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明薪火相传的背后,是永无休止的分歧。《非诚勿扰》无心插柳的开场白,居然也刺中了政府采购的神经。形形色色的质疑和投诉,甚至对簿公堂,佐证了冯氏的论调,也同样引发了笔者对政府采购工作本身的反思。 \r\n 当看到影片主人公秦奋将所谓的分歧终端机堂而皇之地高价兜售给财大气粗的老板,笔者不免思问,有多少类似的场景曾在政府采购中上演。不同的对象,不同的手法,不变的是同一种价值标准的缺失。 \r\n 时常会听到一线采购工作者的声音,最近投诉颇多,其中有正当申诉,有无效投诉,也不乏利用投诉进行的不正当竞争行为。繁杂的分歧和争端背后,既有制度和手段的缺陷,也有人为的干预和破坏。 \r\n 不妨自我考问一下,我们是否有合理正常的投标动机;是否有伪造资质、欺诈串通;是否有拉关系、套近乎、不法交易;是否有偷梁换柱、偷工减料、以次充好;是否有尔虞我诈,中标不成恶意报复;是否有构筑公平竞争母体所需的一切诚信基因。 \r\n 而现实中,这种有意的不正当、不合理,甚至不法,不仅会加剧争端的蔓延,破坏政府采购的和谐,而且还会侵蚀市场竞争的基石,使公开、公平和公正的原则受到质疑和破坏,甚至整个民族赖以守身处世的道德主张也会受到考验。 \r\n 在同样的游戏里,我们需要秉承同一个契约作为前提,即按游戏规则出牌。放在政府采购上,这种契约一方面保障我们的基本权利,明确我们的基本责任和义务,而另一方面,要求我们用正当的手段行使自己的权利而非滥用,切实履行自己的责任和义务而不漠视。这是保证游戏顺利进行的最基本要求。而在更高的层面则需要道德和伦理的自我约束,包括对传统道德和市场经济核心价值的倡导和发扬。 \r\n 从这个意义上讲,终结政府采购的分歧和争端,靠的不仅仅是制度和手段的有形外壳,更需要有良好精神和意识孕育的无形内核。在这一内核构成中,诚信是最不可或缺的因子。 \r\n 诚信,是政府采购核心价值标准之一。参与政府采购活动的诚信,意味着我们动机的正当性,不一味贪财逐利,不从损坏公共利益中牟取私利;意味着我们行为的合法性,不仅符合法律形式,更切合意思主旨,而非曲解或滥用任何一项法律赋予的神圣权利;意味着我们手段的有效性,当自身权利遭到侵害时,正当合理地采取的救济途径,而非鱼死网破式的恶意报复;意味着我们的所有活动都能在接受法律制度衡量的同时,也经得起道德和伦理的评判。 \r\n 当前金融危机全球肆虐,更加深着我们对诚信的认知和呼唤。对企业而言,诚信既是一种无形资产,又是一种不竭资源。抓住了这个核心,不仅意味着无尽的客户资源和巨大的品牌价值,更是一个企业履行社会责任的重要标志。 \r\n 21世纪什么最宝贵?和谐。时刻不能忘了我们是政府采购活动中的重要一员,更要尽到对构筑社会和谐的责任。而我们之于和谐的所有努力和贡献,都需要首先从自身的诚信做起。(赵家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