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记者 孙春芳 北京报道
兵马未动,粮草先行。
1月9、10日全国水利厅局长会议刚刚结束,2015年的水利建设任务刚刚部署完,水利部就立即与中国农业银行在京召开深化战略合作座谈会。商讨水利贷款问题。
中国社科院农发所研究员于法稳表示,水利建设跟铁路建设一样,属于最基本的基础设施建设,其特性是投资大,见效慢,周期长,前期投入的资金中,债务性资金的比重比较大。
水利部长陈雷在2014年全国水利厅局长会议透露,2014年水利建设投资达到4881亿元,其中中央投资1627亿元,分别较2013年增长11%和15.6%。
于法稳称,剩下的3000多亿资金缺口,除少量地方投资、社会投资之外,大部分主要还是要银行贷款,尤其是中国农业银行、国开行、农发行等国家政策性银行。
而2015年水利建设的任务依然繁重,投资体量依然庞大,筹资依然是水利部门的头等大事。
陈雷表示,国务院确定的172项重大水利工程加快推进,目前已有57项开工建设,力争今年再开工27项工程。
水利部发展研究中心的一位人士向21世纪经济报道表示,水利建设的大规模上马可以追溯到2011年的的“一号文件”,当时提出水利尤其是农村水利依然是一大短板,提出未来一段时间内要大力加强建设。2011年7月召开了中央水利工作会议,此后水利建设的力度逐步加大,投资力度也日益增加,“至少在近5年内,水利依然会作为拉动内需的基础性、支柱性板块持续受到关注和政策支持。”该人士称。
于法稳表示,2011年中央一号文件提出土地出让收益的10%用于农田水利建设,当时被认为含金量颇高,但从这几年实际运行来看,其对水利建设资金的贡献虽然较大,但远非之前预计的那么“给力”。原因一是收益是指收入减去成本,而近年来土地征拆成本日益增加;二是随着房地产市场调整,地方的土地财政收入日益萎缩;三是富者愈富、贫者愈贫的现象依然存在,虽然有省级和中央政府级别的调剂,但中西部地区资金依然缺乏。“在此情况下,只能有两个办法,一是继续依靠银行贷款,二是大力吸引民间资本。”于法稳称。
事实上,银行贷款确实发挥了水利投资“中流砥柱”的作用。
在上述水利部和农行的座谈会上,陈雷表示,从党的十八大以来,国家开发银行、中国农业发展银行、中国农业银行等金融机构大口径水利贷款余额达到7286亿元。
在吸引民资方面,水利部近两年也在积极探索,今年初的水利厅局长会议就讨论了《关于鼓励和引导社会资本参与重大水利工程建设运营的实施意见》。
水利部矫勇副部长在水利部农行的座谈会上也指出,国务院确定的172项重大水利工程包括重大农业节水工程、重大引调水工程、重点水源工程、江河湖泊治理骨干工程、新建大型灌区工程等,投资需求量大,除中央和地方政府投资外,还要大力吸引社会资本投入,加大政策性金融支持力度。
于法稳表示,要吸引社会资本进入水利投资,前提是必须有钱可赚,但大部分水利项目尤其是农田水利建设方面是不太可能的,但也有少量项目只要政府在水价改革、补贴到位、招标透明等方面等做好工作,还是可以吸引到民资的。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