推荐公告
|
|
|
|
你当前所在的位置是:首页 —> 内容页面 |
|
|
|
多地区再曝校服不合格 规范缺失致采购招标乱象频生
|
发布时间: 2017-05-22 |
编者按:又是一年开学季,校服问题再次出现在公众视野:广东清远两家校服生产商被曝质量不合格;石家庄校服检测结果还没出来就发给新生;广东一“父子店”垄断校服采购八年。校服问题的频频发生让我们不得不反思,记者调查发现,当前国家和地方还没有针对校服的招投标法律和制度规范,各地各自为政,质量标准不一,监管主体不明确,致使校服采购招标乱象及“问题校服”事件一再发生。 \r\n \r\n 清远:两家校服生产商被曝质量不合格 \r\n \r\n 近日,广东省质监局公布了2013年广东省中小学生校服产品专项监督抽查质量情况,其中清远校服生产商—福建华荣服装有限公司和广东鹏运实业有限公司因校服缝口纰裂程度、纤维成分含量以及pH值等多方面不合格被通报。不过,清远市教育局相关负责人表示,两家企业生产的清远中小学生秋季校服今年8月2日才送检,不在此次省质监局通报的不合格范围之列。 \r\n \r\n 据了解,此次抽检结果涉及17款校服被通报不合格,在此次抽查的264批次校服中占比6%。其中,广东鹏运实业有限公司被曝问题最多。该公司有5款校服存在质量问题,包含纤维成分含量以及pH值不合格等方面。而福建华荣服装有限公司被检测出校服缝口纰裂程度不合格。 \r\n \r\n 广东省质监局相关负责人介绍,pH值是纺织品安全性指标,根据国家GB18401-2003标准规定,婴幼儿及直接接触皮肤的纺织产品的pH值应控制在4.0~7.5,非直接接触皮肤的纺织产品pH值应控制在4.0~9.0。如果pH值过高,偏碱性会引发皮肤炎症;而pH值过低,酸性过度,服装在储存中易损坏。 \r\n \r\n 记者注意到,广东鹏运实业有限公司和福建华荣服装有限公司同属清远中小学生校服生产商。2008年底,清远市教育局委托广州程启招标代理有限公司发布《清远市中小学校服定点生产企业招标项目招标公告》,采购周期3年。经过招投标,福建华荣服装有限公司、广东鹏运实业有限公司等7家企业分别中标7个指标。2011年底,合同期满。清远市教育局又连续于2011年底与2013年4月直接与上述7家企业续签1年的采购合同。 \r\n \r\n 在今年5月份,曾有天涯网友“qingyuanxiaofu”发帖反映,清远市清新区第四小学20多位家长联名向清新区教育局、区信访办投诉校服质量问题。网帖还质疑,清远市教育局在合同期满后,连续两次续签部分曾登上“黑榜名单”的校服生产商。不过,经官方调查抽检均合格,此事方告一段落。 \r\n \r\n 对于此次两家校服生产商登上“黑榜”一事,清远市教育局相关负责人表示,今年清远中小学生的秋季校服8月2日才送检,正式结果还没公布,不在此次省质监局通报的不合格范围之列,即是说,此次被通报的不合格产品,是这两商家供其他地方而不是供清远的产品。记者登录广东省质监局网站发现,上述两家不合格产品的送检时间分别横跨今年3月到5月。 \r\n \r\n 石家庄:检测结果还没出来就发给新生 \r\n \r\n 今年年初上海发生“毒校服”事件,最近广东又曝出紫金县教育局一“父子店”垄断校服采购八年敛财过亿,让校服再次成为家长们关心的焦点。据了解,每年石家庄市教育局和市质量技术监督局都联合发文,要求校服生产企业主动申请检验,检测合格之后才能给学生发放。可记者调查发现,个别学校校服的检测报告还没出来,就让学生穿上了。 \r\n \r\n “以前,对校服的质量要求不是那么严格,只要生产企业出具质量合格证书就可以了。”这名负责人说,从今年开始,他们要求生产企业出具质量合格证书之外,还要求生产企业提供由石家庄市质量技术监督局提供的检验报告。“为了防止作假,外地的质量技术监督局的报告还不行,必须提供石家庄市质量技术监督局的检验报告。” \r\n \r\n 记者请该校出示一下,由石家庄市质量技术监督局提供的检验报告。这名负责人说:“生产企业已经按我们的要求,去找石家庄市质量技术监督局检测去了,结果还没有出来。” \r\n \r\n “那你们给新生发放校服了吗?”记者问。 \r\n \r\n “已经发放了。”他说。 \r\n \r\n 也就是说,有关部门的检测结果还没出来,该校就早早给新生发了校服,万一结果出来不合格,咋办? \r\n \r\n 昨日下午,记者联系了石家庄市教育局,工作人员介绍,每年石家庄市教育局和市质量技术监督局都联合发文,要求校服生产企业主动向市质量技术监督局申请检验,检测合格之后才能给学生发放。同时,市质量技术监督局还要对不同厂家不同批次的校服进行大量抽检,来保证校服的质量、卫生安全。“同时,鼓励学生、家长参与校服款式的设计,参与到校服的招标采购、定价、质量检测等过程中来,增加校服采购的各环节透明度,让孩子们穿得放心、舒心。” \r\n \r\n 广东一“父子店”垄断校服采购八年 \r\n \r\n 广东河源紫金县教育局副局长蔡志涛,主管教育后勤产业,其父所办企业通过当地招标“独家”垄断当地校服供应8年,家庭房产价值超千万元。日前,蔡志涛被撤职,其他相关责任人也受到了相应的党纪政纪处分。此案令校服市场寻租腐败链浮出水面。 \r\n \r\n 记者赴当地调查了解到,紫金县校服采购供应实际上由蔡以“父子店”的形式垄断8年之久。蔡自1990年起任当地教育局勤工办主任,2008年升任副局长,一直主管全县校服采购和监督。 \r\n \r\n 作为监管部门的主要负责人,本应遵守有关规定,采取回避原则,不可利用职务之便为直系亲属谋利。然而,据紫金县教育局勤工办主任林县文说,自2005年河源市对校服供应进行统一招标后,蔡志涛父亲开办的爱格乐制衣有限公司便成功“中标”,成为紫金县校服的指定供应商。八年来,独家垄断的局面一直未变。 \r\n \r\n 紫金县约有中小学60多所,学生10.9万余人,各所学校的校服款式数量并不相同。根据当地物价局的规定,紫金县学生校服夏装为小学66元/套,中学76元/套;冬装小学79元/套,中学91元/套。记者在紫金县尔菘中学了解到,高一学生一入学需购买四套校服。 \r\n \r\n 据当地相关人士测算,当地校服出厂价至多夏装30元,冬装50元。全县10.9万的学生,一年校服总收入大约3400万元,减去1600万的成本,可净赚1800万元,8年来这种“父子店”敛财过亿。 \r\n \r\n 由于“老子生产,儿子监管”,当地校服的质量问题也长期受到质疑。记者发现,这些校服只简单标明了码数、紫金县教育局监制等字样,没有标明生产地址、面料成分、等级等信息。尔菘中学一名钟姓校长告诉记者,曾经有一批校服穿了一学期就掉色掉得很厉害。该校校服是由学生自主设计,生产厂商则是由教育局工勤办指定,学校方面并没有自主选择权。 \r\n \r\n 而紫金县的学生家长近年来多次在当地社交网站“紫金论坛”、“河源论坛”等发帖反映,指出校服为无出厂日期、无生产地点、无合格证明的“三无”产品,新校服化学气味浓重,要求教育局检测学生校服甲醛、PH值等项目是否超标。 \r\n \r\n 规范缺失致采购招标乱象频生 \r\n \r\n 记者调查发现,当前国家和地方还没有针对校服的招投标法律和制度规范,各地各自为政,质量标准不一,监管主体不明确,致使校服采购招标乱象及“问题校服”事件一再发生。 \r\n \r\n 广州市教育装备中心后勤产业管理办公室主任张聘辉说,目前针对校服的一些规定主要都是红头文件,没有规章及以上位阶的法规规范,广州市校服招标工作主要参照《中华人民共和国招标投标法》及《政府采购法》,但校服招投标工作并不完全适用。 \r\n \r\n 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招标投标法实施条例》第34条规定,与招标人存在利害关系可能影响招标公正性的法人、其他组织或者个人,不得参加投标。单位负责人为同一人或者存在控股、管理关系的不同单位,不得参加同一标段投标或者未划分标段的同一招标项目投标。 \r\n \r\n 这实际上对招标投标中领导干部回避制度作了明确的规定,但是在校服招投标实际操作中却难以监控。据一些负责校服招投标的基层工作人员反映,他们只能做到直接参与招标的工作人员、评审专家与投标人没有利害关系,至于“上级领导是否会与竞标单位存在利害关系,作为下属单位,我们无法获悉。这需要上级纪委的介入才有可能避免。” \r\n \r\n 而在对竞标单位的资质审查上,只是集中于对企业规模、设备、人员资质、生产水平、承担风险能力等基本审查,其他方面的审查难以涉及,因此如果没有检举举报的话,较难发现领导干部在管辖范围内利用职权之便的牟利行为。 \r\n \r\n 一直以来,各地校服监管的部门不统一。紫金县教育局勤工办主任林县文说,按要求勤工办须对校服的价格和质量进行监管,但是勤工办实际上就他一个人,对于全县数量庞大的校服他根本没有条件和能力进行监管,“是中标单位生产的,就相信它是合格的。” \r\n \r\n 据广州市教育装备中心副主任刘炽贤介绍,广州市中小学校服由教育装备中心统管,教育装备中心是教育局下属的事业单位,教育局后勤产业管理处就放在这个中心。但全国对校服管理的情况并不一样,有的放在勤工办,有的放在后勤办,有的放在后勤装备协会,有的放在勤装中心,其上级主管部门不尽相同,国家对此问题没有明确权责主体,造成管理和沟通上的困难。 |
|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