动辄上亿元的建设工程投标中,如何防止猫腻与腐败?11月4日,全国最大的建筑工程交易市场——北京市建设工程发包承包交易中心首次举办开放体验日,记者亲身体验了工程招投标和评标全过程。语音电话通知评标专家,手指静脉识别机验证专家身份……这些高新技术已应用于这个每年交易合同额超过5000亿元的市场中。 \r\n \r\n 监控证据保留6个月 \r\n \r\n 上午9点,交易中心二层开标室里,一项建筑改造工程开标。4位投标人依次拿出类似U盘的电子身份认证锁插入电脑中,经过解密,投标报价、工期、质量等内容显示在大屏幕上。中心负责人说,这些电子版招标文件随后将被重新加密不能修改,现场投标单位人员还要输上密码,再加一把“锁”。 \r\n \r\n 摄像头和收音器布满中心的开标、评标等交易区域。据介绍,这些装置对招投标全程实行24小时监控,监控画面和声音,市监察局可实时调取。这些画面和声音将会被保留6个月。 \r\n \r\n 评标专家语音电话通知 \r\n \r\n 开标之后就是抽取评标专家评标。工作人员点开系统,它会自动抽取专家,“这些专家都是经市人力社保局认证的,5000多人的专家库则由市发改委负责考核,我们只是通过系统来自动抽取几名专家参加评标。” \r\n \r\n 相关负责人说,为了防止评标场外搞猫腻,专家抽取之后,是由系统自动语音来电话通知评标专家,且仅仅告诉专家什么时间参加评标,评标项目名称等各种信息都不告知。因使用自动语音电话,就连中心工作人员都不知被抽中的是哪个专家。 \r\n \r\n 进评标室才知要评项目 \r\n \r\n 五层是中标评标区,仅评标专家才可进入。进入前,专家须将手机等寄存在门外存包间,并接受金属探测安检门复检。 \r\n \r\n 进评标区前,还要过一道安全门,门前有个类似指纹机的设备——手指静脉识别机。据介绍,它通过手指内的静脉分布图像来进行身份识别,通过识别的专家,安全门才打开。 \r\n \r\n 进入评标区后,专家会在等候区的大屏幕上看到自己要进哪间评标室,但评标项目仍不知道。在进入每个评标室前,专家还要再经过一次手指静脉的识别方可进入。随后,专家将按规则评标,并确定最终的中标者。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