推荐公告
|
|
|
|
你当前所在的位置是:首页 —> 内容页面 |
|
|
|
惠州城市轴线年底或建成 雕塑项目正做招投标方案
|
发布时间: 2017-05-26 |
5月27日上午11时25分,惠州市住建局8楼城市规划科,工作人员王立元正在对惠州江北轴线建设中的雕塑规划招投标方案进行最后的修改,“不好意思,我现在没有时间接受采访,中午前我必须把这个方案整理出来。”他一边打字一边对记者说。 \r\n \r\n 王立元的紧迫感主要来自江北轴线建设进度日渐紧迫的压力。记者注意到,这份尚未确认的文件上,江北轴线区域中雕塑项目的招投标时间是5月下旬到6月下旬。王立元的桌子上有十多叠文件资料,其中有一半都和江北轴线建设有关。 \r\n \r\n 筹划多年的江北中心区轴线,按照惠州市的相关部署,将在2014年年底基本建成,目前正处冲刺阶段。 \r\n \r\n 时间紧迫,图纸与现实的距离 \r\n \r\n 现在,已经难以查证江北轴线是在何时进入政府城市规划的视野。但在2007年的江北中心区规划上,轴线建设已有雏形,和现在相比仍有明显不同。 \r\n \r\n 首先,同样是“两馆一中心”,中心区规划上的科技馆和博物馆目前已经建成,而2013年6月通过《惠州市江北核心区城市轴线规划及城市设计》上,在市民公园以南的轴线东西两边增设了城市规划展示馆和美术馆。惠州住建局局长李德友曾透露,城市规划展示馆和美术馆邀请了以“中国馆之父”闻名于世的何镜堂院士和国内建筑设计大师孟建明等5位国内知名建筑设计师进行方案设计,据了解,目前相关方案已经提交给惠州市住建局。其次,通过设立隧道,北湖公园和市民公园之间的惠州大道将通过地下穿行,从而将两块公共绿地连为一体,形成一处超过30000平方米的大型公共空间。根据计划,将种植1000多棵树,3000多株灌木,以及12000平方米的苗圃,东江北岸还将设计大型喷泉。 \r\n \r\n 然而,规划之美要落为现实并不容易。在5月8日的一次核心区轴线建设推进会议上,惠州市副市长邓庆忠概述该项目的状况是:时间紧迫、任务繁重、资金紧缺。按照目前的计划,轴线建设将于2014年7月底前基本完成规划设计,8月基本实现所有项目开始动工,年底基本完成轴线建设。然而,从目前的进展情况看,这个时间表的实现难度不小。 \r\n \r\n 迫在眉睫的工作有两个:征地拆迁与细化项目设计。轴线建设的征地拆迁涉及508户住户和商户,面积10.6万平方米,据了解,包括安置房规划在内的方案正在报市政府批准,何时能够确定尚不清楚。江北核心区城市轴线建设项目征收指挥部的工作人员表示,目前正在就拆迁问题挨家入户开展工作。 \r\n \r\n 项目设计方面。据惠州市住建局党组成员、副总工程师庄礼滨介绍,轴线建设中的景观设计方案经过不断细化,已于2014年4月通过。雕塑设计如前所述,正在做招投标方案。园林局的工作人员告诉记者,广场绿化在内的园林规划尚待住建部门确认,初步设计草案预计在7月完成,9月完成施工设计,力争12月完成全部施工。 \r\n \r\n 此外,包括环评在内的审批手续是各项工程绕不开的节点,这在客观上延长了规划落地的时间。仅以园林为例,工作人员表示,如按照常规操作,很可能要比目前计划延后数月。另一方面,履行相关手续又是优化设计、照顾各方利益以及依法行政的必要途径。在依法依规的前提下,尽量将审批前置、缩减,提升工作效率,也就成为时间逼近下的最优选择。 \r\n \r\n 可能影响轴线建设进度的,还包括各部门协调联动机制能否有效运行。据悉,为推进轴线建设,在轴线建设的领导小组下面成立了规划设计、项目建设、资金筹集和征地拆迁等四个工作小组,各由一个部门牵头,协调相关部门联动工作。轴线建设主要涉及惠城区政府、市住建局、国土局、公共事业局、园林局、文广新局、水务局、财政局、江北街道办等十多个部门,如果加上涉及的企事业单位,更是千头万绪,这对于市、区、街道各级别多部门的协调是不小的考验。惠州市住建局城市规划科工作人员表示:“年底前景观建设没有问题,但两馆建设有一定难度,时间仓促,就不太容易打造精品。” \r\n \r\n 文脉承接,历史与当下的轴线 \r\n \r\n 在惠州1400多年的建城史上,这样的规划和建设并非第一次。 \r\n \r\n 据记者查证,距今约560年前,明景泰六年六月,也即公元1455年,相似的工程同样在惠州进行着。《惠州志》记载,当时的惠州同知苏侯及百姓捐资,购买石材,雇佣工匠,修筑府城十字街。这个“十字街”,也就是今天文笔塔下呈十字形交错的中山东、南、西、北路。史载,工程于两年之后的1457年5月竣工,吴高《惠州修路记》称之:“如鳞之密,如矢之直,如砥之平,东西南北,气象一新。” \r\n \r\n 宋朝之前的惠州城中心区已很难考证,入宋后,惠州城窄小,堪称通衢的正是这四条中山路。即使在洪武三年,即1389年,惠州扩建,开惠阳门、西湖门、朝京门等七个城门之后,十字街依然为城市中心。从地理位置上看,中山北路正连着古代地方衙署所在的梌山,称为古代政治中心并不为过。中山南路,古代高大上住宅区域的代表,从其旧名“万石坊”便可揣度出曾经的繁华鼎盛。据《惠城文史资料》介绍,即使到了近代,万石坊“自1928年用古城墙砖铺成人字形路面以后,直到抗日战争第一次沦陷前,是府城最繁华的街道之一。”中山东路则东接文笔塔和已经湮灭的惠州府学宫,堪称惠州古代的文化中心。 \r\n \r\n 并非偶然的,这和《惠州市城市总体规划(2006—2020年)》中“市级行政、会展和文化中心、物流商贸中心”的定位大体一致。 \r\n \r\n 在民国时期,和府城十字街一起扩建的就是耳熟能详的水东街了,当时的工商业多聚集于此,堪称惠州近代的中心商业区之一。然而,记者于日前驱车前往,看到一边是被建筑沙石围在中间,建设中的仿古建筑,一边是维护堪忧的破败骑楼。水东街上的商铺表示,他们在水东街生活惯了,并不希望搬到仿古建筑中。 \r\n \r\n 5月23日,文化部原副部长、原故宫博物院院长郑欣淼在接受南方日报采访时表示,在历史遗留较少的地方开发新区,进行城市建设是正确的思路,但对于传统的城市街区要善加保护。他特别反对心态上的急于求成和行动上的“一刀切”:“历史是一层层积淀下来的,不同时期的建筑、文化如果强行标准化会影响整体风貌。” \r\n \r\n 软性建设更能凸显城市魅力 \r\n \r\n ■观察眼 \r\n \r\n 在推进现代城市轴线的同时,对历史上的城市中心区更需善加维护。仿古建筑看似一劳永逸,却往往造成对历史的割裂。江北轴线从惠州市政府到江边的商业、住宅区,与传统的商业中心隔河相望。如果能够加以深入梳理,将古今中心区域进一步打通,保留传统街区特色和建设城市新区的轴线,有望对惠州城市的历史底蕴有更深的开掘,实现1+1>2的效果。 \r\n \r\n 高层建筑、文化场馆、体育设施,这几乎成为城市轴线建设的“规定动作”,惠州自然也不例外。然而,以北京、广州的中轴线建设为例,又各具特色:广州的中轴线上几乎囊括了自然景致和古今人文景观,北京则以传统京城的轴线向北延伸,以占地680公顷的森林公园做结,并对曾受破坏的前门大街等历史建筑予以恢复性重建。 \r\n \r\n 对于以珠三角第二梯队为目标的惠州来说,城市的实力和魅力,并不仅仅体现在GDP数字和高楼的数量上,更体现在城市文化底蕴的承接,配套设施的细节完善,市民的综合素质等或许并非一目了然的项目,但却和这个城市的幸福指数密切相关。不仅硬件设施应更多考虑对市民生活服务的作用,与城市传统的接续,软性建设更是轴线能否产生长久良性效应的另一面。郑欣淼在谈到惠州轴线建设时,也评论说:“文化场馆的建设只是第一步,更重要的是提供高质量的文化产品,对于一个城市来说,历史文脉的延续很重要,而且要与改善居民生活结合起来。” \r\n \r\n |
|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