价格高、举证难的克星电子交易记录 \r\n现在社会上流传政府采购价格高,但又没有充分证据证明,造成这种印象主要有客观和主观两方面原因。 \r\n客观方面:政府采购协议供应商一般都是正规厂家,提供良好产品和服务,并开具正式销售发票,是守法经营的企业。而其他企业一般是通过不开发票或者减少服务周期等形式降低质量、降低服务,从而达到降低价格目的,但这给采购人留下一个政府采购价格高的印象。另外,实行政府采购后,个别采购人的灰色利益受损害,这些人为抵制政府采购工作的开展,散播不良信息。主观方面:由于政府采购工作一直都采用手工操作方式,在众多交易记录中分析出可疑交易记录很难,造成实际操作中举证困难。 \r\n为此,广东省中山市财政局政府采购管理办公室于2006年8月开始试行电子采购平台,通过电子手段将采购人和供应商交易记录全程记录在案,并将交易价格向其他采购人和其他供应商公开。同时,设置有关程序,严控现有交易价格,若高于以前价格则需要说明理由。此外,通过电子交易平台的电子反拍功能,突破了协议供应商的价格联盟。若采购人认为供应商的报价过高,那么可以通过电子发布采购信息方式,由其他第三方进行报价,与报价最低的供应商成交,确保采购人采购到性价比最好的产品。这样,初步解决了政府采购中存在的价格高、举证难的问题。 \r\n效率低、信誉弱的突破电子交易平台 \r\n现在采购人对政府采购还存在“效率低、信誉次”的认识,认为政府采购效率低下影响工作开展。造成这种情况的原因,客观方面:主要是《政府采购法》对采购程序上的时间要求更严格,比以前实行单位分散采购的时间长,例如公开招标公告要求不少于20天。主观方面:是因为采购人工作方面缺乏计划性,突发的零星采购任务较多,往往造成采购工作任务紧、时间短,给采购人造成政府采购工作效率低下的印象。 \r\n为此,中山市政府采购于2006年8月建立了电子政府采购平台,平台上设立“网上政府采购超市”,协议供应商将商品放在“网上政府采购超市”,让采购人在自己办公室的电脑上挑选需要物品,放入“网上购物车”,在网上签订电子合同,就可以完成物品采购工作。采购人足不出户,只需要半天就可以将过去需要7天的事情办理完毕。2007年,中山市按季度进行批量集中采购,大大提高了采购工作效率,较采购人过往自行采购工作效率更高,提高了政府采购的信誉度。 \r\n腐败易、监管难的钥匙电子在线监督系统 \r\n现在社会上流传着这样的说法,认为政府采购是由分散腐败变成集中腐败,对政府采购的监督有效性普遍存在疑问,认为政府采购是滋生腐败的土壤,这让政府采购成为历届政府治理腐败的重点领域之一。如何建立长效的监督制约机制成为摆在政府采购监管部门面前的一道难题。 \r\n经过几年探索,中山市终于通过建立电子在线监督系统,使这个问题得到初步解决。 \r\n在评标之前,组成的评审专家组全部通过电脑语音和短信自动完成通知,采购人及相关当事人在评标前不知道评委会的组成,评审专家事前亦不知道评审哪家单位、哪个项目,只有在开标时间到达指定评标现场才知道评审内容。如此有效地防止了采购人、经办人、专家组的串通和违纪情况的发生。 \r\n从2006年9月开始,中山市政府采购管理办公室通过创新技术,将政府采购评标现场传输到纪委、检察院等部门,相关监督人员在自己办公电脑上即可对政府采购实行“事中监督”,即对政府采购评标的全过程进行全面监督。评标结束后,评标过程的视像资料与采购档案归档,形成事后监督和跟踪。 \r\n2006年10月,中山市又与全市行政事业单位联网,将采购办内部所有工作流程包括采购申请、采购过程、采购结果全部向全市行政事业单位的采购人公开,实时在线查阅政府采购办理情况和正在办理的事项。其中,纪检等监督部门可以实时查阅全市行政事业单位采购全过程的情况。采购办内部运作工作全面接受采购人的监督,真正将政府采购内部监督机制有效运转起来,实现了政府采购全社会的合力监督。 \r\n通过深化体制改革,转变职能,积极探索政府采购管理新模式,实现电子化政府采购,中山市做到了政府采购事前、事中、事后全程的公开,形成了日常化、全方位的监督。 \r\n(作者:梁柱东 单位:广东省中山市财政局政府采购管理办公室) \r\n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