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来,随着我国部门预算改革的深化,政府采购预算管理工作取得了重大进展,但由于起步晚,目前尚处于探索和完善阶段,当前的政府采购预算管理工作还存在不少问题严重阻碍了政府采购制度在我国的发展,亟待解决。 \r\n推进政府采购预算编制改革 \r\n按照综合预算原则,编制政府采购预算。按照综合预算的编制要求,将财政预算内拨款、财政专户拨款、单位历年结余资金、自筹资金、上级专款、其他收入等所有收支安排的采购全部纳入政府采购预算编制范畴,不得在预算之外另留采购项目。 \r\n严把政府采购预算审核关,提高政府采购预算的准确性。财政部门对于各部门提报的政府采购预算,要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认真的审核。一是审核政府采购预算的完整性。对照部门预算中的支出,逐项审核,检查是否存在应政府采购的项目未列政府采购预算的问题或将应政府采购的项目分解成几个小项目,化整为零逃避政府采购的问题。二是审核提报的政府采购预算是否符合国家有关方针、政策,是否符合相应的资产配置标准。三是审核政府采购项目的必要性。四是对技术含量高的政府采购项目会同有关部门进行严格的评审,确保采购的商品和服务能满足单位业务的需求。 \r\n加强行政事业单位资产管理,为政府采购预算编制提供准确的数据。基础数据的真实性、准确性直接关系到预算的编制质量。因此,需加强对预算单位基础数据的搜集、分析和整理,全面、准确地掌握预算单位资产、资源的占用情况,做到摸清“家底”,心中有数,为政府采购预算的编制和细化奠定基础。首先,通过资产清查,对行政事业单位基本情况、财务情况以及资产情况等进行全面清理和清查,获取资产管理的初始化信息,真实、完整地反映单位的资产和财务状况。其次,在此基础上,建立资产管理信息系统,实行动态管理,提高资产管理的透明度,并实现信息资源的共享、共用,为政府采购预算编制提供全面、可靠的信息支持,提高政府采购预算编制的科学性和准确性。建立起资产管理与政府采购预算管理相结合的运行机制,及时为财政部门审核政府采购预算提供依据。通过全面规范和加强行政事业单位资产管理,实现政府采购预算安排与现有资产存量状况之间的衔接,促进编制综合预算。 \r\n出台行政事业单位资产配置标准,减少政府采购预算编制的随意性。一是尽快出台行政事业单位资产配置标准。要对单位的各类资产如办公家具、办公自动化设备等实行标准化管理,明确配备标准。办公设备配置标准应包括单位办公用房配置标准、办公用房装修标准、办公家具配备标准、办公自动化设备(包括电脑、打印机、复印机、传真机、移动存储设备等办公所需的电子产品)配置标准、汽车配备使用标准等五类公用设备的配置标准,每类设备的配置标准都应包括配置数量和配置档次等方面的具体标准。二是对资产配置标准进行定期更新。由于资产配置标准的各影响因素具有多样化和不稳定性特征,因而,为了保证资产配置标准既科学合理又切实可行,要随着实际支出因素的变化、政策的调整、时间的推移、经济社会的发展等内外部环境的变化及时作适当的调整,力求反映出各部门真实的正常的实际使用情况,使各项资产的具体配置标准,能够满足部门和单位正常工作的需要。 \r\n深化政府采购预算执行改革 \r\n严格执行政府采购预算。政府采购预算是部门预算的重要组成部分,经同级人民代表大会批准后,具有法律效力,一经批复,必须严格执行,预算单位不得自行调整。对此,《中华人民共和国政府采购法》第六条做出了明确的规定。 \r\n严格控制政府采购预算的追加和调整。各单位要强化刚性预算观念,减少追加采购项目的随意性。确因国家政策、财力供应和工作任务发生变化,必须调整政府采购预算时,应严格执行预算调整追加程序,进行报批后方可调整。 \r\n全面实行政府采购资金财政直接拨付制度。政府采购资金严格按采购的实际数额实行国库集中支付,即由财政部门按照政府采购的实际金额直接将资金从国库单一账户支付给各供应商。项目节省资金,由财政统筹安排;项目经费超支,财政不予办理付款手续。这就要求部门在编制预算时,必须认真做好市场调研和项目论证,尽可能保证政府采购预算的合理性和准确性,提高单位资金的使用效益。 \r\n增强政府采购预算的透明度。政府采购预算要体现科学合理,公开透明的原则。对于人代会批准的政府采购预算应选择适当的方式,向公众发布,接受各有关部门和单位的监督,这既有利于增强预算的透明度、公正性和规范性,又减少了采购过程中的“暗箱操作”行为,使政府采购更加规范、透明。 \r\n健全政府采购预算监督机制 \r\n完善政府采购预算监督体系,要逐步形成以财政部门为主,纪检监察,审计及其他有关部门共同配合的监督机制;要建立供应商投诉制度,有效发挥供应商对政府采购活动的监督作用;要强化政府采购透明度建设,将编制的政府采购预算采取适当的方式向公众发布,加强社会对各部门执行政府采购法律和规章制度要求的监督。 \r\n完善政府采购预算管理的制度安排与技术支持 \r\n推进政府采购预算管理的制度建设,尽快出台有关政府采购预算管理的规定,为编制政府采购预算提供相应的法律依据。 \r\n深化部门预算改革。严格按照零基预算、综合预算的要求编制部门预算,使部门预算真正涵盖各预算单位所有的收支行为,全面地反映一个部门各项资金的使用方向和具体使用内容。 \r\n全面实行国库集中支付制度。一是根据改革试点中反映的情况和问题,进一步完善财政国库管理的各项制度规定。二是继续扩大支付制度改革的试点部门范围,力争将所有与财政有资金缴拨关系的单位全部纳入改革范畴。三是继续扩大实施国库集中支付的资金范围,在预算内资金实施集中制度的基础上逐步将预算外资金也纳入改革范畴。四是加强监督制约机制。财政部门要加强对预算单位资金使用的监督,认真审核预算单位资金用款计划和资金使用申请;建立健全财政国库集中支付执行机构的内部监督制约制度,财政国库部门要定期对财政国库支付执行机构的相关业务进行内部审计;人民银行国库部门要加强对代理财政支付清算业务的商业银行的监控,充分发挥中央银行对商业银行办理财政支付清算业务的监管作用;审计部门要结合财政国库管理制度的建立,进一步加强对预算执行情况的年度审计检查,促进政府部门和其他预算执行部门依法履行职责。通过建立和完善科学合理的监督制约机制,确保财政资金安全。 \r\n提高财政干部和单位财务人员政府采购预算管理水平。 \r\n加强培训学习。财政干部不仅自身要熟练掌握政府采购的新制度、新要求,还要将这些新知识传授给所联系的预算单位,让从事这项工作的同志全面熟悉和掌握政府采购知识,以便在具体的工作中得心应手,减少失误。同时,各预算单位也要做好本系统的业务培训工作,组织相关人员认真学习政府采购知识,全面提高自身素质,为提升政府采购管理水平提供可靠的人力资源保障,以更好地服务于政府采购预算管理工作。 \r\n强化各部门预算约束观念和预算管理意识。政府采购预算管理工作需要各部门的理解和大力支持。应通过新闻媒介等各种方式,加大对政府采购预算管理的宣传力度,提高各部门对政府采购工作的重视,取得各部门的理解和支持。充分发挥各部门在编制政府采购预算中的主导作用,调动单位认真贯彻执行政府采购各项规章制度的积极性。转变预算单位工作作风,监督单位在实事求是地进行市场调查的基础上编制本部门的政府采购预算,采购项目预算不得高于市场价格。 \r\n加强各部门内部机构之间的沟通与协作。一是通过各种途径广泛宣传,让单位内部其他部门也切实感受到政府采购预算的编制与自己息息相关,既需要积极参与政府采购预算的编制工作,更需要严格执行政府采购预算。二是各单位政府采购预算的编制工作应由各单位的财务部门统一管理、统一部署、统一审核把关,明确分工,集中进行规划安排,一个口对财政部门。财务部门要加强对政府采购预算编制工作的领导,避免因职责不清而出现互相扯皮、资金损失浪费等现象的发生。三是单位财务部门在编制政府采购预算时,应广泛征求单位内部其他部门的意见,力求使政府采购预算更加准确、科学,以顺利通过财政部门的审核,确保本部门业务发展的需要。 \r\n加快政府采购预算管理信息化建设。逐步推行电子化政府采购制度。充分利用现代信息技术成果,改变以人工操作为主的采购形式,实现政府采购的电子化,提高工作效率,实现无纸化交易。 \r\n(作者:王静 杨林)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