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关总署最新公布的数据显示,中国继续刷新着原油进口的记录。 \r\n 今年前4月,中国进口原油8496万吨,同比增加9.1%,进口成品油1425万吨,同比增加18.3%,两者相加,中国几乎仅用4个月,就进口了1亿吨油品。 \r\n 相比之下,前4月中国的原油产量在实现了近几年较高增速的6.1%之后,也仅生产6832万吨,以此计算,中国的石油对外依存度已经接近60%。 \r\n 多年来,中国这架经济快车每每在加速前进时,能源的制约和瓶颈就显露出来。这其中,石油的对外依存度随着中国经济快速发展不断水涨船高,已经成为中国经济“向上的痛”。 \r\n 阿喀琉斯,古希腊神话中一位战无不胜的伟大英雄,这得益于其母亲曾将幼时的他浸入冥河里,冥河的水让他获得了刀枪不入的特殊本领。但由于冥河水流湍急,他的母亲捏着他的脚后跟不敢松手,他那冥河水浸润不到的脚踵,也就成了他全身最脆弱的地方。 \r\n 目前,中国已经实现9成能源自给,不管中国的能源消费总量是否已经超过美国成为世界第一,一个能源需求在不断而迅速增加的经济体,其能源主要依靠自给,对世界的能源市场的平衡都做出了贡献。 \r\n 从中国的能源结构看,这个刚刚在经济总量超越日本成为全球经济“亚军”,向来以“富煤”闻名,并不缺乏煤炭,天然气的消费量目前相对较小,可再生能源短期内仍无法取代化石能源,而已经有5成以上需要依赖进口的石油,则正是中国能源领域的软肋所在。 \r\n 国际能源署首席经济学家法提赫·比罗尔在仔细观察了中国近几年在调整能源结构中的努力后发表意见说,中国虽然在增加可再生能源等方面确实做出了许多努力,但这些能源只能用来发电,但中国能源部门的主要问题在于石油。 \r\n 他不无担忧地表示,消耗巨大石油资源的交通运输部门已经成为中国经济的“阿喀琉斯之踵”,随着未来中国民众汽车拥有量的快速提升,中国的石油供给将面临十分严峻的挑战。 \r\n 这确实是中国这条巨龙在崛起之前不得不面临的一大挑战,与西方发达国家在崛起过程中可以充分享受廉价且充足的煤炭、油气等化石资源不同,全球气候变化、资源能源制约是中国经济起飞时不得不面对的巨大挑战。 \r\n 缺口 \r\n 在经过30年的高速发展之后,目前中国人均消费石油的数量也仅相当于世界平均水平的7%,这仍然是一个巨大的工业化鸿沟,中国经济发展的前景和空间依然巨大,中国不可逆转的城市化和工业化进程还将对中国的能源需求提出更高的要求。 \r\n 从历史来看,1995-2010年,中国原油进口年均增长约20%,超过同期国内原油的生产增长速度的2%,也超过同期石油消费增长速度的11%。而未来这种资源缺口不断扩大的趋势可能将继续延续。 \r\n 有人做过测算,未来数年中国国民经济若以7%以上速度发展,预计原油需求将以4%左右的速度增加。对石油这一“工业血液”的需求与日俱增,同期,国内石油产量增长速度却只有2%左右,远低于石油需求增长速度,国内石油供需缺口将逐年加大。 \r\n 中国国际经济交流中心宏观经济处处长王军的研究显示,从中长期来看,中国的石油供给能力远远满足不了经济发展的要求。中国未来10-15年原油产量高峰年份可能达到1.9亿-2.1亿吨,而未来10年,国内石油需求即使按最低消费水平预测,到2020年其缺口也将达到1.9亿吨。 \r\n 厦门大学中国能源中心主任林伯强的观点与王军类似,他说,中国已经在年产1.8亿吨水平线上徘徊多年,“从某种程度上讲,1.8到1.9亿吨左右,就已经是中国原油产量的峰值了。” \r\n 中国石油(601857,股吧)大学教授冯连勇显得乐观一些,但依据其“石油峰值”模型预测,中国要再过几年(2015年)才会迎来其国内原油生产的峰值,但峰值产量也不会超过2亿吨。 \r\n 冯连勇认为,随着中国所需外部原油进口量将越来越大,2020年、2030年国内供需缺口分别为3.36亿吨和4.88亿吨。20年后,中国原油进口将肯定实现“赶日超美”,成为全球最大的原油进口国家。 \r\n 如果说以上还只是部分学者的个人研究结果的话,中国国内官方政府机构和社会团体对未来中国的石油格局也持类似的态度--据国土资源部2008年年底获批的《全国矿产资源规划(2008~2015)》预测,至2020年,中国原油对外依存度将达到60%。而2009年社科院发布的《能源蓝皮书》则预测,2020年后中国的原油对外依存度将达到64.5%。 \r\n 美国能源部(EIA)的推断也表示,到2020年中国每天的石油消费量将达到1050万桶,也就是说,届时中国的石油对外依存度将达到60-70%。 \r\n 对此,厦门大学中国能源中心主任林伯强认为,作为一个发展中的能源消费大国,在没有国际石油定价权的情况下,将如此之多的石油需求放在国际上,是非常不安全的。 \r\n “对于一些小国家而言,原油对外依存度哪怕达到100%,也不是什么大问题,因为其需求的量很少,但对于能源消费大国而言,超过50%就算是比较严重(的问题)了。”林伯强表示,中国现在“一缺就是上亿吨”,能源缺口过大,对中国能源安全带来不确定因素。 \r\n 隐忧 \r\n 如果说石油对外依存度过高是中国石油消费格局一眼就能看出来的“明患”,过度集中的石油进口来源地则是中国石油安全的“隐忧”之一。 \r\n 从石油进口来源地来看,中国石油进口严重依赖中东地区。目前中国原油进口结构为:中东56.2%,非洲22.5%,亚太地区14.4%,欧洲中亚6.9%,石油进口的一半以上来自中东,其次是废纸,两者之和高达79%。 \r\n “这种进口结构风险很大。中东是当今世界热点地区,而且在今后几十年内都难以平静。”中国国际经济交流中心宏观经济处处长王军认为,中国的石油进口来源地有限,且集中于沙特、伊朗、安哥拉、苏丹等高风险国家,具有潜在风险。 \r\n 一个显著的例子是,今年年初,中东北非局势变动引发国际油价大涨,国际油价在金融危机后首次突破每桶100美元大关,作为一个50%以上石油依靠进口的大国,国际油价的变动让中国“很受伤”。 \r\n 中国不得不在很多经济学家将通胀认为是中国今年经济最大挑战的背景下,连续两次上调国内成品油价,此举对中国宏观经济的杀伤力不容小觑。 \r\n “石油是战略性大宗商品,其价格具有带头作用。如果石油价格持续走高,就会带动所有大宗商品价格一起走高,对实体经济带来双重打击;如果石油价格出现波动,上下"蹿"得很快,也会引起经济整体波动。”林伯强说。 \r\n 而在世界主要石油进口大国中,中国是唯一尚未完全建立战略石油储备的国家。 \r\n 有学者在比较了几个大国的石油保障状况后说,美国掌控世界各国石油的开采,哪有成本低,俄罗斯自己是石油生产大国,不仅自己够用还可以外卖,日本是世界上石油储备最多的国家,中国必须加快建立石油战略储备体系,这是中国保持石油市场供应和价格稳定的重要手段。 \r\n 其实,中国对此并非不重视,从1993年中国即开始酝酿石油战略石油储备工作,2003年中央正式批准实施。2004年经国务院批准,第一期浙江镇海、舟山、辽宁大连和山东黄岛四个二基地开工建设,目前均已投入使用,第二批储备基地也已经有部分开始储油。 \r\n 但王军认为,中国对原油突发性供应中断或急剧减少的应变能力依然很弱,一旦遇到诸如全球原油价格变化、中东地区战争风险或海上航线中断等事故和冲击,中国能源安全的处境将十分被动,获取石油的代价也将越来越大。 \r\n 当然,并非一切都是坏消息。随着整个世界经济也正在转型,特别是在气候变化的大主题之下,石油这种战略性产品的地位正被消解。 \r\n 全球来看,很多发达国家正在不断降低对原材料和重工业的依赖,并将财富建立在智力创新、微芯片和提供服务的基础上。包括美、欧、日等在内的多数发达国家,近年来石油消费正持续呈现下降趋势。 \r\n 而美国总统奥巴马上任伊始提出的“绿色新政”,也很快在全球引发绿色风潮,新能源和替代能源等绿色科技风靡全球,将进一步消解石油的战略地位。有人将其称为ET(能源科技)时代,以区别此前20年的IT(信息科技)时代。 \r\n 就像意大利石油专家毛杰里所说的,“当今世界,对石油的依赖已经不再是战略主题,或者说获取能源不再是生死攸关的斗争,这在现代历史上还是第一次。” \r\n 这对中国,会不会是一个机遇呢? \r\n \r\n本篇文章来源于中国能源信息网|Www.NengYuan.Net 原文链接:http://www.nengyuan.net/201106/20-664636.html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