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3年全省及省级财政预算草案的报告(摘登) \r\n 甘肃省第十二届人民代表大会第一次会议关于2012年全省 \r\n \r\n 财政预算执行情况和2013年全省及省级财政预算的决议 \r\n \r\n 2013年全省及省级财政预算草案的报告(摘登) \r\n \r\n 2013年1月23日在甘肃省第十二届人民代表大会第一次会议上 \r\n \r\n 甘肃省财政厅厅长 张勤和 \r\n \r\n (2013年1月29日省十二届人大一次会议通过) \r\n \r\n \r\n 甘肃省第十二届人民代表大会第一次会议审查了省财政厅厅长张勤和受省人民政府委托所作的《关于2012年全省财政预算执行情况和2013年全省及省级财政预算草案的报告(书面)》及2013年全省和省级财政预算草案。会议同意省十二届人大财政经济委员会的审查报告,决定批准《关于2012年全省财政预算执行情况和2013年全省及省级财政预算草案的报告(书面)》,批准2013年省级财政预算。 \r\n \r\n 一、2012年全省财政预算执行情况 \r\n \r\n 2012年,全省公共财政预算收入520.9亿元,同比增长19.7%,其中省级收入176亿元,同比增长17.9%;大口径财政收入1080.4亿元,同比增长17.3%。公共财政预算支出2063.4亿元,同比增长15.2%,其中省级支出418.2亿元,同比增长9.8%。 \r\n \r\n (一)大力争取中央支持。省政府与财政部签署了《共同推进甘肃经济社会发展备忘录》。确定给予特殊综合财力补助40亿元,从今年起连续五年每年补助8亿元。批准启动国家级旱作农业示范区建设,2012-2015年中央补助资金20.8亿元。追加“5·12”地震灾后重建补助资金15亿元。农村公益事业建设“一事一议”奖补资金达到6.2亿元,比上年翻一番。争取中央在我省开展新型农业社会化服务体系建设试点。兰州市大气污染治理和省科技馆建设得到中央支持。在全国范围内发行独具甘肃特色的“黄河魂”、“敦煌韵”两支即开型福利彩票,认购额达到2.3亿元。争取农业银行总行在我省打造利率低、期限长、手续简便的特色金融产品“双联惠农贷款”,5年授信300亿元,发放工作全面启动。当年中央补助收入总量达到1500亿元。 \r\n \r\n (二)积极支持经济转型跨越发展。坚持集中财力办大事。投入资金140亿元,积极支持交通、水利等基础设施建设。筹措资金35.6亿元,支持推进循环经济、节能减排和企业技术改造。安排资金70亿元,支持生态保护和功能区建设。落实资金40亿元,支持扶贫攻坚。拨付资金19亿元,支持村内道路、村容村貌、环境卫生等农村公益事业建设,大力支持“双联”行动。拨付资金9亿元支持兰州新区加快发展。充分发挥财政资金引导、放大作用。投入资金11.6亿元,在58个集中连片贫困县建立了担保机构。安排贴息、借款资金9亿元,支持武威、临夏、平凉、天水等地重点园区发展和基础设施建设。争取设立生物医药和现代农业产业创业投资基金5.5亿元,吸引、带动社会资金、金融资金投入,集中扶持马铃薯、中医药和葡萄产业发展。同时,落实积极的财政政策,认真实施结构性减税政策,减免企业税收49亿元,支持企业发展。 \r\n \r\n (三)认真落实强农惠农富农政策。全省农业支出达到302.3亿元,增长27.2%。深入推进小型农田水利建设和农业综合开发,改善农业生产条件,支持旱作农业技术推广和特色优势产业发展。新修梯田179万亩,解决了273万农村人口饮水安全问题,新增农村沼气用户6万户,在520个贫困村实施整村推进。当年发放涉农补贴资金140亿元。拨付资金40亿元,支持实施天然林保护、退耕还林、退牧还草和草原生态保护补助奖励政策。村级公益事业建设“一事一议”奖补政策实现了全覆盖,基本完成乡村两级组织垫交税费债务化解工作。 \r\n \r\n (四)切实改善和保障民生。全省民生支出1571亿元,占财政支出的76%。落实“十大惠民工程”32件为民办实事资金292亿元,其中:省级65亿元。支持教育优先发展。实施农村中小学营养改善计划和学前教育、校舍安全工程。巩固两基成果,健全农村义务教育经费保障机制。省属本科高校生均拨款标准提高到1.2万元。支持文化繁荣发展。支持实施广播电视“村村通”、“户户通”工程。设立农村文化以奖代补资金,启动全省“千村文化”试点项目。支持社会保障体系建设。完善就业创业扶持政策,支持大学生、农村转移劳动力和城镇困难人员就业。全省企业退休人员养老金提高到月人均1874元,城乡低保标准分别提高到260元和1488元,农村五保省级补助标准提高到1800元。实现了城乡居民社会养老保险全覆盖。城乡医疗救助支出7.1亿元,累计救助困难群众189.3万人次。全省保障性住房建设支出达到103亿元。支持深化医药卫生体制改革。城乡居民基本医疗保险政府补助标准提高到每人每年240元,乡村医生定额补助标准提高到每人每月200元。全面实行了基层医疗卫生机构基本药物零差率销售,提高“一般诊疗费”标准并纳入医保基金报销范围。 \r\n \r\n (五)不断深化财政管理改革。新的车船税和城镇土地使用税政策顺利实施。部门预算改革覆盖到所有县市,国库集中支付改革覆盖到县以上各级预算单位,政府采购规模进一步扩大。加大对市县转移支付力度,完善县级基本财力保障机制。深入开展效能风暴行动,优化服务环境,改进工作作风。充实监督机构,加强民生资金、预算编制执行、会计信息质量监督检查。实施生态功能区转移支付、农业综合开发等资金绩效考核。 \r\n \r\n 二、过去五年总体情况和今后五年工作思路 \r\n \r\n 过去五年,全省财政收支规模不断扩大,财政实力明显增强,财税改革深入推进,监督管理更趋规范。2012年,全省公共财政预算收入达到520.9亿元,比2007年的190.9亿元增长1.7倍,年均递增22.2%;大口径财政收入达到1080.4亿元,比2007年的392亿元增长1.8倍,年均递增22.5%;中央补助增加到1500亿元,比2007年的512亿元增长1.9倍,年均递增24%;公共财政预算支出达到2063.4亿元,比2007年的675.3亿元增长2.1倍,年均递增25%;人均财政支出达到8046元,比2007年的2581元增长2.1倍,年均递增25.5%。 \r\n \r\n 今后五年,财政工作的总体思路是:按照省委总体要求,认真做好“生财、争财、理财”三篇文章,用足、用活、用好中央对甘肃的各项扶持政策,着力争取中央政策和资金支持;坚持集中财力办大事,充分发挥财政资金的杠杆作用,着力支持实施“3341”项目工程,推动重点区域、重点产业加快发展,进一步做大收入“蛋糕”;积极优化支出结构,着力保障和改善民生,加大对农业、教育、科技、文化、社会保障、医疗卫生等方面投入,促进社会和谐稳定发展;深化财税体制改革,加强财政监督管理,着力提高财政资金使用绩效,不断提升财政管理水平。经过不懈努力,到2017年,力争实现财政收支翻番目标。 \r\n \r\n 三、2013年全省及省级预算草案编制情况 \r\n \r\n 代编的2013年全省公共财政收入按同比增长16%安排为600亿元,大口径财政收入计划为1240亿元。 \r\n \r\n 2013年省级收入预算安排为195.6亿元,同比增长16%,省级收入加上中央财力性补助、市县上解收入和地方政府债券后,预计可安排支出的资金达到389.8亿元。 \r\n \r\n 2013年省级支出预算相应安排389.8亿元,其中基本支出预算91.9亿元,项目支出预算297.9亿元。 \r\n \r\n 四、2013年的重点工作 \r\n \r\n (一)抢抓机遇,着力支持经济转型跨越发展。积极争取中央支持。围绕国家实施西部大开发战略、新一轮扶贫开发、支持甘肃经济社会发展47条意见、批复设立兰州新区、循环经济第一个试点等政策,在华夏文明传承创新、国家生态安全屏障综合实验区建设、基础设施建设、特色优势产业发展、新能源新材料基地建设等方面,精心谋划一批大项目,跟踪对接,落实见效。坚持集中财力办大事。充分运用财政贴息、信用担保、以奖代补、税费优惠等政策工具,设立创业投资引导基金,吸引和带动社会、企业、银行等投资,加快“3341”项目工程建设,着力推动重点区域、重点产业加快发展。贯彻实施积极的财政政策。争取中央代理发行地方政府债券额度,加大基础设施建设和民生领域投入。落实好结构性减税政策,清理规范行政事业性收费项目,切实减轻企业负担。 \r\n \r\n (二)加大投入,着力扶持“三农”加快发展。整合资金,增加投入,扎实推进“联村联户”行动计划,加快落实“八个全覆盖”,办好“五件实事”。切实做好“双联惠农贷款”发放工作。加强农业基础设施建设,推进农业综合开发和农村土地整治,加快建设高标准农田,提高农业综合生产能力。支持现代农业发展,加大农业科技推广力度,完善基层农业服务体系。大力扶持马铃薯、蔬菜、苹果等六大特色优势产业,促进龙头企业和农村专业合作组织发展。支持农村安全饮水、沼气和通村公路建设,实施600个贫困村整村推进项目。增加农业保险保费补贴品种,落实和完善农村金融奖补政策。加强农民培训,拓宽农民增收渠道。支持天然林保护等重点生态工程建设,加强国家重点生态功能区建设,完善草原生态保护补助奖励机制。深入推进农村综合改革。深化集体林权制度改革,扎实开展村级公益事业建设“一事一议”奖补工作,加强建成项目的后续管护。继续清理化解其他公益性乡村债务,启动普通高中债务化解试点,积极开展新型农业社会化服务体系试点,进一步完善村级组织运转经费保障制度。 \r\n \r\n (三)民生优先,着力促进社会事业发展。促进教育事业加快发展。落实教育支出法定增长要求,进一步健全农村义务教育经费保障机制,加大城市义务教育投入。实施好农村义务教育学生营养改善、薄弱学校改造、教师培训和校车安全工程。支持发展高等教育、职业教育、高中教育和学前教育。完善奖补机制,继续支持化解高校、高中债务。落实家庭经济困难学生资助政策,促进教育公平。推进文化繁荣发展。支持文化体制改革,加大文化产业发展投入,集中培育和扶持一批优势明显、基础较好的文化产业项目,孵化催生一批骨干文化企业,推动华夏文明传承创新区建设。加大非物质文化遗产和古籍保护力度,提高文化遗产传承和利用水平。深化医药卫生体制改革。将城乡居民基本医疗政府补助标准提高到每人每年280元,将基本公共卫生服务项目年人均保障经费提高到30元。继续实施国家基本药物、城乡医疗救助等制度,深化基层医药卫生体制综合改革。支持实施100个乡镇卫生院中医药适宜技术服务能力建设,新建250个村卫生室。加强市县妇幼保健机构建设,继续实施贫困听障儿童免费救治工程,积极推进公立医院改革试点。健全社会保障体系。落实扶持政策,支持实施更加积极的就业政策。加强城乡居民职业技能培训,扶持1万名高校毕业生就业。将企业离退休人员基本养老金提高10%。将城乡居民社会养老保险基础养老金提高到每人每月60元,为重度残疾人发放护理补贴。进一步提高城乡居民低保、农村五保补助标准。继续实施好城乡困难群众医疗救助工作。支持33.7万套保障性安居工程建设,对10万户城市住房困难家庭发放廉租住房租赁补贴。支持东乡、岷县等灾区灾后恢复重建工作。 \r\n \r\n (四)推进改革,着力提高财政管理水平。继续深化财政体制和预算管理改革,进一步完善县级基本财力保障机制,健全均衡性、生态功能区、民族地区、革命老区等转移支付制度,增强基层政府基本公共服务保障能力。深化部门预算管理改革,规范政府性基金预算编制,加强国有资本经营收益征管,推进社会保险基金预算管理。加快建立预算编制有目标、预算执行有监控、预算完成有评价、评价结果有反馈、反馈结果有应用的全过程预算绩效管理机制。积极推进国库集中支付制度改革。细化政府采购预算编制,规范政府采购行为。 \r\n \r\n (五)依法理财,着力加强监督管理。认真贯彻《监督法》《预算法》,严格执行《甘肃省预算审批监督条例》,自觉接受人大监督,提高依法理财水平。高度重视审计、监察和社会监督,积极整改存在的问题。坚持依法征管,确保各项收入应收尽收。硬化预算约束,加强执行管理,靠实部门主体责任,进一步提高支出均衡性和时效性。坚持勤俭办事,严格控制“三公经费”。完善监督机制,加强对中央和省上重大决策部署、重大财税政策特别是民生政策落实情况的监督检查。推进乡镇财政规范化建设,发挥好县乡财政就地就近监管职能,确保惠民政策落到实处。健全防治“小金库”长效机制。认真做好预决算信息公开工作。加强注册会计师和资产评估师行业监管,提高会计信息质量。 \r\n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