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金管理和物资采购,业务涉及面广、资金流量大、权力运作环节多、风险几率高,是反腐倡廉建设的重要部位。几年来,省直公积金管理中心和政府采购中心借鉴家乐福分权制衡模式,积极探求管理制衡机制,提升监督防控效能,取得了明显成效。 \r\n 在权力配置上,以纵横双向分权制衡,破解集权拍板失效监督。权力制衡学说的核心在于,权力行使者必然受到另一权力的制约,同时又约束其他权力的双重效果。根据这一原则,省直公积金管理中心和政府采购中心从权力合理分配、相互制衡出发,明晰上下左右权力关系。政府采购中心认真剖析,进行纵横双向制衡,边界明确,权力运作规范,提高了政府采购的公众满意度。省直公积金管理中心实行了AB岗制和“四三三”内部制衡机制,有效地防范化解贷款风险。 \r\n 在权力行使上,以办事网络化形成“排他制衡”和“阳光制衡”,破解人为随意无从监督。中国是个“熟人社会”、“人情难却”。而办事网络化,不认生人熟人,“排他制衡”是一大特征。同时,网上公示、阳光操作,接受公众监督,把“随意妄为”逼进了死胡同,是第二大优势。但从制衡视角考量,这两大特征构成的“排他制衡”和“阳光制衡”,是以现代电子技术为支撑,贯穿权力制衡理念,在近几年发展的一种全新的带强制性的监督制衡力。推行公开办事条件和办事承诺,形成“阳光制衡”。所有业务必须上网操作,实现“排他制衡”。 \r\n 在权力运行过程上,以“全程信息制衡”,破解首尾难顾滞后监督。省直公积金管理中心探索全程信息化举措,从业务科室分离出信息科,实行财务记录、业务记录、信息记录三账独立,要求账账相符、日结日清,互相印证、互相监督。通过引入ISO9000服务质量管理体系,各部门业务流程每个环节都设定质量标准,必须按样板规范操作;实行业务信息全记录;加强过程管理和痕迹管理,有效防止疏漏扩大化和信息制衡失灵,达到发现总结问题,推动持续改进,确保监督效果。 \r\n 在权力监管上,以内外部多元制衡,破解顾此失彼疏漏监督。执行权具有天然的扩张性和随意性,它往往会扭曲决策目标方向。因此,运用多种检测手段动态普查机构“健康状况”,达到内外部多元制衡是控制偏向的必要措施。一是实施“内窥镜”检查。省直公积金管理中心内部设立业务复核岗和独立审计监督岗,强化业务流程监督,一线窗口实现“2+1”制度,即两位业务员后必跟一位业务复核员,后台实行分段分工操作。政府采购中心专设监控设备对招投标现场全过程监控、存储、查询、答疑。二是引入“网络医生”诊断检查。省直公积金管理中心与各大银行联网,实行数据实时传输和结算,并由银行承接贷款抵押。从而一方面加快了贷款审批速度,一方面共同化解公积金风险,起到监督制衡的作用。政府采购中心每次重要招标项目标书公示期间都要接受供应商网上质疑,还要召开供应商公开答疑会,接受监督。招标过程由公证处现场司法监督。三是展开“CT”式全面深度检查。省政府采购中心每周实施采购项目,须事先向上级有关部门报告采购项目的预算金额、采购方式和采购经办人等,还要同时接受财政、审计部门的检查。省直公积金管理中心的资金进出、财务状况,必须随时接受省财政、审计部门的抽查和审计。 \r\n 这两个事业单位在增强监督制衡力方面的探索,尽管还不成熟,但已初见成效。在纵横双向分权制衡、排他制衡、阳光制衡、全程信息制衡和内外部多元制衡的交互作用中,已连续五年达到资金安全“零风险”和招投标“零投诉”。国家审计署先后两次年度审计给予了较高评价,他们走出了一条增强制衡力、提升监督实效的新路子。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