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招标与投标网
欢迎访问中国招投标网!  当前时间:
推荐公告
西南大学 - 竞价公告 ...
苏州城北路(长浒大桥~娄江...
2017年度吴江区公路安全...
吴江区庙震桃南段(东方大道...
市妇幼保健院新建妇幼保健中...
苏州市吴江区玛瑙庵大桥改造...
122省道镇江丹阳段(姚庄...
南京地铁运营线路财产保险经...
苏州城北路(长浒大桥~娄江...
[评标结果公示]2017年...
2017年南京市公交专用道...
  你当前所在的位置是:首页 —> 内容页面

财政部:两年内将PPP流程标准化


 发布时间: 2017-05-23     

在此轮PPP热潮中,财政部和国家发改委两部委下发的与PPP有关的文件已经超过70个。各地也在积极响应,推出地方的示范项目和规范指引。财政部部长楼继伟上周末在清华大学的讲座上表示,全国PPP项目已经超过1万亿。

    有咨询机构专业人士对21世纪经济报道记者表示,中央部委关于PPP的政策质量很高,但由于数量多、下发频繁,使得实务操作层面有点无所适从。因为PPP在中国实践多年,并不是新鲜事物,但随着中央规范指引的陆续出台,以前惯常操作的方式似乎不属于当前PPP模式的范畴。

    对于什么是新PPP模式?4月28日,在一场PPP发展研讨会上,财政部金融司金融五处(主管PPP)处长阚晓西回应,判断一个项目是否是PPP,最根本的标准是,是否实现了以最小的成本提供最优质的公共服务。

    什么是真正的PPP项目

    在基础设施建设领域,传统投融资平台作为政府代表,选择社会上的规划院设计,委托建筑承包商来建设,再交给社会机构来运营——类似这种政府和社会资本的合作,是否属于PPP模式?

    阚晓西坦言,在地方调研时,碰到不少类似上述情况的项目,但这种传统投融资平台的项目,并不是真正意义上的PPP项目。

    阚晓西表示,那些由政府投资就能实现效率的项目,没必要发挥社会资本的作用。有些国家基建投资账目接受公众充分监督,基建项目多由政府主导,PPP应用得也少。因此,判断一个项目是否PPP模式,最根本的标准是,能否实现以最小的成本提供最优质的公共服务。

    以城市自来水项目为例,合同约定水价可调整以保障相关的投资收益,但水价调整未必能通过公众听证,公众利益跟合同契约可能冲突。对此,财政部政府和社会资本合作工作领导小组办公室副主任焦小平回应,保障公众利益是第一位的。

    阚晓西表示,PPP的模式有很多,股权合作、产业投资基金等都可以,这些都是手段和工具,最终目的仍然是提供优质公共服务。

    阚晓西强调,社会资本不能仅仅因为有钱就进入PPP项目,PPP项目运营还需要包含技术、人才、效率等多项因素。那些因为有钱就介入的社会资本是危险的,PPP项目如果运营不善,政府不会承担无限兜底的责任。社会资本可以形成联合体,将资金、技术、人才等提供公共服务的要件打包介入PPP模式。

    此前,财政部曾专门出台文件,制定了一个10%的财政支出红线,即PPP项目各项支出不能超过年度财政支出的10%。焦小平表示,为了防止对PPP模式的滥用,对政府融资额度进行限制,所以制定了上述红线。

    两年内PPP流程标准化

    焦小平表示,财政部目前在做的工作就是两年之内实现PPP流程的标准化,当前我国PPP指引80%都是与国际接轨的,这既方便国外投资机构来中国投资相关项目,也有助于中国企业走出去投资国外项目。

    焦小平进一步表示,PPP合同有一套标准化语言,政府和社会资本在PPP项目上的签约合同,适用的是民商法,双方是地位平等的主体。为实现流程的标准化,财政部后续还会有相关文件出台,如PPP融资指引等。

    当前PPP项目运行中最大的难题,阚晓西认为是各方想法太多:地方政府、部门多将其视为投融资渠道;社会资本则想尽快地回收资本、技术。因此,通过制度来约束双方的行为显得很必要,财政部目前正在做相关的工作。

    阚晓西表示,政府签了合同就一定有支付责任,无论是项目的商业开发、财政预算补贴、对公众直接收费等。未来,政府签约的项目需要在财政预算、政府资产负债表中加以体现,增强社会资本的信心,让长期合同得以贯彻下去。

    此外,社会资本对PPP指引中的一些原则如“物有所值”等也心存疑虑,担心在实践中可能会走偏,出现暗箱操作的问题。“物有所值”评价是PPP项目实施的前置条件,对此,阚晓西回应称,规范指引中要求PPP项目整个决策过程一定要做到公开,公开透明不能走过场,全程记录、有据可查,杜绝腐败问题,因为项目如果失败,最终损害的还是公众利益。

    焦小平表示,财政部正在牵头搭建模型,“物有所值”评价目前主要是进行定性判断,模型出台后还能进行定量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