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招投标行业发展30年大型系列采访报道之三十三 \r\n夯实质量基石 构筑百年品牌 \r\n——对话荏原博泵泵业有限公司郭星原副总经理 \r\n \r\n 荏原博泵,业内一个年轻的企业,虽初出茅庐,但已锋芒毕露了。在经短暂的发展,该企业产品就打入电力、冶金、水力等国家支持产业。作为一家中日合资的新秀,他们凭借哪些技术实力、品牌优势在中国泵业市场开疆拓土?对于国内企业的经营规模小,生产集中度低等行业现状,他们又有何独到的见解?荏原博泵泵业有限公司郭星原副总经理在接受中国采购与招标网记者采访中一一揭晓了答案。 \r\n 中国采购与招标网:郭总,您好,首先感谢您在百忙之中抽出时间接受中国采购与招标网的专访,您是荏原博泵的负责人,请您首先介绍下荏原博泵目前的情况? \r\n \r\n 郭总:荏原博泵泵业有限公司是日本株式会社荏原制作所与山东博泵科技股份有限公司共同投资成立的合资企业。主要生产具有世界先进水平的高压锅炉给水泵、大型循环泵、凝结水泵和钢厂、矿山用特种泵、市政供水及大型水利项目所用大型水泵、核电用泵等。公司建有世界最大、最先进的水泵试验中心,可以模拟实际工况进行真机试验,以保证为客户提供最可靠的产品。 \r\n \r\n 中国采购与招标网:荏原博泵泵业有限公司作为一家中日合资企业,其合资双方无论是日本的荏原,还是中国的博泵都是业内知名品牌,请具体介绍下两大知名名牌影响力和规模? \r\n \r\n 郭总:日本荏原制作所( Ebara)是世界上最大的单一品牌泵类产品制造商,1912年创建于日本,到目前为止,已经在世界五大洲拥有70家公司和11000名员工。 \r\n \r\n 山东博泵科技股份有限公司始建于1929年,“博山牌”注册商标为中国驰名商标,其产品获得国家质量免检产品称号,公司主要生产经营工业泵及成套装置,素以产品质量过硬而深受广大用户的青睐和信任。 \r\n 中国采购与招标网:凭借荏原的国际优势和博泵的行业优势,公司产品已遍布电力、冶金、水力等行业,请问在同类产品中我们的竞争优势是?其品牌培育经历怎样的过程? \r\n \r\n 郭总:荏原博泵最大的优势是拥有世界上最大的单一品牌泵类产品制造商——荏原制作所( Ebara)的先进技术,此外,在产品的每个生产、成品验收等环节也都是按照日本荏原制作所的产品管理体系来执行。 \r\n \r\n 公司的品牌建设经历一个逐步发展的过程。由于最初我们的产品较国内同类产品价格偏高,业主一时很难接受,但通过技术人员对产品核心技术的剖析及拳头产品的展示,业主也逐步了解荏原博泵的技术优势,并开始尝试接受使用。客户在使用的过程中逐渐发现我们产品的优势所在。举例说,一般泵类产品最容易出现两个问题,第一是泵的震动,第二是泵的轴承温度过高,一旦出问题,其维修成本也很高。我们在这方面做得很好,产品基本上没有出现此类问题,比如在苏州新加坡工业园区及几个大型电站都有我们运行20多年之久,没出现重大问题的产品。所以说,公司产品之所能够深入各个领域中,在各个行业树立一定的影响力,都非一日之功。 \r\n 中国采购与招标网:请介绍下公司今后的发展规划?在国内外市场开拓方面,公司有何新的发展思路? \r\n \r\n 郭总:荏原博泵将通过引进荏原制作所的先进技术,加快大型泵、高压泵的国产化进程,为中国水电、核电及超临界火电项目,为南水北调等大型水利工程提供高质量的一流泵产品。 \r\n \r\n 在今后的市场开拓方面,我们在严控质量关的前提下,保证合理的利润的基础上,开拓新的市场和扩大再生产。随着低碳经济发展及国家对核电站的投入加大,我们产业结构也将由原来的水力、冶金、矿山、石化逐步调整为核电领域用泵为重心的新的产业结构。 \r\n 中国采购与招标网:作为业界的专业机构,您对目前国内泵业的发展有何看法?并请谈谈我国泵业未来的发展趋势? \r\n \r\n 郭总:从生产规模来看,中国有各类泵生产企业4000家左右,占世界泵生产企业的30%左右,总体上企业经营规模小,国内企业生产集中度低。令人担忧的是大多数企业在企业管理和质量管理方面进步缓慢,与世界一流制造企业存在较大差距。一段时间以来一部分新兴企业忙于原始积累,一部分国企忙于通过置换城区土地在郊外新建现代化厂房,但较少有企业投入资源注重实施部件和整机生产过程的质量控制。 \r\n \r\n 在过去若干年里,中国作为“世界制造工厂”的发展历程为产业链的各个环节持续改进管理、技术和质量提供了强大的推动力并有效地促进了产业链的发展沿着健康的轨道渐进。在这样的基础上,如果中国泵产业能逐渐加大全面提升生产力的力度,逐渐消除低质低价竞争及规范行业的市场行为,以相对较低成本的优势,以良好的质量和效率竞争于中国、亚太乃至全球市场,中国泵制造产业将迎来又一个春天。 \r\n 中国采购与招标网:贵公司主要致力于国家支持产业的服务,想必也多次参加了诸多重大项目投标,并在发展中见证了我国招投标的发展,对于我国泵业招投标发展状,您有何看法? \r\n \r\n 郭总:“应付标书,低价中标”,是我国招投标行业包括泵业在内所存在的弊端。在招标中,常有一些企业为了中标,所报价格连材料费用都不够,这样是很难生产出合格的产品的。进一步说,低价恶性竞争,不仅不能保证中标企业有很好的赢利,也使企业没有足够的盈利资金扩大再生产,更新换代生产设备。这样一来,行业的发展将会受到很大的影响。 \r\n 中国采购与招标网:对于当下加快推进电子化招投标的呼声越来越高,您是如何看?在泵业推广电子化招投标是否具有可行性? \r\n \r\n 郭总:电子化招投标有效开展和广泛运用,是我国招投标事业的一项重大进步。它不仅能对招投标各方的信息化水平起到整体推动作用,而且是电子信息技术深入政务职能的成功运用,能有力改善我国电子政务深入展开的大环境,全面推动了建设服务型、阳光型政府的发展。 \r\n \r\n 这是从招投标发展趋势来看。具体到泵业,实施电子化招投标还有很多技术瓶颈限制和自身的局限性。比如各类大中型的泵其内部结构复杂,在实施招投标时,仅仅依靠几张图纸、文字是远远不能解决问题,所以,面对面的交流是必不可少,当然还有其他的一些相关因素决定了暂时不能在业内实施电子招投标。 \r\n 中国采购与招标网:非常感谢您接受我们的采访,我们也期待贵公司在中国泵业取得更多辉煌成就。 \r\n \r\n 郭总:谢谢!(文/马昌盛) \r\n \r\n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