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招标与投标网
欢迎访问中国招投标网!  当前时间:
推荐公告
西南大学 - 竞价公告 ...
苏州城北路(长浒大桥~娄江...
2017年度吴江区公路安全...
吴江区庙震桃南段(东方大道...
市妇幼保健院新建妇幼保健中...
苏州市吴江区玛瑙庵大桥改造...
122省道镇江丹阳段(姚庄...
南京地铁运营线路财产保险经...
苏州城北路(长浒大桥~娄江...
[评标结果公示]2017年...
2017年南京市公交专用道...
  你当前所在的位置是:首页 —> 内容页面

实现政府采购科学化建设节约性政府(上)


 发布时间: 2017-05-22     

  胡锦涛总书记在党的“十七”报告中强调,要“勤俭节约、勤俭办一切事业,反对奢侈浪费。”在今年的第十届五次全国人民代表大会上温家宝总理指出:“现在不少地方、部门和单位讲排场,比阔气,花钱大手大脚,奢侈之风盛行,群众反映强烈!”实际上,人们不难发现,社会上奢侈浪费讲排场现象仍较普遍,其中,政府部门显得较为突出。

\r\n

  当前政府部门奢侈浪费的现象与特征

\r\n

  政府部门奢侈浪费表现在不同方面,人们议论最多的是一些地方政府和部门公款吃喝、公款用车、公款出国以及盖豪华办公大楼、豪华政府大院、豪华广场,以及年耗资多少千亿等。虽然对于政府部门奢侈浪费并没有准确的统计数据,但其严重性并不为人们所怀疑。实际上,按照人们通常所使用的行政费用开支增长的数据的方法,基本能够看出行政管理费用的情况。2005年我国GDP比1978年和1985年分别增长50.3倍和11.23倍,同期财政支出增长30.24倍和16.9倍,科教文卫增长54.2和19.27倍,而同期行政管理费增长98.5倍和37倍。可见行政管理费的增长远远高于GDP、财政支出和科教文卫支出的增长,而这种统计不包括预算外资金用行政支出的费用,也不包括某些政府行为给社会摊派所增加的社会负担,且是在建立“小政府”、大社会背景下形成的。

\r\n

  政府部门奢侈浪费并不是一个新问题,但却呈现一些新的特征:一是奢侈浪费的项目和金额从小到大逐步延伸。改革开放之初,政府部门奢侈浪费一般局限于如公款吃喝、游山玩水等较小开支项目。随着经济实力的增强,逐步发展到竞购高档轿车和越野车、出国旅游,再发展到盖豪华大楼、豪华政府大院、国际大广场等;二是奢侈浪费的面从窄到宽。上世纪80年代到90年代,奢侈浪费主要集中在一些权力部门,如今已经发展到事业单位甚至社会团体,一些学校、医院也兴起奢侈浪费之风。媒体报道在许多贫困大学生温饱不能解决的情况下,一些大学为修校门、饭堂甚至厕所,动辙花费几百万上千万元;三是奢侈浪费胆子越来越大,理由越来越多。一些地方和部门奢侈的胆子越来越大。据报道某贫困小县县委书记上任搞阅“兵”式,花费200多万元;某省盖民政大楼,花费福利基金2500万元,民众捐赠款250万元。不仅如此,一些地方的豪华政府大楼竟然像白宫、天安门,极尽追逐权力和显赫之能事。与此同时,诸于追求现代化、超前意识、有利于招商引资等冠冕堂皇的理由也越来越多;四是奢侈浪费已成风气。一些地方和部门奢侈浪费成风,甚至形成了奢侈文化。部分公务人员以奢侈为荣,奢侈成为能力、魅力、魄力的象征,不仅不会受到质疑和追究,反而受到吹捧、提拔和追逐。而崇尚节俭反而成为卑微、老实和无能的代名词,形成追大求洋、彰显“奢”绩的浮华之风;五是控制越来越难。政府奢侈浪费行为早已引起了民众的不满和党中央的高度重视。党中央先后提出建立廉价、廉洁、节约型政府,采取多种廉政措施加以治理,但三令五申却见效甚微;六是破坏性越来越大。政府部门奢侈浪费导致大量的公共资源和纳税人利益损失,腐败滋生,破坏党和政府形象,为实现豪华目标竟相开辟筹资渠道,增加社会负担。

\r\n

  认识政府采购本质,强化政府采购公共服务和监督管理职能

\r\n

  政府采购是以政府为主体、运用财政性资金为满足社会公共需求而进行的货物、工程、服务的采购行为。与企业和个人采购的根本区别在于,政府采购的资金来源于社会公众,目标是为满足社会公共需求服务,本质上是社会公共采购。虽然认识政府采购的公共本质并不困难,但认识这种本质的意义却常为人们所忽视。由于市场经济下政府部门对于货物、工程、服务的需求,都要通过采购获得。因此,实现政府采购科学化,促进节约型政府建设,必须从深入认识政府采购的本质开始。

\r\n

  首先,认识政府采购的本质,必须改变政府部门的传统观念和习惯。政府部门出现奢侈浪费,很大程度上源于一些人把社会公共与“政府”身份区分开来的传统观念和习惯。由于政府部门的采购资金来源于政府财政,加上我国对政府部门产品和服务使用与采购没有具体的标准限制,导致一些人把社会公共的资金看成是政府部门“自己”的资金,把政府部门采购什么、采购多少当成应该“自己”做主的事。应该看到,目前一些地方和部门的奢侈浪费,大都是在这种观念和习惯支配下发生的。因此,政府部门反对奢侈浪费,实行厉行节约,必须从改变观念和习惯开始,政府采购什么、采购多少、为何采购,必须一切从公共资金本质和社会公共需要出发,而不是从政府部门“自己”的意愿和需求出发。

\r\n

  其次,认识政府采购的本质,必须树立强烈的公共服务和社会责任意识。政府采购是纳税人和社会公众的事业,政府作为社会公众的代理者,必须树立高度的责任感,从纳税人和社会公共利益、整体利益、全局利益出发,替社会公众负责。世界许多国家都把“为纳税人创造最高价值”作为政府采购第一目标。我国《政府采购法》同样将提高采购资金效果、满足公共需要、防止腐败等纳入首要目标。而社会公众作为真实的采购主体,对于政府采购享有参与权、制约权和监督权,通过不断完善制约和监督机制,使一些片面追求地方利益、部门利益和短期利益甚至个人利益、忽视社会公共利益、浪费公共资源的不负责行为,都受到社会公众有效监督和控制。

\r\n

  第三,认识政府采购的本质和职责,实现政府采购管理科学化。政府采购采购是一项复杂的系统工程,创造最高价值和抑制奢侈浪费,仅仅依靠对其本质的认识是不够的。我国政府采购每年数量达到万亿乃至数万亿之巨,政府采购过程涉及到采购人、采购机构、供应商和社会公众多方面的利益关系;涉及到法律、行政、市场分析、商品识别、采购标准与采购技术等多个领域的知识;涉及到从需求提出、需求规划与控制、履约验收、公众监督等许多环节。因此,要解决好政府采购什么、采购多少、由谁采购、向谁采购、如何采购等一系列问题,杜绝奢侈浪费行为,必须通过严密的制度设计,规范的采购操作和管理实现。(上)(作者:徐焕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