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招标与投标网
欢迎访问中国招投标网!  当前时间:
推荐公告
西南大学 - 竞价公告 ...
苏州城北路(长浒大桥~娄江...
2017年度吴江区公路安全...
吴江区庙震桃南段(东方大道...
市妇幼保健院新建妇幼保健中...
苏州市吴江区玛瑙庵大桥改造...
122省道镇江丹阳段(姚庄...
南京地铁运营线路财产保险经...
苏州城北路(长浒大桥~娄江...
[评标结果公示]2017年...
2017年南京市公交专用道...
  你当前所在的位置是:首页 —> 内容页面

实现政府采购科学化建设节约性政府(下)


 发布时间: 2017-05-22     

  政府采购抑制奢侈浪费对策与措施

\r\n

  政府采购抑制奢侈浪费,最终需要落实到具体措施上来。我国过去没有政府采购控制制度,2003年《政府采购法》实施,但只以规范采购过程为主,基本处于采购人需要什么、采购机构照单采购的简单购买阶段,缺乏对采购人单位需求规制的约束机制,确定采购什么、采购多少等,基本没有明确的法律或政策依据和标准。目前政府采购预算仍处于相对松散的状态,缺乏严格的标准和审批约束力。因此,为实现政府采购的科学化,建立节约型政府,必须采取具体有效的控制措施。

\r\n

  (一)加强政府采购需求管理,实施采购预算控制。

\r\n

  政府采购需要实现满足社会公共产品与服务需求、节约公共资金及发挥政策功能作用等多种目标。其中,最根本的任务还是“恰当”地采购社会公共所需要的产品与服务的目标。“恰当”是政府所采购的产品与服务,正好符合社会公共及政府部门履行公共职责的需要。当前出现政府部门奢侈浪费现象,主要表现为采购的产品和服务与实际需求之间出现了“不足”与“过剩”并存的局面。抑制政府部门奢侈浪费,实现节约目标,就是要通过加强采购需求管理和预算控制,解决好政府需要什么、需要多少及为何需要的问题,实现“恰当”满足公共需求的目标。

\r\n

  政府采购需求管理是政府对产品与服务需求的原因、功能、数量、质量的规划、确立和控制,其核心是对政府需要的产品与服务进行“必要功能”分析。从采购学原理看,采购实质上是购买某些特定的产品和服务所具备的功能。政府采购中的“必要功能”是履行社会公共职责所必须的、在社会公共支付能力范围之内、相对效益较高的产品与服务功能。如在一些贫困地区实施基本的义务教育,显然比当地政府部门购买豪华汽车和盖豪华大楼更加必要。进行必要功能分析,重点解决好三个方面的问题。一是保障必要功能。通过必要功能分析,发现和保障必要功能,避免社会公共所必需功能和“不足”;二是剔除多余功能。不断发现在现实公共资源条件下,对于社会公共而言是“过剩”的不必要的功能。如一些政府部门使用高功率豪华汽车,不仅超出了社会公众的要求和承受能力,而且增加能耗和空气污染,其超高速行驶的功能不仅会因公路限速不能发挥,还会形成潜在交通安全隐患,显然属于“过剩”功能;三是以尽可能低的成本,实现社会公共所必要的功能。加强政府采购需求管理,就是以必要功能分析为核心,保障社会公共必要的功能,剔除不必要功能,以尽可能低的成本实现社会公众对产品与服务功能的要求,节约政府开支。

\r\n

  预算控制是在政府需求规划的基础上进行的,包括采购预算编制、预算估价、预算审批、执行、调整和监管。做好政府预算阶段的需求计划、功能与成本评价和预算审批控制,是抑制奢侈浪费的关键阀门。

\r\n

  (二)建立政府部门工程货物与服务使用标准体系,实施采购标准控制。
\r\n 
\r\n  目前的一种现象是,一方面人们对政府部门某些奢侈浪费现象不满,另一方面,究竟政府部门什么行为属于奢侈浪费,却没有明确的标准。如一些部门采购超高功能电脑做极普通的使用,使电脑中大量的功能处于未使用状态,这种情况是否属于奢侈浪费?判断的法定的标准是什么?显然,如果公共产品与服务的使用和采购没有标准,不仅很难评价其行为是否奢侈浪费,也不可能实现有效控制。因此,抑制政府部门奢侈浪费,必须建立政府货物、工程和服务的使用和采购标准,形成严格的标准控制体系。

\r\n

  首先,建立政府建筑工程使用和采购标准。政府建筑工程项目一般耗资巨大,与人民利益密切相关,因此,应该成为奢侈浪费控制的主要对象。建筑工程的采购在确认工程性质及其必要性之后,至少要有以下方面的标准控制:占地标准、人均办公面积标准、单人最大办公面积标准、办公楼电子系统标准、资金预算和成本开支标准、节能环保标准、后续维护费用标准、建筑材料标准等等。工程标准的制订应与工程的性质、用途、功能要求、政府级次、地区人口、综合经济实力、后续适应性等相结合。标准一旦确定,严禁地方和部门突破标准。

\r\n

  其次,建立货物和服务使用和采购标准。对于一些政府部门常用的货物与服务如汽车、电脑、办公设备、软件系统、装饰装修材料等,制订多重使用和采购控制标准。包括功能标准、国货标准、自主创新标准、节能环保、成本开支标准等等。功能标准可以控制产品和服务的实际用途;国货标准、自主创新和节能环保障政府采购政策目标实现;成本开支标准实现直接的费用控制。有了明确的标准,采购的需求规划、预算编制、操作实施、监督管理才会有“准”可依。

\r\n

  第三,形成多层次标准控制体系。货物、工程、服务使用和采购标准可以分全国性统一标准与地方标准体系多个层次。全国性统一标准由中央政府相关部门制订,由全国人民代表大会讨论通过,在全国范围内产生效力。在全国人民代表大会总体标准控制下,各地方可以根据地方实际制订地方标准,但不得超过或违反国家标准。如果因为时代发展等因素导致标准需要改变,同样需要人民代表大会调整和修订。因为人民代表大会是人民表达意见和行使权利的机构,因此,只有人大通过的标准,才能体现社会公众的意愿,成为反映人民真实需求的标准。

\r\n

  (三)规范政府采购运行机制,实施采购操作控制。

\r\n

  促进节约型政府建设,还需要建立规范的政府采购运行机制,并实行严格的采购预算执行和操作控制。在运行机制方面,一是必须明确政府采购人、采购机构、采购监督管理机构在采购执行中的责任,建立严格的奢侈浪费责任追究机制将责任直接落实到每个单位、部门、个人,落实到每个环节;二是建立相互制衡机制。采购人严格遵循产品和服务使用和采购标准,防止采购机构超标准采购;采购管理机构通过预算编制和审批,控制采购人的采购的行为和要求;采购机构严格执行采购标准,监督采购人可能出现的超标准采购要求;审计监察部门通过采购结果和效果审计评价,监督采购过程中存在超标准的奢侈浪费行为。
\r\n 
\r\n  在操作实施方面,必须严格按照预算和政府采购法定的程序和方式执行。防止通过非正当手段逃避政府采购程序控制,出现超标准行为;在采购操作中变相扩张需求,增加费用开支和使用标准;防止擅自改变功能结构和说明,通过向上级要、向下级派等方式,增加功能标准和费用开支。

\r\n

  (四)加强政府采购监督,加大违规行为处罚力度。

\r\n

  保障政府采购抑制奢侈浪费的前提是加强监督。首先,建立和健全政府采购监督机制,发挥多种监督主体的作用。加强人民代表大会的监督制约作用,增加人民代表参与审查和纠正错误的积极作用。加强财政、审计、监察部门的定期和常规监督。及时公开政府部门使用和采购的各项标准和要求,使社会公众具有行使监督权力的机会和通畅的投诉、举报渠道,并有效地发挥公众舆论监督的作用;其次,加强重点环节监督,提高监督管理能力。政府部门出现奢侈浪费通常发生在几个关键环节,如需求提出和规划环节、资金分配和预算审批环节、操作实施环节、验收审计环节等,增加重点环节的监督,才能取得事半功倍的效果;第三,加大违规的处罚力度。一些地方和部门之所以出现奢侈浪费,原因之一就是奢侈浪费行为没有得到及时严肃的处理。因此,严格把好奢侈浪费的违规处理关,不搞大事化小、小事化了,让所有敢于奢侈浪费的部门和责任人员都承担应有的处罚。(下)(作者:徐焕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