政府绿色采购,就是在政府采购中着意选择那些符合国家绿色标准的产品和服务。政府采购的绿色标准不仅要求末端产品符合环保技术标准,而且规定产品研制、开发、生产、销售、运输、使用、循环再利用的全过程均需符合环保要求。由于全球各国的政府采购在本国生产总值(GDP)中所占比例向来很高,只要政府机关将环境准则纳入其采购模式,立即会对相关的供应商产生积极影响,从而带动并产生产品市场,因而政府绿色采购对于绿色消费具有促进性作用。 \r\n 现阶段的西方政府绿色采购,内涵已非常丰富,几乎涉及了政府办公的所有环节。如作为政府绿色采购重点的办公用品,小到室内的电话、电脑、打印机和各种小型工具等,大到室外的各种车辆、小型船舶、除草机和车用起重机等。它们中的相当一部分,已经被要求必须达到环保、节能、低排放和低噪声标准。此外,政府绿色采购对照明的要求是节能和尽可能使用天然采光,对水龙头则要求有节水性能,对大量消耗的纸张,要求广泛使用再生纸和两面使用等。至于办公建筑与装修的领域更广,如政府的办公设施,不仅对门窗材质及其隔热、隔音等性能及其安装质量有要求,而且对办公家具的木材、配套金属及塑料零件、粘合剂和表面漆等都有标准,就连原料产地也要“追究”,要看其是否通过了“森林管理认证”;又如节能型门窗玻璃,不仅要求其材质是中空的,而且安装和服务也必须达标;再就是装修用板材、必须又轻、又防腐、又隔音隔热和无有害释放等。 \r\n 二、西方政府绿色采购发展中面临的问题 \r\n 1.绿色知识的匮乏。 \r\n 政府绿色采购的实施有赖于采购人员对绿色信息的搜集,例如绿色资源信息、绿色法规信息等。由于各国政府通常仅公布笼统的环境政策,缺乏明确的实施细则与环境准则,采购人员难以把握采购活动应遵守的环保准则。例如官员一般懂得如何避免采购含有禁用物质或者具有危害性(例如重金属)的产品,但对那些已知含有负面效应但尚未禁用的物质(例如PVC)则未必知道应如何处理,或者,采购人员未认识到现有采购产品对环境的不良影响以及绿色替代产品的优越性,也会导致缺乏改变采购行为的诱因。尽管各国政府支持绿色采购,但却未能充分提供给采购人员产品的环境信息以及对该产品环境影响的权威评估方法,尤其缺乏一套可在众多环境标志产品(绿色产品)或厂商宣传广告中进行筛选的清单,从而造成政府绿色采购实施障碍。 \r\n 2.受到绿色产品成本过高的限制。 \r\n 现有的采购管理机制没有体现政府鼓励绿色采购的政策,尤其在编制采购预算、制定采购法规与政策、对政府采购事务进行协议与管理、进行采购统计分析与评估时,不能充分考虑绿色产品在其开发过程中提高了环保、安全等方面的成本,因而在招标管理办法与程序中没有给予必要的价格倾斜。新推出的绿色产品初始购置成本较高(售价较高),使用绿色新产品需要改变以往工作方式,在适应阶段会增加其他费用,而且绿色新产品与现行使用的其他产品存在非兼容性,需要额外开支来磨合。绿色产品与传统产品相比成本较高,这主要是由于传统产品生命周期内的总成本,尤其是相关的社会、环境成本经常未被计入,以致被视为比较廉价。此外,各政府机构经常受到必须优先采购特殊团体和区域产品或其他受法令指定优先采购项目的限制,这些特殊规定势必与绿色采购发生经费挤压现象,从而造成采购障碍。 \r\n 3.绿色采购的法规存在漏洞。 \r\n 各国虽然公开宣扬绿色采购政策,却未能直接落实于采购法规中。例如,欧盟的公共采购指令即未能对采购定出明确的执行规范。许多国家的政府采购法律法规体系对政府采购的范围、采购实体、招标的门槛价、招投标程序、仲裁机构、争端解决方法等政策性和技术性问题作明确规定,以此来规范和指导政府采购行为,但未能营造适宜绿色采购的氛围。政府绿色采购受到繁杂的政府采购法规的制约,采购人员只能因袭前规,不敢轻易做出突破。政府采购部门担心对采购产品加入环境因素的评估会妨碍WTO倡导的平等待遇与公开透明化等自由贸易原则,招致那些因环境因素而未能中标的政府采购竞标者提出的歧视性指责。例如,欧盟国家的政府采购就受到世界贸易组织、欧盟及各国本身的复杂采购法令的限制。 \r\n 4.环境管理体系的欠缺。 \r\n 政府组织架构可对绿色采购体制造成限制。目前,各国对于统一采购或分散采购的利弊并无定论,但一般认为只要是政府部门拓宽政府采购信息流通渠道,完善现行预算管理体系及其运行体制,协调财政部门与其他有关部门的关系,建立政府采购的信息系统,则不论是统一采购还是分散采购均能克服这种组织障碍。如果政策机关能够实施环境管理体系,也就能创造克服这种组织障碍的有利环境,确保政府采购制度的有序运行。 \r\n 5.绿色采购存在技术障碍。 \r\n 要进行绿色采购还面临一些技术问题,此类技术障碍主要体现在无法保障稳定的绿色产品供应链,以及绿色产品与现有设备的兼容性、产品供应稳定性、现存契约供应商无法供应绿色产品等。 \r\n 三、西方政府绿色采购的未来发展趋势 \r\n 1.向政府采购人员提供绿色信息,以提高其对绿色采购的认知。 \r\n 经常对政府采购相关人员举办各项绿色采购研习班、讲习会等活动,以使其提高对政府采购法与绿色产品采购办法等相关法令的了解,学习产品对环境冲击的基本知识及实际进行绿色采购的技术程序。此项教育训练虽然主要针对专职采购人员,但也应逐渐普及至有资格进行小额采购的人员。在实施环境标志制度的国家,如丹麦、日本、加拿大等国的政府,通常建议政府采购人员使用环境标志为选择绿色产品的标准,然而许多环保标准制度包括的产品项目依然有限,因此加拿大推出详细的产品指导手册来指导采购人员进行产品选择,挪威则允许采购人员参照与环境标志相当的同类产品规格。 \r\n 2.综合考虑绿色产品生命周期的总体成本。 \r\n 鉴于绿色产品经常因为价格因素难以与传统产品竞争,美国联邦政府规定若有同样功能的指定项目产品时(例如再生复印纸),必须优先采购指定的再生(绿色)产品。在缺乏此类法令的欧盟则允许采用最低价以外的最具经济价值准则作为政府采购的决标准则,该准则允许将绿色产品生命周期内的总成本列入评估依据。 \r\n 3.制定绿色采购法规,营造绿色采购环境。 \r\n 在自由贸易盛行的今天,各国政府在推出和实施任何有关产品的法令政策时,都必须考虑是否会造成自由贸易的障碍。由于发达国家的政府采购行为均受到世贸组织和国内政府采购法令的约束,政府采购人员不能随意做出不同以往的绿色采购行为。例如,尽管欧盟政府采购指令允许各国将环境考虑纳入采购招标的技术规范中,但是并未将这些涵义用语直接纳入到政府采购条文中,因此,造成各国采购者的许多顾虑。克服这个障碍的一个方法就是,提出详细的采购指导纲要与指导性示范招标规范。例如,英国政府即提出各项绿色采购文件,详细指导采购人员将何种环境因素列入招标规范中,避免提出可导致争议的指标,并针对投标者资格、决标准则做出明确说明。这些信息都能够协助采购人员依据复杂的采购法令实施绿色采购。 \r\n 4.加强教育训练与实施环境管理系统。 \r\n 政府采购的运作方式,是由中央控制还是各单位自理,将直接影响绿色采购的实施。依据美国政府的经验,中央采购机制可较有效地实施绿色采购。例如,联邦机关对影印用纸的采购,如不注明使用再生纸,则负责采购的公共服务部署(GSA)可使用直接替换政策,采购再生纸产品来予以替换。类似此种执行方式只有在中央集权管理的采购方式下才有可能进行,而同集中式采购还有利于执行教育训练与进行绩效追踪。 \r\n 然而最近各国分别推动政府组织与事业私有化,使原先进行集中采购的国家也开始将采购权限下放,同时,美、加等国还逐渐允许其政府员工使用信用与采购卡进行一定金额的采购行为。这种做法使得自动替换等集中管理难以为继,而对员工自行采购又无法有效地追踪考察,此时政府机关员工的采购行为与一般消费者绿色行为并无二样。要克服分散式采购的障碍,唯有加强对有采购实权人员的教育训练与经验交换,通过对政府员工的定期培训,达到更好的效果。此外,由于环境管理体系日益普遍,各政府机关可将绿色采购活动比照企业环境体系认证的方式,以拟定绿色采购计划、依照计划实施运作,进行检查与矫正措施、管理者审核等方式来达到持续改善绿色采购绩效的目的。同时,绿色采购的主管机关如果能实施一套行之有效的实施绩效报告与评比、奖励制度,可能更有利于克服这种组织障碍。 \r\n 5.开发绿色产品市场。 \r\n 绿色产品遭到产品环境品质和供应链稳定性的质疑,不是在相关采购项目缺乏相应的绿色产品,就是在供应方面不够稳定。造成此现象的原因在于产品的市场需求有关联性,由于缺乏稳定的产品市场,所以供应才会不稳定。要克服此项障碍,只有由政府机关事先拟定绿色产品采购的数量,通过政府采购与招标信息公开制度予以事先公告,并且依据计划贯彻实施,才能建立绿色产品市场。 \r\n 四、西方政府采购的绿色原则和管理策略 \r\n 1.政府绿色采购的原则。 \r\n 西方国家在绿色采购方面已有很多经验,并总结出一系列原则。在现阶段的采购过程中,并非每次采购都要按下列原则检查一遍,但企业和采购人员至少要考虑一部分的原则,有的产品具有明显环境影响的,应考虑更换。 \r\n (1)识别实际需要。只购买确实需要的物品,不盲目采购和过量采购,这是减少浪费的第一步。采购应由一个部门统一管理和调配,采购权限不宜几个部门分享,这样可以防止造成重复采购,控制采购的质量、数量、价格,也易对供应商进行管理。 \r\n (2)保证采购质量。购买时,不能因为一时的资金紧张或其他的原因采购质量较低的产品,应购买市场所能提供的质量最好的,并且需要时就能得到修理和相应服务的产品。 \r\n (3)坚持就地采购。采购决策时应考虑运输费用。如果能在当地买到好的产品,就不要到外地购买。当地采购物品意味着方便、手续简单、运输费用降低并且使用较少的储存空间。方便、低费用和较少的储存空间意味着低能耗和低污染。 \r\n (4)批量采购原则。当所需的食品或其他物品的消耗很大时,对其中的易储存和适用的物品应大量购买。不仅仅因为大批量购买可以减少所需的包装,而且可以减少运送的能耗和降低成本。 \r\n (5)简化采购原则。产品如果是经过精加工的,就意味着它含有较多的能耗。多余的功能经常是被浪费掉的,而且会增加成本。在采购时,应仔细审核需要的功能,以减少多余的设施。 \r\n (6)节能采购。节能的设备和产品在初期购买时成本较高,但长期使用可以节约能源。 \r\n (7)再生采购。尽可能采购再生或可再生的产品。最常见的再生产品是纸、玻璃、铝质制品。 \r\n (8)租用原则。在很长时间内只用一两次的应避免购买,有的器材和设备可采用租用的方式,以减少资金、场地、设备的维护费用,又能使设备充分发挥效益。 \r\n (9)关注供应商。要搜集供应商的绿色信息,选择绿色供应商。 \r\n (10)减少一次性用品的采购。一次性用品使用寿命短,往往使用一些易耗材料,消耗资源,而且废弃量大于一般产品,同时其中的一部分废弃物是不可降解的,对环境造成巨大的压力,所以企业应避免采购这类产品。 \r\n (11)减少包装。包装是一个严重的环境问题,它是废弃物的主要部分,而且通常它们是不必要的。一定要让供应商简化包装。 \r\n 2.政府绿色采购的实施。 \r\n (1)绿色采购的程序。 \r\n 实施绿色采购可按照以下的程序进行:审核所有产品的采购;评估将要采购产品的环境影响;评估供应商所提供服务的环境影响;根据审核结果对供应商进行分级管理;考虑替代产品或服务的可行性及其他限制因素,如价格;如果有现成的替代品考虑对其采购。 \r\n (2)供应商问卷调查。 \r\n 进行采购时往往需要进行问卷调查,过去传统的采购中选择供应商的标准通常包括价格、可靠性、废弃物状况和服务,现在绿色采购把环境考虑在内,强调选择对环境友好的绿色供应商。例如,应积极向经营以下产品的企业发出采购定单:不是用热带雨林的硬木制成的木制品;节能型电器设备;用再生材料制作的物品,如纸;低硫燃料;无铅汽油;能再生的原材料,如可送还再利用的瓶子等。 \r\n 必须和主要的供应商建立供应交付的绿色标准和废弃物的处置方法,有时需要通过限量采购或不采购迫使供应商找出处置废弃物的方法。和一些在环境行为的声誉方面较差的公司打交道会使政府已树立的良好环境形象遭到破坏,在这方面尤其应当注意。在与供应商建立采购关系前进行问卷调查,有助于了解哪个供应商能满足环境要求。在调查过程中,特别注意要从供应商那里获得以下信息:①产品中是否含有再生材料;②产品是如何包装的;③产品是否有毒;④产品再生的潜力如何;⑤产品是否为当地生产;⑥产品的坚固程度如何;⑦绿色产品的价格与替代品价格的比较。 \r\n (3)产品寿命周期费用分析。 \r\n 产品寿命周期分析(LifeCycleAssessment,LCA)是一种全面性的综合思考模式,即利用产品寿命周期的观念,整合原料开采、产品生产制造、使用及废弃等各阶段对环境产生的影响,评估产品对环境影响程度的一种方法。产品寿命周期包括: \r\n ①清单分析:对产品系统影响环境的每一项进行逐项分析; \r\n ②环境影响分析:将清单分析的结果,以技术定性或定量的方式评估重要的环境影响; \r\n ③完善化分析:评价减轻环境负担的机会,提出可能的实施方案。 \r\n 3.实行绿色采购管理。 \r\n 绿色管理要从采购原料的厂商开始。政府绿色采购管理的做法是: \r\n (1)与供应商在环境方面进行交流。将政府的环境方针、环境行为等告知供应商,并要求供应商的活动符合当地的绿色要求,促使供应商的环境意识不断提高。 \r\n (2)要求供应商提供完整的原料安全资源。使原材料在运输及使用过程中,有效地做好预防措施,防止发生意外事故。 \r\n (3)要求国内供应商在产品的包装上要有明显的标识。注明有无毒性,注意或警示事项,以确保产品在运输、使用及废弃处理时,能做好预防措施。 \r\n (4)与运输原料和产品的分承包商签订绿色合同。提出环保要求,对驾驶员及押运员实施培训,并要求运输车上配备必要的消防措施和防护用品。 \r\n (5)对原料供应商进行绿色培训。发放培训资料,使供应商进入公司厂区后能遵守有关绿色规定。 \r\n (6)对供应商进行追踪了解。了解供应商的环境状况,原料供应过程中可能产生的环境影响(如因包装污损而产生污染),并作好记录,每年进行总结,要求供应商及时纠正与完善。 \r\n 作者单位:中国人民大学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