冬奥会、世园会、新机场、北京城市副中心的建设,都将出现民间资本的身影。《关于推进供给侧结构性改革进一步做好民间投资工作的措施》正式发布,本市将继续放宽市场准入,加大投融资体制改革力度,撬动更多民间资本参与基础设施、公共服务设施和环境建设。
转型阵痛:“减量”思路下的短期困局
2016年,本市持续几年的民间投资高速增长趋势出现了微妙变化,和全市的GDP增速相比,变得没那么“给力”。
要知道,民间投资占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近4成,对全市经济平稳发展起到举足轻重的作用。而且在此前的若干年中,北京的民间投资活动相当频繁。
有数据为证。从2012年到2015年,全市民间投资从2087.1亿元增长到3296.2亿元,占全市投资比重也从32.3%提高到了41.2%。在
2013年到2015年,本市民间投资的增速比全市投资增速都高,尤其是2015年,民间投资增长速度比全市投资增速高出了20多个百分点。
“北京的民间投资下降,有着特殊的影响因素。”市发改委相关负责人说。
最明显的就是房地产业。房地产被视为支撑民间投资增长的主力军。而在“减量”的城市发展大背景下,从2013年开始,本市土地供应量累计下降了50.1%。仅今年上半年,房地产投资同比就下降7.6%。
而从2015版禁限目录实施以来,全市受到禁限的行业比例达到了55%,城六区的受限比例甚至高达79%。制造业、建筑业、批发和零售业等新设市场主体数量同比下降64%、25%和24%。而这,直接导致上半年19个行业中有16个行业民间投资下降。
同时,多数民营企业在资金规模、人才储备等方面的优势不明显,本市用地价格、写字楼租金价格、职工年平均工资等成本太高,也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民间资本的活跃度。
逆水行舟:政府投资范围将被严格界定
虽然现在还没有太多人注意到,但是在京藏高速西侧,一条名为“兴延高速”的道路正在施工。等到2019年世园会、2022年冬奥会,这条道路将成为北京市
中心城和延庆的主要联络通道之一。而这条全长42公里、总投资达到131亿元的道路,还会在北京的基础设施建设历史上留下印记——它是全国罕见的高速公路
PPP项目。
首发集团利用政府资本金补助出资25%,吸引社会投资人出资26%,其余项目总投资的49%由项目公司通过融资解决……这样的模式,将为今后北京市乃至全国高速公路PPP项目的推广,提供可借鉴的成功案例。
未来,本市将重点从放宽市场准入、拓展投资领域、深化审批改革、加强金融服务、加大政策扶持等5个方面制定促进民间投资的工作方案。
“我们会严格界定政府投资范围,主动为民间投资让出空间,解决民间资本‘不能投’的问题。”相关负责人说。
未来,政府投资只投向市场不能有效配置资源的公共领域的项目。对可以实行市场化运作的项目,政府不再全额投资。同时,任何部门不得对民间资本单独设置附加条件、歧视性条款和准入门槛。
政府推进的重点事项和重大建设任务,将一律向民间资本开放,本市还将推出一批棚户区改造、保障性住房等吸引民间投资的示范项目。
曙光乍现:PPP项目投资额近2500亿元
近日,市委全面深化改革领导小组审议通过本市《市属国有企业混合所有制改革的意见》。“民进”的同时,将是国有资本投资范围的缩减。这位负责人说,未来国有资本一般不再以独资增量的方式进入完全竞争领域。
据了解,本市将主要从鼓励民间资本参与国家重大工程建设、开展科技创新创业、发展生活性服务业、参与生态环境建设、参与交通基础设施建设、发展文化创意产业、参与国有企业混合所有制改革、发展壮大农村集体经济等8个方面着手,着力解决民间投资“投什么”的问题。
未来的北京城市副中心建设、冬奥会、世园会、新机场等重大项目,都将分批推出吸引民间投资的项目清单。
同时,本市也将进一步简政放权,深化审批改革,并且将投资额在2亿元以上的基础设施类和1亿元以上的产业类民间投资项目,纳入绿色审批通道。对民间投资项目,也将给予更多的政策和金融支持。
目前,北京生活性服务业发展基金正在开展与民间资本合作的项目,截至6月30日已确定4个投资项目,引入民间资本7亿元。市属首农集团已完成混合所有制改革,吸引以北京友山为代表的战略投资者投资7.5亿元,占股46%。
截至目前,本市纳入财政部PPP管理系统项目已达89个,总投资额2487.36亿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