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r\n 演讲人:北京物资学院商学院 倪东生教授 \r\n \r\n 尊敬的刘慧院长,各位来宾,各位同仁,媒体界、企业界的朋友们,下午好!下面我根据科研、教学和社会实践当中的一些体会,就政府采购管理与制度创新跟大家交流一下意见。 \r\n \r\n 在谈主题之前,我就三个认识跟大家交换一下意见: \r\n \r\n 第一政府采购它的认识应该升华; \r\n \r\n 第二管理应该深化; \r\n \r\n 第三政府采购范围应该扩大; \r\n \r\n 对于第一个问题来说要认识,政府采购的本质应该是公共资源、公共利益,它的价值保护和公共行为的保障和运行。 \r\n \r\n 第二我们管理深化。政府采购要符合科学发展观的要求,让政府采购系统化、动态化、生态化、客观化,全面深入的发展。 \r\n \r\n 第三政府采购范围应该扩大。我觉得,政府采购内涵外沿有点小了,应该采用大采购的概念。 \r\n 从以下几个方面跟大家沟通一下,首先这次我讲话的主题是根据指南的精神选题做的,在做主题之前,我们看看我们为什么研究它,从这几方面我跟大家汇合一下。第一中央领导有指示,要建立一个公平的社会,建立一个促进社会公平,推进政府自身发展和管理创新,在此基础上推行大部制的要求。政府的采购的目标就那么几个:第一以打造阳光工程和建立开放的政府采购制度为目标,以完善管理体系为核心,以制度建设为重点,以管理和交易系统为手段,进一步提高透明度,优化运行机制。不断规范管理和操作行为,提高政府采购的综合效益,推动政府采购制度改革全面、和谐的发展。 \r\n \r\n 第二根据国际化社会政府采购新制度、新机制,还有它很好的效果的局面,根据香港政府采购机制的变革深化来看,香港的政府采购从原来的物料供应处演变为现在的物流服务署,做了大的调整。 \r\n \r\n 第三政府采购实践对管理专业的要求,我参加过奥运会的评审项目和汶川地震的评审项目及国家新科技馆等等评审项目,发现在评审当中有些问题需要从专业上、技术上去深化,对我们专业性也提出了要求。 \r\n \r\n 第四根据中国特色和社会现状的客观性。中国特色是什么呢?简单地说一下,官和关系本位行事,集中力量能做大事。但缺少组织制衡,还有普遍存在的私心、用智,自由裁量等现象。还有一个最突出的特点,就是领导掌控之下的发展,这是我们一个特色。 \r\n \r\n 第五现代化和同质化交通,给我们政府采购提供的物质基础。根据这几方面我重点研究了要重要解决的问题。第一、多头管理。第二、出现了只算政治帐,轻视经济帐的现状。第三我们的品质、配置、水准、价格和服务经常变更,变更以后价格就出现变化了,原来招标投标的所有过程都留于形式了。上午的发言有的同志说零价投标,这是切入点,以后通过变更会有很多调整。第四要解决制度基础不实出现的黑帐现象,这里面主要谈的是圈内界定合规与否,踩着点推进政府采购,缺少规划,缺少功能分析,范围界定、标准制定、标的物验收;还有专家太少,局限一个地区,无法实现真正的“三公一优”等问题。第五政府采购现代化、社会化应急能力不足的问题。比如,汶川地震中红十字会组织我们进行评审,紧急救助粮食。评审当中,采购粮食以后要发送到灾区谁来验收?这个问题以前没有体系,不知道找谁?这成了我们采购评审过程中的问题。当时我们当中的评委临时通过他的私人关系,推荐到监管局,通过监管体系才实现了对它的监管。可以看出应急体制经验性还存在缺陷。 第四我们要解决企业缺乏政府采购技术支持的问题。 \r\n \r\n 从上述的情况来看,通过这样体系来实现政府采购的创新,这个政府制度创新是什么?包括它的理论、学术研究,即政府采购知识的研究体系、政府采购推广和应用的体系,因为好的内容不培训,不推广很难实现,在此呼吁媒体同志们帮忙,把优秀的政府采购理论和出现的问题及时曝光、从而推动政府采购体系的建设;再好的制度,如果没有人用,或者不会用,很难实现我们最初制定的各种目标。围绕着体系,我有一个创建或者构想,希望大家给予批评指正。 \r\n 我认为国家有必要建立一个国家层面的公共交易以利益管理委员会,这也是上午好多发言者的要求,就是从公共交易上来分析,由这些部门去做职能推进。 \r\n 第二要建立区域政府采购市场统一现在的政府采购的局面,尤其交通同城化以后。我们希望建立围绕着职能的体系设置;围绕项目发布,要推行政府采购、项目管理的方法;通过具体的方法去推进从业人员在调整组织形式上的等方面的问题。 \r\n 最后,我呼吁国务院通过增设公共商务管理专业,建议高校开设这个专业和相关课程来支持。今天发言到这结束,谢谢大家。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