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招标与投标网
欢迎访问中国招投标网!  当前时间:
推荐公告
西南大学 - 竞价公告 ...
苏州城北路(长浒大桥~娄江...
2017年度吴江区公路安全...
吴江区庙震桃南段(东方大道...
市妇幼保健院新建妇幼保健中...
苏州市吴江区玛瑙庵大桥改造...
122省道镇江丹阳段(姚庄...
南京地铁运营线路财产保险经...
苏州城北路(长浒大桥~娄江...
[评标结果公示]2017年...
2017年南京市公交专用道...
  你当前所在的位置是:首页 —> 内容页面

访江西新华金属制品有限责任公司总经理杨三根


 发布时间: 2017-05-22     

抢占先进  站稳脚跟求得发展
\r\n
——访江西新华金属制品有限责任公司总经理杨三根

\r\n

  中国采购与招标网:首先向贵公司在中国采购与招标网、中国名企排行网共同举办的“2010中国配电设备招标采购暨最具投标实力供应商评价”活动中获奖表示祝贺。请您介绍下贵公司的基本情况?
\r\n
\r\n
  杨总:江西新华金属制品有限责任公司(以下简称“新华公司”)的前身新华金属制品股份有限公司曾是一家国内上市公司,创立于1986年,也是中国冶金系统第一家先进技术型中外合资企业。1996年新华公司经过股份改制,同年在上海证券交易所挂牌上市。新华公司以其自身的技术及经验优势,先后参与制定了多项国家标准和行业标准。新华公司以300万美元初创,经过不断创新发展,拥有了预应力钢绞线、铝包钢线、铝合金导线以及钢丝四大系列产品,成为年销售额超13亿元的国内著名线缆制品生产企业。

\r\n

  中国采购与招标网:团结就是力量,这既是一句实话,更是一个真理。那么,新华公司在团结协作方面有哪些优势?

\r\n

  杨总:在1986年新华公司成立时,三家发起人股东就在团结协作方面树立了榜样,他们全部是以现金出资,避免了今后在资产方面的不清晰。而这三家股东又各有特色:新钢拥有技术、人才优势和生产经验,香港巍华有贸易的经验,省国投有着金融方面的经验,这三家合作,不仅是资本的积聚,而且是管理资源的互补,融资与融智相结合,为新华的发展打下了坚实的基础,而合资企业的管理机制,又为新华走创新发展之路拓宽了空间。可以说,新华的成功,受益于股东良多:初创时期,主要是从新钢抽调骨干进行项目筹划;项目实施,又是从新钢调入生产技术人员。在电力资源紧张的时候,新钢首先保证新华供电,水、汽的供应也得到了优先保障。正是股东们尤其是新钢大股东的大力支持,将新华推上了发展的快车道。
\r\n
\r\n  新华人大多都听说过新华有个中外结合的领导班子,对新华的决策和管理机制却不甚了解,更不知道是什么力量使这个班子十几年来团结如初。其实,公司团结的核心动力是因为有着将新华做大做强的共同目标,有着同样的大局观、发展观,长期遵循“各负其责、各管其事、沟通协调、团结高效”的管理理念。

\r\n

  中国采购与招标网:人才是企业发展的根基。新华公司在用人方面有哪些理念?
\r\n
\r\n
  杨总:新华公司用人坚持用优点的原则,重视发挥每个人的长处,提倡服务观念,即在业务的接口和上下道工序间都服务关系,要争取让对方满意。公司还倡导员工互尊互敬,互帮互助,在工作中相互支持、弥补缺陷。公司产品品质一流,技术支持有保障,售后服务有支援,每个销售人员以一个整体在面对客户,拥有的是团队力量。新华人有句颇为自豪的话:单个的新华人不一定比得上别的企业员工,但新华的团队却是最捧的。新华的徽标是一个钢绞线的切面为形而成,寓意全公司紧紧抱成团,拧成一股绳,合形合力,把公司做好。

\r\n

  中国采购与招标网:做最出色的产品,是对客户最大的信用。贵公司在产品质量上坚持哪些方针?
\r\n
\r\n
  杨总:新华最初的质量方针是:以一流的品质,有竞争力的产品,满意的服务满足客户要求。在公司的决策者角度看,他们认为,将自己的努力仅仅止步于满足顾客现实和眼前的要求,是一个胸无大志的企业所为。于是就有了全新改版的第二份质量方针:持续改进并预防缺陷,满足顾客的要求和期望。透过这简单的19个字,新华人对质量追求精益求精的态度和锲而不舍的精神跃然纸上。

\r\n

  为做最好的产品,公司早在1995年,就率全国同行之先第一家获得了ISO9000质量体系贯标,多达700余页的质量体系文件涵盖了每一个岗位、每一道工艺乃至每个具体操作;为做最好的产品,公司在引进世界一流生产设备的同时,引进了最先进的检测设备,对每一道工序严格监控全过程把关,确保将缺陷降至最低;为做好最好的产品,公司关口前移,对原材料十分挑剔。公司自投产始,就立下规矩,立足高起点,只选用最好的原料,在国产原料无法满意质量要求时,绝不退而求其次,而是将目光投向国外,从国外进口原料。

\r\n

  可以说,新华产品的高品质也缘自其原料的高品质。现在,谁砸公司质量牌子,就砸谁的饭碗,类似的口号已四处传扬,广泛流行。公司员工对此的理解更为透彻,实践更胜一筹。比如,一次,公司30吨成品抗拉强度、综合性能等所有技术指标均达到国家标准,但成品检验时发现部分表面质量有轻微拉毛痕迹,达不到公司质量内控要求。因产品供不应求,有客户主要提出要这批货。但信誉值千金,公司还是坚决将该批产品判废,由此公司造成了数十万元的损失,从总经理到操作员工二话没说,一律接受了处罚。正是这种对产品质量慎终如始一丝不苟的控制和管理,才使新华的产品行走市场,罕逢对手。

\r\n

  中国采购与招标网:企业需要发展先机,那么,新华公司是如何一路前行的?
\r\n
\r\n
  杨总:新华公司的发展首先得益于创新精神,可以说,没有创新就没有新华的今天。正是坚持走别人没走的路让新华人占尽先机。让时间追溯到1986年,新钢公司、香港巍华矿业有限公司、江西省国际信托投资公司以现金形式出资,创办了国内冶金行业第一家技术密集型合资企业——新华金属制品有限公司。

\r\n

  公司成立之初,他们瞄准的第一个项目便是高强度低松弛预应力钢绞线。这种技术虽在国外广泛采用,但国内却是一片空白,没有市场、没有产品、没有国家标准。于空白处觅商机,公司的股东独具慧眼,敏锐地认识到随着国家建设步伐的加快,高强度低松弛预应力钢绞线凭借优越的性能和广阔的应用前景将会成为市场新宠。心动即行动,股东们在充分分析了市场前景、自有资源后大胆决策,投资300万美元,从意大利、法国引进国际领先的高强度低松弛预应力钢绞线生产线。

\r\n

  眼看着世界一流的设备“凤”落自家,新华人没有自我陶醉,没有盲目崇洋,我们一方面狠抓技术的吸收消化,另一方面对引进设备不断改造革新、不断完善提高,着力打造自己的核心技术。其结果是,该设备的生产能力达到其设计能力的200%,当意大利专家来该公司回访自己的产品时,连连称赞新华公司把这条生产线的产能发挥到了世界第一。

\r\n

  1990年,上海杨浦大桥开工建设,国际知名的高强度低松弛预应力钢绞线生产公司皆蜂拥而至,参与竞标,而国内仅新华公司一家。面对强手,新华人毫不示弱,最后凭借更胜一筹的综合实力一举中标,为该技术在国内的广泛应用掀开了具有里程碑意义的第一页。从此,该产品迅速流行开来,大量应用于高速公路、铁路、城市立交、岩土锚固、电站等领域,而三峡工程、江阴大桥、南京二桥、南昌大桥、东方明珠等许多国家重点建设工程处处可见新华公司产品的身影。

\r\n

  在新华公司,发展问题始终是公司的首要问题。由于公司多年一直坚持每年利润都分红,发展资金非常紧缺,经过完备的准备和筹划,公司改制上市的构想又浮出了水面,在江西省各级政府和股东的全力支持下,新华又一次走在了国内同行业前面——1996年11月25日,公司正式在上海证券交易所挂牌上市。这不仅为公司的发展融入了资金,也将公司推进了规范发展的快车道。而融入的资金,也使公司筹备已久的第二个项目——铝包钢项目得以付诸实施。该项目主要应用于高压输电、电气化铁路建设,以高导电率、高抗腐蚀性、高强度长寿命而称雄国外市场,但在国内当时,尚鲜有人涉足。由于充分认识到国内输电线路已成为电力行业的“瓶颈”,输电线路全面改造升级指日可待,存在着大量商机。

\r\n

  面对机遇与风险的双重挑战,要赚就赚第一桶金的新华人再次果断出手,高起点引进英国、意大利铝包钢生产设备。今天,当我们再次回过头来重温新华公司的决策时,会发现机遇总是眷顾着有准备的人。铝包钢项目投产之时,正赶上国家城网、农网大规模改造的好时候,产品以优良的性能甫一亮象即得到了市场的认同,伴随着建设进程迅速走遍祖国大江南北。正是新华人志存高远的气魄、敢为人先的胆识,为企业赢得了弥足珍贵的发展先机。

\r\n

  中国采购与招标网:企业生于市场长于市场,企业发展依赖于市场的发展。新华公司在做大市场方面都有哪些规划?

\r\n

  杨总:一个没有市场的企业消亡只在旦夕之间,一个市场狭窄的企业同样命运堪忧。全力做大自己赖以生存和发展的市场,这是企业共同的命题,每个企业都用自己的实践作出回答。

\r\n

  新华公司做大市场走好了三步棋。第一步,选准项目。无论是高强度低松弛预应力钢绞线项目还是铝包钢项目,都是拥有巨大市场潜力和广阔发展远景的项目。这种项目由于起点高、技术难度大,最初做起来困难会多一些,但通过自己的努力会很快找到市场的突破口。更重要的是有着良好的前景,因为踩准了国家建设的脉搏,自然一路顺风。

\r\n

  第二步,做项目与做市场同时进行。新华人的聪明就在于他们没有坐等产品出来后才去找市场,而是做到项目上马之时即市场开拓之日。1986年,新华公司引进预应力钢绞线项目时,国内对此产品十分陌生,对此,新华人没有坐等市场发展,而是四处出击,南下北上,通过编制和送发大量技术资料,介绍国外该产品的使用情况,做了大量艰苦细致的市场推广工作。苦心不负,1988年,开封黄河大桥在国内首家使用钢绞线技术,新华人有幸拿到了自己在国内的第一份订单。

\r\n

  第三步,项目实施后与同行共同做大市场,推动行业进步。新华人的观点是,一个行业的进步仅靠一两个企业来推动,力量过于微弱,可能无法逃脱被同类或替代行业取代的命运,行业做大需要一批成熟企业共同来完成。因此,培养和扶持竞争对手这类在别人看来匪夷所思的举动却成为新华公司的当务之急。当新华的产品在国内纵横驰骋的时候,上海申佳、江苏法尔胜等同行企业亦纷纷闪亮登场。面对群雄竞起的局面,新华人以宽广的胸怀培训各家技术人员,帮助同行站稳脚跟求得发展。新华人良苦用心没有白费。如今,预应力钢绞线技术在许多领域叱咤风云,独领风骚。(文/王日谭)

\r\n

 

\r\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