模式一:集采机构履行公共资源交易职能 基本情况:这种模式是以集中采购机构为基础,将工程建设项目招投标、土地使用权和矿业权出让、国有产权交易等进行整合,全部交由集中采购机构操作实施。政府投资及使用国有资金建设工程(含新建、改建、扩建、装修、拆除、修缮)、政府采购、国有土地使用权和矿业权出让、国有产权交易、交通工程、水利工程以及公共医疗卫生机构药品及医疗器械耗材、政府特许经营的公共资源交易事项等,都必须纳入集中采购机构公开交易。 这种模式的实质是对集中采购机构进行改制,由其负责为各类公共资源交易活动提供设施完善、服务规范的场所;负责建立公共资源交易信息管理系统,收集、储存和发布各类公共资源交易信息;负责维护公共资源正常交易秩序,协调有关部门处理交易活动中产生的争议和纠纷等。 典型代表:辽宁盘锦 优势:这种整合模式有两大优势。一是有效解决了“两法”融合的问题。以集中采购机构为基础组建公共资源交易平台,能够将原本相互独立、自成体系的几个交易系统集中起来,使《政府采购法》与《招标投标法》实现最大程度的融合。具体来说,就是以《政府采购法》为主线设计操作和交易流程,兼容《招标投标法》的环节控制,实现“两法”的顺畅衔接。 二是集中采购的成功经验可促进“平台”良性发展。这一模式有着深厚的法律、理论和实践基础。相对于工程建设项目招投标、土地使用权和矿业权出让、国有产权交易等类似机构而言,集中采购机构的建立、运行有着坚实的法律基础,并有一整套法律制度保障其规范代理项目。 集中采购机构通过多年的规范操作和实践创新,具备了相当的内部管理经验,为构建公共资源交易平台奠定了坚实的实践基础。另外,经过十多年的快速发展,集中采购机构已为公共资源交易平台建设奠定了较好的软硬件基础,初步形成了一支职业化、专业化的人员队伍。 有了这些积累,以集中采购机构为主导构建公共资源交易平台,可以说是瓜熟蒂落、水到渠成。政府采购的很多科学制度和成熟经验,可以为公共资源交易平台建设提供借鉴。政府采购“管采分离”和“采用分离”的制度保障、极高的透明度要求、统一的电子交易平台、全方位的立体监督体系、完善的供应商救济机制等,能够为公共资源交易平台建设提供现成的蓝本。 弊端:各种类型的公共资源交易行为,除了一些共性特征外,也具有各自不同的特点。集中采购机构要想担负整合其他交易平台、建设统一公共资源交易平台的重任,必须结合公共资源交易的本质特征改进和完善交易基础设施、业务流程,同时以适应未来公共市场交易为目标,前瞻性地加强业务能力建设。 只有做好这些基础性工作,才能达到预期目标,否则也可能会出现一些意想不到的问题。 模式二:以集采机构为主导构建交易平台 基本情况:以集中采购机构为主导构建公共资源交易平台,将土地与矿业交易中心、建设工程交易中心、产权交易所3个单位纳入其中,不再保留土地与矿业交易中心、建设工程交易中心、产权交易所牌子。 典型代表:广东惠州 优势:以集中采购机构为主导构建公共资源交易平台有三大好处。一是可操作性强。成立集中采购机构有法律依据,《政府采购法》及相关规章制度为其提供保障;集中采购机构有体制上的优势,因为建立公共资源交易平台目的是使决策、执行、监督相互分离,政府采购这种体制从法律和执行层面都已经分得十分清楚;集中采购机构有人员优势,大多数集中采购机构都有十多年的历史,人员的专业性、基本素质、职业化程度等都能够满足构建公共资源交易平台的需要;集中采购机构有硬件和软件优势,经过多年的发展,其相应的硬件设施、招投标场所和信息系统,已经发展得相当成熟。 二是有利于提高管理的科学性。以集中采购机构为主导构建公共资源交易平台,有利于打破部门利益的藩篱,最终将全部的公共资源交易活动纳入公共财政管理框架,推动我国公共财政体制的改革与完善。从具体层面来说,以集中采购机构为主导构建公共资源交易平台,有利于打破工程建设项目招投标、政府采购的分割局面,推动建立统一、完整的政府采购管理、操作框架;有利于以此为突破口,将产权交易、土地使用权买卖等逐步纳入财政部门的监管之下,从而为公共资源交易收支纳入统一国库和全口径预算管理制度创造条件,提高公共财政的科学性、完整性、规范性和权威性。 三是有利于宏观经济发展。从世界各国推行政府采购制度的情况来看,政府采购都担负着保护民族产业、扶持中小企业、促进就业、保护环境、支持欠发达地区发展、建设节俭和廉洁政府等职能,促进经济和社会发展的各项政策落实成为政府采购制度设计的首要目标。 十多年的改革发展实践表明,政府采购作为财政政策的重要手段,在经济社会发展中的地位与作用得到进一步肯定和重视。在我国新一轮改革中,政府对微观经济的干预将会大为减少,政府采购作为宏观经济调控手段,其作用将更为重要。相比之下,土地使用权、矿业权出让和国有产权交易的政策性相对较差。一般的市场交易行为往往把经济效益放在第一位,而政府采购更加看重实现宏观经济调控职能。 弊端:集中采购机构虽为主导,但建成公共资源交易平台后,政府采购中心的名称变了,集中采购机构在政府采购制度改革中的突出地位无法完全彰显。其职能作用增加后,如果把握不好,政府采购在这个平台上可能得不到应有的重视,进而影响其健康发展。 模式三:集采机构以独立法人身份进入“平台” 基本情况:集中采购机构保持独立的法人地位并入公共资源交易平台。在这种模式中,集中采购机构的牌子仍然保留,以法人身份依法代理政府采购项目,但在工作中多了一层“平台”约束。 需要特别说明的是,这些集中采购机构进入公共资源交易平台后,独立的法人地位虽然未被改变,但其在开展工作及加强自身建设方面不可避免地会受到影响,并且可能存在外行管内行的情况,行业间的业务交流也会大为较少,不利于事业发展。 典型代表:湖南怀化 优势:守住了法律底线。按照《政府采购法》的规定,集中采购机构是非营利事业法人,这就意味着其必须独立设立。从这个角度看,集中采购机构纳入公共资源交易平台的原则和底线是保持独立的法人地位,业务上独立运作。集中采购机构保留法人地位进入公共资源交易平台,守住了法律底线。 弊端:集中采购机构进入公共资源交易平台后,面临财政部门、公共资源交易平台两个监管者。 双重监管对于效率的影响自不待言。更为严重的是,在有些情况下,两位监管者可能会提出不同的要求,导致集中采购机构工作人员无所适从,采购质量也大大降低。 模式四:转移财政监管权取消集采机构独立法人地位 基本情况:在公共资源交易平台建设中,一些地方直接将政府采购中心的法人地位取消,把政府采购工作交由新组建的公共资源交易平台完成。 这一做法被业界人士和法律专家普遍否定。更为大家诟病的是,个别地方还把财政部门对政府采购活动的法定监管权也彻底委托出去,交给其他部门或新组建的机构。 典型代表:广东佛山 优势:无 弊端:一是集中采购机构的专业能力难以发挥。集中采购机构在法律制度的约束下规范运行,其科学的操作流程、完善的软硬件设施以及高素质的人才队伍,都是其他类似机构无法比拟的。另外,集中采购机构是非营利事业法人,不收取招标服务费。舍弃集中采购机构而以其他模式组建公共资源交易平台,既不合法,也不合理。 二是政府采购成为副业,操作混乱,遇到问题难以处理。一些地方的集中采购机构法人地位被取消、政府采购工作由公共资源交易平台负责后,组织采购活动事实上成为该平台的副业。在个别分管领导看来,工程不属于政府采购,货物和服务的采购量相比工程项目而言,采购金额非常小,不是关注的重点。 一些地方集中采购机构的法人地位被取消后,没运行多长时间就暴露出很多问题,例如采购方式选择不合法、操作程序不规范、抽取专家不合法、质疑投诉陷窘境等。 三是推倒重来的“化学整合”,造成政府采购十多年的艰苦探索成就毁于一旦。将集中采购机构并入公共资源交易平台,取消其法人地位,由公共资源交易平台承担政府采购业务,业界人士把这一模式称为“化学整合”。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