编者按:PM2.5引起公众生活习惯的改变,公众不得不对雾霾天气给予更高的关注度。越来越多的人开始关注空气质量指数、带口罩出行、取消晨练甚至减少户外活动时间、购置空气净化器等。 \r\n \r\n PM2.5推动政府提升治理大气污染的执行力,政府做出治理大气污染的承诺。 东莞市PM2.5污染特征及防治对策项目正式在东莞市政府采购网上公开招标,亦表明各地政府已经落实政府政策的决心。 \r\n政府:大气污染防治行动计划即将出台 \r\n \r\n 国家发改委发布报告披露,受雾霾影响面积约占中国国土面积的四分之一,受影响人口约6亿人。几十年来,中国霾的天气增加,造成能见度和日照数下降。如深圳上世纪80年代平均能见度21公里,现在下降到11公里,许多城市的日照每年减少了200个小时,对交通、农业、居住环境有明显影响。更让人忧心的是,雾霾直接危害人体健康。作为一个负责任国家,面对公众对洁净空气和蓝天白云的渴求,中国政府将PM 2.5 治理列为重要议题,将其作为推进生态文明建设的一把“亮剑”。 \r\n \r\n “中国政府正在以PM 2.5 为主,制定大气污染防治行动计划。”环保部部长周生贤在某论坛上透露。“PM 2.5 的治理不可能一蹴而就,我们必须既打攻坚战,也打持久战。”周生贤说。 \r\n \r\n 周生贤透露,即将出台的大气污染防治行动计划主要分为五个方面:首先是通过控制产能过剩,两高一资,特别是钢铁、水泥、平板玻璃、氧化铝等高排放。“这方面中央决心很大。”其次,继续实行能源结构调整。他说,国家将限煤增气多用电,以控制污染的增加,同时增加其他方面的能源,包括风能、水能等。 在控制排放方面,大气污染防治行动计划将进一步要求提高机动车标准及用油油品质量。初步考虑将机动车由国四标准全面提高到国五标准,用油将从国三标准普遍提高至国四标准。此外,还将实行多种污染物的协同控制。 \r\n \r\n 周生贤表示,中国现在仍处于以污染因素为导向的初级环境质量治理阶段,中央加大力度控制大气PM 2.5 浓度表明我国尝试进入了以环境质量控制为主的新阶段。 \r\n地方:备战PM2.5源解析与防治问题提速 \r\n \r\n 郑州:市政府重点研究课题进展顺利 \r\n \r\n 郑州站承担的环保方向唯一重点研究课题——“郑州市PM2.5源解析与防治问题研究”目前进展顺利。按照市环保局的统一部署积极展开准备工作,抽调精干力量组成课题组,明确各阶段责任人,并制定了课题研究方案与时间进度表。到目前为止,已完成不同阶段监测数据的收集工作,各项研究正依照课题研究方案扎实稳步的推进。下一步,我站将继续按照站领导的要求,力争在规定时间内“高质、高效”的完成市政府重点研究课题,为郑州环保工作贡献力量。 \r\n \r\n 西安:PM2.5 纳入西安空气质量考核 \r\n \r\n 从2013年开始,西安将正式把 PM2.5 纳入蓝天考核,市民可以在西安市环保局网站上查询到13个监测子站的 PM2.5 日均浓度值。西安市在今年6个子站监测 PM2.5 基础上增加到14个,其中13个为国控子站,大气环境监测综合实验室的数据仅作为研究使用。市民可以登陆西安市环保局网站查询13个子站的PM2.5每小时的数据,根据数据结果分析出西安市的首要污染物以及空气污染指数,并对当天的良好天或者轻微污染等做出标示。 \r\n 上海:PM2.5研究纳入基础研究重大项目 \r\n \r\n 上海市科委公布了2012年度“科技创新行动计划”基础研究领域重大项目指南,其中包含了“上海大气PM2.5污染形成及其对肺部疾病影响的机理机制研究”课题,研究目标是建立高时空分辨PM2.5形成机理的研究方法和理论体系,掌握上海周边地区污染输送对上海大气PM2.5影响的相关规律,阐明其影响肺部疾病发病的机制等。 \r\n 东莞:摸清PM2.5污染成因 防治研究项目公开招标 \r\n \r\n 东莞市PM2.5污染特征及防治对策项目正式在东莞市政府采购网上公开招标。根据招标用户需求书,该项目将在2015年交付使用,并提交多个有关东莞PM2.5污染与防治状况的研究成果。 \r\n \r\n 根据此次政府采购的招标用户需求书,该项目总研究期限设为2年,在2013年实施,中标方须在2015年完成全部课题研究,正式提交使用;并在项目执行12个月后(中期)提交阶段性成果,24个月后提交课题结题报告。具体研究内容包括:大气污染现状分析与主要问题识别、PM2.5理化特征及空间分布规律、PM2.5污染时空分布特征与区域相互影响、PM2.5污染时空分布特征与区域相互影响、建立东莞市大气污染物排放清单、提出PM2.5污染控制对策与建议等。 \r\n点评:调查防治PM2.5都要动真格 \r\n \r\n 东莞阳光网评论,研究PM2.5的污染原因,是非常有必要的。希望,东莞这次对于PM2.5污染特征及防治的调查,要做到两个目标: \r\n \r\n 第一,调查过程不受到任何干扰,客观、独立、公正,所做的结论,也是建立在实际调查上,真实体现东莞PM2.5污染的原因; \r\n \r\n 第二,调查所提出的防治对策,如果经论证确实可行,那么就要坚决推行。不要被其中可能存在的某些利益因素所干扰。比如如果某些纳税大户企业,确实存在严重的污染,敢不敢于动真格,进行整治或者搬迁?各个镇街,如果要对落后产业进行淘汰,有没有壮士断腕的勇气,为了长远发展割舍一点眼前的GDP利益?可以说,对于PM2.5未来的防治政策推行,是这个项目的成败关键,需要强大的制度执行力。(编辑 王日谭) \r\n \r\n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