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招标与投标网
欢迎访问中国招投标网!  当前时间:
推荐公告
西南大学 - 竞价公告 ...
苏州城北路(长浒大桥~娄江...
2017年度吴江区公路安全...
吴江区庙震桃南段(东方大道...
市妇幼保健院新建妇幼保健中...
苏州市吴江区玛瑙庵大桥改造...
122省道镇江丹阳段(姚庄...
南京地铁运营线路财产保险经...
苏州城北路(长浒大桥~娄江...
[评标结果公示]2017年...
2017年南京市公交专用道...
  你当前所在的位置是:首页 —> 内容页面

建立招投标理论体系研究 提供专业化、规范化服务--访中国远东国际招标公司副总裁常路


 发布时间: 2017-05-22     

  “招标、采购项目管理部门不同,却都有类似的关注热点;招标、采购项目涉及的行业不同,但都有类似的采购体验;招标、采购项目涉及的地域不同,但都有类似需研讨的焦点;招标、采购项目各当事人不同,但都有表达自身主张的意愿。”(摘自常路2009政府采购与公共市场机制改革论坛)。在《招标投标法》颁布十周年的今天,身处其中的行业工作者,最能体味其中的酸甜苦辣;春夏秋冬十载,对于这一行业的热点、焦点也会有更多的思考和感悟,正是基于对这一问题的共识,中国招标投标协会采访了中国远东国际招标公司副总裁常路,分享和感受了一个有着25年从业经历的资深工作者视野里的招投标行业的发展历程和未来。

\r\n

\"\"
\r\n中国远东国际招标公司副总裁常路

\r\n

   这十年的招投标行业——有归属、待壮大

\r\n

  常总开门见山地谈及关于《招标投标法》颁布十年来的感想:首先最大的感触就是,工程建设项目的招标投标活动有了归属感。十年前,如何才能让工程项目的采购过程做到更阳光,更公平、公正是没有法律依据、无从判断的。那么现在不同了,现在是有了依据、有了归属感;对于一种采购行为、一种交易方式,现在也开始有法律来约束它、规范它,这不能不说是社会一个很大的进步。对规范工程建设项目的招标投标活动,意义尤其重大。如今中国发展这么快,国家投资项目每笔花出去的钱,都应该对国家、对社会、对纳税人、对业主有个使其放心的交代,都应该经得起审计和时间的考验。其次是培养、造就了一大批知法、懂法、用法的招标采购人员。现在大到国家重点工程,小到街头墙面粉刷项目,大家的第一反应是要通过竞争进行采购,可见招投标意识和法律观念已经超越这个行业,在整个社会范围开始形成和提升。通过实际工作,锻炼了一大批人,形成了一个日益壮大的团队,其中不乏一批中坚力量有效地推动着这个行业发展壮大。再次,随着改革开放,行业在发展,市场在变化,招标投标活动出现了很多新的问题有待解决,需要法律的进一步细化。作为条例征集意见的参与者,常总表示,他很期盼《招标投标法实施条例》的尽快实施,有了更完善的制度,招投标行业才能健康、持续、长远发展。

\r\n

  健全招投标理论研究体系——不抛弃,不放弃

\r\n

  关于即将开考的招标师职业水平考试,作为教材编写、培训的参与人员,常总有着颇多的感触,对于考试制度的建立对规范招投标行业发展的重要意义,无论是他本人,还是其所在公司对这次考试都是高度重视,可谓倾力支持,但他并没有把时间过多地停留在不言而喻的重要性上,而是简明扼要地谈到了一个体会两个呼吁。一个深切体会就是国家行政主管部门已经开始高度重视这个古老又新兴的行业。这种重视,体现在不只是停留在发几个行政法规或规范性文件的方式,而是开始强化措施,用严格的考核方式来规范招投标行业,以行政法规为基础,配套标准化考核制度,这是一个制度管理上的飞跃。十年来招投标市场有了长足的发展,但是在对此行业的理论研究方面还没有完整的系统,也导致了法规对解决部分招投标活动出现的新问题产生了滞后的现象,这也是业内的共识。因此系统研究、有效管理迫在眉睫。对此,常总提出他一直以来 “不抛弃、不放弃”的两个呼吁。

\r\n

  第一个呼吁是招标投标行政主管部门尽快联合教育管理部门,在大专院校中创建招标投标专业。目前提起与招投标活动有关的部门,除了主管的国家发展改革委,还会有其他若干个部委,但是教育部却极少有机会参与和了解这个领域,因此到现在国家各高等院校都没有正式的招标投标专业。而一些高校增开的选修课程学时非常有限,也远远达不到实际工作对相关学识能力的需求。目前从事这个行业的人员,大都是其他专业出身,进入行业之后没有系统的学习过,使得这个行业显得鱼龙混杂、良莠难齐。而现实是招标代理工作是一项集政策性、法律性、专业性为一体的综合性服务,对人员素质的要求很高,能否实现真正的专业、规范、标准的高质量服务,人员的素质很关键,打好理论基础更是重中之重。这方面,中国远东国际招标公司也走在了行业实践的前列,在今年的五月与国际关系学院成立了“中国招标采购研究与教学”挂牌实践基地,实现教育培训、实践操作资源共享、优势互补,为探索如何把实践上升到理论,促进行业的理论研究,开辟了新的模式。

\r\n

   常总的第二个呼吁就是尽快成立对招标投标重大案件分析的专业机构,招标投标活动中出现了形形色色案例和待解决的疑难问题,应该有一个专业机构对这些问题加以搜集、整理和分析、研究。譬如某项工程施工出现了问题,原因何在,通过科学的研究分析,将结果纳入总体的资料数据库,以示后来者,避免重复犯错。同时也为出台新的法律法规提供素材和借鉴。对表现集中、触发频繁的问题,可以作为出台相关政策法规的参考依据。应该由某个政府部门或协会、机构牵头,花力气把这件事先做起来,然后保证在日常工作中随时随地提供和添加素材,并作为一项长效的机制固定下来,为行业的研究和发展提供养分。

\r\n

  常总从2006年开始呼吁设立招投标专业和重大案件分析研究机构,并坚持亲历亲为,在有关院校国际贸易专业下成立招标投标教研室,给在校学生加开了160多个学时的招投标理论课程。与此同时,还锲而不舍地通过各种环节呼吁教育部考虑增设招投标专业。常总表示希望协会在推动招标师职业水平考试的同时尽快实现资格执业化,让这个制度产生更大的影响和效用。

\r\n

  诚信自律:一靠觉悟二靠制度

\r\n

  关于如何培养和树立一个行业的诚信自律,常总有着独到的见解:诚信是服务行业的基础,目前舆论更多地从自我约束、内在自觉的角度倡导和强调诚信作为,这的确非常必要。但是从管理学来讲,管理不能是仅靠觉悟,必须坚持用制度说话。如果一个公司愿意拿出一套完整、合理的操作流程、规章制度来约束自己,你自然就会增加对该公司的信任感。不管招聘进来工作的个体差异如何,每个人执行的程序都应该是一样的,是标准化的,并受到严格的约束和监管,这样从制度上去保证诚信品质,而不是仅仅寄希望于员工是否懂事、有觉悟。常总以事实举例证明自己的观点:麦当劳快餐为什么在国际上能做出品牌效应?因为它在管理环节上有15000余条制度,使其在世界各国的业务程序完全一样,食品的烹调工艺、卫生环境的保持、着装与佩饰等等,都把它纳入到系统的规章制度中去,细化每个环节,严格实施措施规范,就很难产生不可信的行为,完善的制度走下去其行为势必是规范的。招投标是一个政策性很强的行业,必须要有严格的规范。这样这个行业的诚信自律就能健康地建立起来。当今应如何评判是否做到了诚信自律?应该从观念、方式、方法上有一个转变,杜绝流入形式主义。通过严谨规范、高质量的服务,让别人觉得我守规矩、服务好,在工作中相互产生信任,得到项目单位的认可和肯定,而非自我标榜。

\r\n

  企业成就:别人说好才是真的好

\r\n

  采访最后我们请常总给我们讲讲这十年来中国远东国际招标公司所取得的发展成就,一直以来侃侃而谈的他,却只用了简练的几句话,“从这十年发展速度来看,企业的变化很大,规模翻了几番,从最初的七名工作人员到今天的二百多人,从过去一年业绩十几个亿到今天的二、三百个亿人民币,业务范围几乎涉及所有行业,包括专业性极强的招标项目,公司重视人才培养、理论积累,追求服务质量和后期服务反馈,在这个平台上成就了远东,也成就了一大批有志在招标行业发展的人才。” 没有丝毫炫以示人,也没有豪言壮语, 其实我们都知道中国远东国际招标公司在招标行业的实力和影响还是有口皆碑的,也许就像他本人前面一再强调的那样“别人说好才是真的好”。

\r\n

  “实施条例的改善中应该将发言权更多地赋予谁?处在松散型管理状态下的评标专家应该如何管理?恶意投诉如何杜绝?”……常总似乎更多地陷入在他的沉思中,在记者看来,他似乎已经不再仅仅是一个企业中的人,而是跳出了他并不宽绰的办公空间,站在了更高远的角度去审视和关注他手头的工作、他为之奉献的企业以及招投标行业,透过他深切的思谋,我们真切地体会到了一个资深招标工作者对这个行业真实的热爱。记者突然想到了那首大家耳熟能详的歌词“长路奉献给远方,白云奉献给草场”,把它变成“常路奉献给远东,远东奉献给招标”,或许,能略微表达出我们对他的敬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