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r\n
近期以来,出现价格上涨的化工品除了氨纶之外,还有染料。7月份以来,分散染料的价格出现上涨。
\r\n
与之相关的浙江龙盛(600352.SH)、闰土股份(002440.SZ)、安诺其(300067.SZ)等公司的股价也接连走强。
\r\n
“公司产品的价格是根据总体行业情况而定的,小企业的淘汰会利于公司发展,公司今年的业绩也有所增长,从整个行业来看,还是向好的方面发展的。”安诺其证券办公室的工作人员告诉第一财经日报《财商》记者。
\r\n
多因素促染料价格上涨
\r\n
“最近包括染料、氨纶等在内的不少化工品的价格出现上涨,背后共同的原因一方面是国务院加大了对环境污染的治理力度,一些中小企业受到了较大的冲击,相对而言,上市公司反而是受益的,另一方面则因为去年是化工企业业绩的低点,而今年业绩出现了上升。”雪球网上一位名为天蓝星bluestar的投资者告诉本报记者。
\r\n
资料显示,2012~2013年环保部出台了铅酸电池、印染、合成氨、硫酸等污染较严重行业的治理技术与相关政策,化工行业成为环保重点治理对象。如今,环保趋严已成定局,“三废”排放大的化工小企业面临着巨大的关停压力。
\r\n
随着国家对环保的重视不断加强,尤其是对高污染行业的整治力度的加大,染料行业由于环保原因导致企业减产、限产的情况将不断出现。
\r\n
长江证券分析师周阳认为,在2013年5、6月份起环保趋严核查的情况下,一些没有达到排放标准的中小企业被迫停产,染料行业开工整体大幅下降,且目前部分染料上游原材料因环保问题,开工不足,订单紧张,价格持续上涨。一般9~12月份为染料需求的旺季,预计随着需求旺季的来临,及环保压力的日益加大,染料价格将持续上扬。
\r\n
“环保要求的进一步提高,对于染料行业来说,有助于行业集中度的进一步提高,由于上市公司多为龙头企业,反而会受益。”天蓝星bluestar说。
\r\n
数据显示,分散染料企业浙江龙盛、闰土股份以及吉华集团占据75%的市场份额,属于寡头垄断的竞争格局。同时分散染料技术壁垒和环保要求较高,大多数品种受专利保护,因此龙头对行业的控价能力较强。
\r\n
周阳称,今年行业的三个变化,即环保标准执行力度空前、龙盛专利战催化产业升级以及龙头集中度进一步提升,共同决定了行业景气度持续上行。三个因素将是行业的中长期趋势,因而景气周期也将持续时间较长,他判断下半年旺季仍将提价。
\r\n
但是,也有业内人士认为,如果下半年宏观经济形势大幅下滑,同时美国和欧盟地区经济复苏疲弱,国内纺织服装行业将可能持续低迷。作为产业链中的一环,染料、印染企业不得不面临严峻的形势,染料价格有可能下滑。
\r\n
龙头企业份额有望进一步提升
\r\n
事实上,总体而言,染料企业的数目是在减少中。国家统计局数据显示,2009年底我国染料企业数量约500家,到2011年染料企业数量下降至360家。2011年至今又有大约20家企业退出,目前国内染料企业约340家。
\r\n
小企业退出后,浙江龙盛、闰土股份等龙头企业的市场份额有望逐渐扩大。
\r\n
目前来看,涉及到分散染料的概念股主要有四只,分别是浙江龙盛、闰土股份、安诺其以及建新股份(300107.SZ)。
\r\n
浙江龙盛作为全球最大的染料生产和服务运行商,拥有染料产能25万吨。公司发布的半年报显示,今年上半年度公司实现营业总收入72.8亿元,同比增长73.37%;实现归属于母公司股东的净利润为5.48亿元,同比增长102.64%。
\r\n
公司业绩增长的原因在于,上半年度公司染料业务量价齐升,盈利空间快速打开,成为业绩增长的主力军。
\r\n
“浙江龙盛的基本面良好,且产品的市场占有率在世界上排名第一,受益于行业集中度的提高。”天蓝星bluestar表示。
\r\n
闰土股份的染料年总产能在15万吨以上,其中分散染料产能11万吨,活性染料产能3万吨。
\r\n
公司在2012年年报中称,2013年,我国染料行业可能进入新一轮调整期,行业格局可能会更趋集中。公司将继续巩固分散染料的行业龙头地位,并根据产业链的优势,适时技改提升活性染料的产能,并以优质的产品来提升市场份额。
\r\n
安诺其目前拥有分散染料、酸性染料、活性染料、助剂等产品,有近300种产品来满足纺织品加工的不断发展需求。
\r\n
随着东营募集资金项目生产设备建设安装完成,东营产能有所增加,公司在前期渠道建设基础上,产品销售收入有所增加。半年报显示,公司2013年1~6月实现主营业务收入18896.24万元,比上年同期增幅52.08%。
\r\n
建新股份主营业务为苯系中间体的生产和销售,产品涉及染料中间体、医药中间体、纤维中间体三个方面,已初步形成“一链三体”业务格局。
\r\n
公司发布的半年报显示,其主营业务收入为1.89亿元,同比增加11.04%,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为469万,同比下滑49.49%。相比近三年半业绩来看,是最低的一年。
\r\n
对于业绩的下滑,公司给出的解释是:因公司固定资产折旧费、研发费用、环保处理费用同比大幅增加,产能未能释放,以及公司主要产品出口总量未能达到预期。
\r\n
\r\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