方,目标就是加速收回钱并保证安全性。今天发出的单据,买方第二天就可以付款,电子交单实现企业贸易全过程无纸化,不但简化了客户的贸易金融程序,加快了各方的交易周转时间,还改进了安全控制,从而帮助实现整体运营资本最大化。 \r\n 中国是国际贸易发展的重要推动因素,从目前的趋势来看,电子贸易在中国或将处在一个加速发展的时刻。中国银行全球贸易服务部总经理张欣园表示,中国业界很热衷于开发电子单据和电子提单的使用方法。“一旦商业环境买卖双方认可,银行的金融服务一定会马上跟上。目前RBS已收到了工行的信用证,规定将使用电子交单方式。此外,包括建行在内的多家中资银行正在跃跃欲试,为此做了充分准备。”RBS中国区贸易产品主管孙雄飞向本报记者介绍,“通过使用第三方网络平台,无需银行固定的基础投入,只要使用自己的账户和密码,在网络登录即可,就像使用邮箱一样方便。” \r\n 普及尚需时日 \r\n 于银行而言,能够帮助双方各自的企业客户,使用电子贸易金融和货运单据来支持进出口业务,从而大大提升其竞争力,并与客户建立更牢固的合作关系。 \r\n “不过这种贸易方式将来的普及还要看是否每一个企业对这种交易方式认同,就好比电子银行,只有当客户确实享受到生活的方便和效率的提高才会积极使用。”叶森文对记者称。 \r\n 而从外资银行角度来说,通过发现自己银行企业客户的需求,帮助客户分析其贸易伙伴(客户的客户)的主要银行,与其建立沟通联系,并利用自己的优势协调各方,促成电子贸易的真正发生。就RBS的下一步策略,孙雄飞对本报记者称:“现在的客户满意,才会有新的客户进来。我们会试着寻找并满足国际国内大宗商品交易企业新的金融需求,推荐分享我们的案例,复制成功经验,推动电子贸易在中国的发展,真正实现无纸化交易。” \r\n 值得注意的是,企业贸易电子化,还将受到外部环境,如外汇管理、海关、税务、跨国结算政策等的限制,当然还将面临不可避免的网络风险。在孙雄飞看来,相比于传统的贸易渠道,电子贸易系统具有更强的依赖性和可靠性。“就整个行业而言,现阶段面临的最大挑战,更多地来自于法律方面的风险。” \r\n 由于现行法律的许多规定都是适用于传统的贸易和结算方式,电子贸易这种新的交易模式具有一定的法律不确定性。孙雄飞告诉本报记者,目前主要依赖于国际商会的电子交单国际惯例eUCP,每家银行都使用这个规范进行结算。但在当前交易量尚未具有规模的情况下,未有足够的案例可以显示一旦出现贸易纠纷,应如何处理,交易各方责任义务的举证尚不够清晰,只能在实践的过程中不断摸索,寻找经验。 \r\n 此外,上海自贸区挂牌,园区内采取特殊的监管政策和税收优惠,将会使得国内的进出口贸易额出现迅猛增长。“相比其他地区,如果客户有真实意愿,上海自贸区内如果海关监管政策放开,商品进出无限制,使用电子化交易便如鱼得水,也能提高贸易效率。园区内所有的船公司,企业客户都会受益,整个自贸区也将受益。”叶森文称。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