推荐公告
|
|
|
|
你当前所在的位置是:首页 —> 内容页面 |
|
|
|
公车采购现地方保护 采购标准不再价格质量从优
|
发布时间: 2017-05-22 |
在公车采购领域,一种不好的苗头近期有所抬头:一些地方大规模高调采购合资“省产车”,似乎公务车采购的标准不再是价格从优、质量从优、研发投入从优,而“本地产”似乎成为更重要的“先决条件”。记者认为,这种苗头值得警惕。 \r\n \r\n 公车采购属于公车改革的重要内容。近些年,国家有关部门针对公务车采购出台多项标准进行规范。例如,工信部曾经公布的《2012年度党政机关公务用车选用车型目录(征求意见稿)》,入围的400多种车型基本是国内自主品牌汽车,包括上汽、东风、一汽、广汽、奇瑞、江淮等主流自主品牌。此外,工信部还曾公布《党政机关公务用车选用车型目录管理细则》,其中要求申报公务车目录的轿车发动机排气量不超过1.8升,价格不超过18万元。 \r\n \r\n “双18”门槛之外,另一个限制合资品牌入围的规定则是要求企业“设有产品研发机构,近两年企业研究开发费用支出占主营业务收入的比例均不低于3%”。由此分析,一些低端合资品牌即使价格、排量满足“双18”要求,在研发方面投入也很难满足相关要求。 \r\n \r\n 那么那些合资“省产车”性价比真的比奇瑞、上汽、东风、一汽、吉利等的自主品牌要高么?恐怕未必。 \r\n \r\n 中国汽车工业一大特色就是带有浓重的地域特色。某品牌汽车在哪里生产,也意味着给当地带来更多GDP增长和就业机会。随着国内汽车集团下属的工厂在四面八方落地,在公务用车采购、出租车等公共用车采购、新能源汽车采购过程中,地方保护的问题也越来越凸显。实际上,这一问题属于沉疴,已经存在很多年了。 \r\n \r\n 记者认为,解决汽车采购地方保护这一问题,需要国家有关部门严格公务车、出租车、新能源汽车采购方面的各项规定,对违规者果断亮出红牌,要确保令行禁止,要用科学、公开、透明的流程确保采购质量和“采购程序正义”。 \r\n \r\n 一位汽车业内人士曾经感慨,不在一个地方建厂,产品是很难被当地各种采购选中的。这种不健康的“行规”只会为中国汽车产业由大转强设置更多地方障碍,急需彻底整改。 \r\n \r\n 媒体报道,中央出台八项规定后不久,为贯彻中央精神,河南省烟草公司制定了《河南烟草系统车辆配备使用管理办法》。《办法》要求,领导干部用车按照国家有关规定执行,一般公务用车配备价格18万元以内、排量1.8以下的轿车。然而就在《办法》出台4个月后,河南省周口市烟草公司便豪掷600多万元购进了39辆公车。其中,多辆轿车因价格和排量违反“双18”标准,均属违规超标公车。这从另外一个侧面证明,对于公务车采购来说,标准制定得更严格只是第一步;把严格的标准用铁一般的纪律落在实处并不打折扣是更重要的一步。地方有关部门要杜绝睁一只眼闭一只眼,杜绝下不为例,杜绝阳奉阴违,把八项规定以及国家有关部门关于公务车的各项采购规定落到实处。 \r\n \r\n 北京的长安街上,国宾车队中抢眼的红旗轿车以及一些部级领导干部近期换用红旗轿车的消息让我们看到了公务用车改革的一大方向。在这种背景下,地方保护不能成为添乱的因素,更不能让那些阳奉阴违的案例轻描淡写地一笑而过。 |
|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