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招标与投标网
欢迎访问中国招投标网!  当前时间:
推荐公告
西南大学 - 竞价公告 ...
苏州城北路(长浒大桥~娄江...
2017年度吴江区公路安全...
吴江区庙震桃南段(东方大道...
市妇幼保健院新建妇幼保健中...
苏州市吴江区玛瑙庵大桥改造...
122省道镇江丹阳段(姚庄...
南京地铁运营线路财产保险经...
苏州城北路(长浒大桥~娄江...
[评标结果公示]2017年...
2017年南京市公交专用道...
  你当前所在的位置是:首页 —> 内容页面

切莫泛化PPP模式


 发布时间: 2017-05-22     

 

\r\n

  上周举行的中央经济工作会议提出,财政政策要更加积极有效。有专家表示,这意味着PPP项目将会继续发力,PPP项目落地率明年有望进一步提高。

\r\n


  不过,在落地率提升的同时也遇到了一些新问题。近期,财政部在调研时发现,部分地区片面追求投资和GDP增长,不加区分地扩大、泛化PPP模式的使用范围,甚至将一些纯商业项目硬套PPP模式,并对社会资本承诺过高回报率,结果导致政府成本不降反升。

\r\n

  实际上,PPP模式操作复杂,参与主体众多,对各方要求很高,这些因素决定了PPP不能成为普遍适用的项目运作模式,某个项目是否适用PPP模式,要具体分析。

\r\n

  一般来说,完全具备市场化运作条件的项目,应当通过市场竞争机制来提高项目运作的质量和效率,没必要采用PPP模式。如果此类项目采取PPP项目,很有可能抬高交易成本,复杂的交易结构也将降低项目完成效率。此外,地方政府以推广PPP名义,插手本来应交由市场完成的项目,也不符合深化投融资体制改革的要求。

\r\n

  对于地方政府既有资金也有能力运作的项目,也不必运用PPP模式。PPP项目的融资成本要高于当地的财政资金融资成本,也高于有地方政府背景的平台公司贷款融资成本,而且项目合约一般期限较长。因此,从融资成本角度考虑,PPP模式也不用在这类项目上。

\r\n

  同样,一些盈利能力较差的纯公益项目,也不适合采用PPP模式。此类项目本身很难吸引社会资本进入。即使有地方政府为了吸引社会资本,将某些稀缺资源与此类项目捆绑开发,后续也很可能带来各种风险和不确定性,甚至为项目的长期运作付出不小的代价。

\r\n

  PPP模式的目标项目应该是,地方政府缺乏资金或能力,投资规模较大,需求长期稳定,且项目有一定收益或现金流的公用事业或者社会事业。只有把握好这一定位,转变“一P就灵”,“PPP就是融资手段”等错误观念,才能更好地促进PPP项目落地生根。

\r\n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