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招标与投标网
欢迎访问中国招投标网!  当前时间:
推荐公告
西南大学 - 竞价公告 ...
苏州城北路(长浒大桥~娄江...
2017年度吴江区公路安全...
吴江区庙震桃南段(东方大道...
市妇幼保健院新建妇幼保健中...
苏州市吴江区玛瑙庵大桥改造...
122省道镇江丹阳段(姚庄...
南京地铁运营线路财产保险经...
苏州城北路(长浒大桥~娄江...
[评标结果公示]2017年...
2017年南京市公交专用道...
  你当前所在的位置是:首页 —> 内容页面

南车否认动车天价采购 报道方称必要时公布名录


 发布时间: 2017-05-22     

  昨日,中国南车就媒体报道“奢侈”动车采购回应称,所报道动车组配件采购价格与实际严重不符。

\r\n

  最先报道“奢侈动车”采购的财新传媒昨日对此回应称,严格遵循了新闻伦理和新闻专业主义的要求,必要时候会公布《名录》。

\r\n

  5日,盛光祖接受采访时表示,动车制造商中国南车不是铁道部下属企业,其招标中有无腐败问题具体应该去问中国南车。

\r\n

  南车:媒体曝光价格与实际不符

\r\n

  中国南车昨日在其官方网站回应媒体。

\r\n

  回应称,“南车四方股份公司系中国南车的子公司,是我国高速动车组的主要研发制造基地,长期以来十分重视企业管控体系建设。我们注意到了最近有关媒体对动车组配件采购进行的报道,并进行了认真的调查核实,所报道动车组配件采购价格与实际严重不符。铁道部自去年以来采取了一系列规范招投标管理的举措,我们作为供应商十分支持并积极配合,感谢社会公众与媒体的关注,欢迎大家监督。”

\r\n

  中国南车相关人士称,相关情况已经进行了核实,并向上做了汇报,只是涉及商业机密不方便公开而已。这么大的动静,不过问怎么可能?该是黑的不会是白的,作为企业毕竟是要经营的,顾及的方面比较多,不能图一时口快,更不是为了争口舌是非。

\r\n

  南车是独立核算国有企业

\r\n

  据了解,中国南车集团的前身是铁道部下属的原中国铁路机车车辆工业总公司。2000年9月,中国铁路机车车辆工业总公司与铁道部脱钩,一分为二,重新组建成北车集团和南车集团两家大型公司,两家均为中央直属的国有独资集团公司,脱钩之后,这两家集团变成独立核算的企业。

\r\n

  据铁路人士指出,南北车集团生产的动车组没有出口,最大且唯一的客户就是铁道部。

\r\n

  铁道部:南车要清查配件价格

\r\n

  今年2月20日,媒体曝出CRH2型动车多项设备采购价格都远高于市场价。

\r\n

  媒体援引铁道部知情人士的话说,铁道部高层已经就此事约见了南车四方机车车辆股份有限公司总经理王军等高管,要求南车清查配件价格问题,对自主招标采购的配件要严格管理、阳光采购防止此类事件再次发生,要求有效降低成本费用,并在以后招标中予以体现。

\r\n

  南车对此消息予以否认。

\r\n

  ■ 回应

\r\n

  财新传媒

\r\n

  严格遵循新闻伦理

\r\n

  昨晚,财新网发布声明称,财新报道的价格信息,源自记者所获一份《CRH2型动车组配件供应商名录》(下称《名录》)。

\r\n

  经过对多个独立信息源的采访核实,财新编辑部确认了这一目录的真实性,并由此展开负责任的调查,最终报道披露了其中一部分配件的采购价格远高于同类型配件市场价这一事实。

\r\n

  如《奢侈动车》报道所述及财新记者采访获知,《名录》显示的配件价格是南车降价两次之后的采购价格,与截至发稿前的南车采购价相差不到10%。

\r\n

  在该报道的采访、写作和编辑过程中,财新编辑部严格遵循了新闻伦理和新闻专业主义的要求,尤其注意到相关事实对公众和有关单位所可能产生的影响,保持了相当的审慎。

\r\n

  针对中国南车的本次《说明》,财新传媒坚持《奢侈动车》的报道立场,并愿在必要时候公布《名录》。

\r\n

  ■ 回顾

\r\n

  媒体曝动车设备采购单

\r\n

  今年2月20日,财新传媒《新世纪》周刊曝出一份CRH2型动车的设备采购清单,多项动车内设备的采购价格都远高于市场价。

\r\n

  一个自动洗面器7.2395万元,一个色理石洗面台2.6万元,一个感应水阀1.28万元,一个卫生间纸巾盒1125元,最后组合成总价高达三四十万元的整体卫生间;上万元的15寸液晶显示器,2.2万元一张的单人座椅,6.8万元的冷藏展示柜。

\r\n

  据了解,CRH2型动车组是铁道部引进日本新干线列车技术,由中国南车生产的动车组。

\r\n

  财新传媒《新世纪》周刊通过调查发现,动车组配件供货商很多并无从业资历,却通过与外资合资方式成为高铁供应链上的垄断者,将其他老牌供应商挤在门外。部分公司完全凭关系进入,没有研发生产实力,仅仅通过倒卖产品和技术获利,但由于有高层关系撑腰,主机厂没办法换掉它们,真正有技术的企业也要依附这些公司才能进入高铁。(本报记者 刘春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