据海关总署统计,2011年1-6月我国工程机械进出口贸易额为118.12亿美元,同比增长39.1%.其中进口金额51.91亿美元,同比增长29%;出口金额66.20亿美元,同比增长48.1%,2011年上半年工程机械产品进出口贸易顺差14.29亿美元,比上年进一步扩大。 \r\n 2011年上半年进口工程机械整机30.63亿美元,同比增长19.5%,占进口总额的59%;零部件进口21.28亿美元,比2010增长45.7%,占进口总额的41%.其中占整机进口额近62%的履带式挖掘机3月份增幅大幅回落,5、6月份更是出现进口台数和进口额同比下降。履带式挖掘机上半年进口21300台,进口额达18.98亿美元,同比增长0.07%和21.6%,比上年同期的同比增幅下降明显。进口增长较多的产品还有大功率推土机、筑路机及平地机、铲运机、摊铺机、履带式起重机、混凝土搅拌设备、打桩机及工程钻机、凿岩机械和零部件等。进口下降较多的产品有轮胎式挖掘机、装载机、塔式起重机、内燃叉车、电梯及扶梯以及其他工程车辆等。 \r\n 出口方面,累计出口整机42.6亿美元,同比增长47.8%,占出口总额的64.3%;零部件出口23.6亿美元,占出口总额的35.7%,同比增长48.67%.1-6月出口增幅较大的产品有履带式挖掘机、装载机、推土机、筑路机及平地机、全地面起重机、叉车、电梯及扶梯、塔式起重机、压路机、凿岩机及隧道掘进机等。 \r\n 2011年上半年工程机械进出口呈现如下几个特征。 \r\n 一是进出口双双超过历史最高的2008年。上半年累计出口比历史最高的2008年同期增长4.17%.累计进口比2008年同期增长78.5%。 \r\n 二是进口增幅逐月回落。6月份进口7.14亿美元,同比增长下降10.7%,环比下降8.9%;上半年进口增长29%,为2010年3月以来最低增幅。 \r\n 三是出口保持较高水平。6月份出口12.45亿美元,增长41.2%,增幅稍有回落,但依然保持较高水平,考虑到国内能源供应短缺和生产成本方面的原因,预计后几个月增幅难以继续增加。 \r\n 四是累计进出口增幅从4月开始位置互换。累计出口额增幅从4月开始超过累计进口额增幅,2008年以来出现的出口增长乏力得到扭转,并且出口增长保持较高水平,与进口额增幅下降形成对照,差距不断拉大。 \r\n 2011年,徐工、中联重科、山推、鼎盛天工等主机企业纷纷创下出口大单,特别是徐工,更是一举拿下48.42亿元的大单,创下历史纪录。这给主机企业加强出口信心奠定了坚实基础。 \r\n 徐工签约中国工程机械出口第一大单 \r\n 2011年年初,委内瑞拉政府颁布了一项旨在解决居民住房问题的200万套的惠民计划。完成这一庞大的住房计划需要进行大量的平整土地、修筑道路、建筑房屋等作业,随之便产生了对工程机械的大量需求。 \r\n 2011年3月,徐工代表团访问委内瑞拉玻利瓦尔共和国,受到了查韦斯总统的亲自接见。双方就徐工集团向委内瑞拉住房领域工程机械供货进行了会谈。经过与委内瑞拉石油公司经过多轮谈判,徐工集团以全系列、成套性的工程机械产品优势,优良的品牌形象和可靠的产品质量,以及行业首屈一指的强大的制造和服务保障能力,终于签下了中国工程机械出口第一大单。 \r\n 该项目总价值48.42亿元(折合7.446亿美元),共涉及工程起重机械、铲土运输机械、筑路及养护机械、路面及压实机械、混凝土机械、桩工机械、重卡及特种专用车辆等6025台设备。首批交货790台,货值3.65亿元,折合5600万美元,6月21日正式发往委内瑞拉。 \r\n 就单一订单而言,无论是订单金额还是设备台数,该项目都开创了中国工程机械出口和世界工程机械市场的先河,也创造了中国大型生产企业集团独立承接、独立执行成套工程机械出口大项目的先例。 \r\n 山推195台机械出口埃塞俄比亚 \r\n 2011年6月24日,“山推-埃塞项目”出口发车仪式在山推国际事业园隆重举行,此次195台山推多品种主机将陆续抵达天津港后,运往埃塞俄比亚联邦民主共和国。山推出口埃塞项目是继2005年110台大单落户安哥拉后的又一大额订单。 \r\n “埃塞项目”主要在政府部门的大宗国际采购业务,项目涵盖行业和产品类别非常广泛,包括工程机械、乘用车、商用车、矿用设备、电缆、军品等。山推此次大额订单主机产品包括推土机、压路机、装载机、平地机、叉车、挖掘机等系列产品共计195台,彰显了公司价值领先的理念越来越得到世界的关注,山推在国际的综合实力不断提升。 \r\n 中联重科创中国汽车起重机出口南亚最大吨位纪录 \r\n 8月5日,中联重科南亚区域印度分公司与印度某区域性国营电力公司签定2台150t汽车起重机的订单,创造了国内汽车式起重机产品出口南亚市场的最大吨位纪录。 \r\n 印度国企对于工程机械产品质量、性能与售后服务要求极严,甚至只点名少数欧美品牌参加投标,由于多种原因,中国品牌几乎不可能打入印度国企。中联重科南亚团队通过跟当地合作伙伴的密切配合,战胜了欧美和日本等世界排名前几位的竞争对手,在印度高端市场的高峰插上了中联重科的旗帜。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