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讯 (记者 苏言 通讯员 毛国栋)2日,我市招投标中心在1号投标室召开了监督员座谈会。新建设的招投标中心自去年正式揭牌启用以来,对全市招标采购活动实行集中监督管理和统一进场交易取得了良好的效果,增加了透明度。 \r\n 据了解,目前建设工程、政府采购、产权交易和国土使用权出让等公共资源交易项目全部纳入了集中监督管理和进入中心公开交易。中心自运行以来,累计办理各类交易事项2043项,交易总额134.48亿元。其中,建设工程交易项目620项,工程造价92.67亿元,节约资金8.98亿元;产权交易项目59项,拍卖底价3.69亿元,成交价4.23亿元;土地交易项目68项,面积569.84万平方米,成交价29.99亿元;政府采购中心采购项目1296项,采购预算价9.21亿元,节约资金1.62亿元。受理各类法律、政策、技术咨询560余次。通过资格核验拒绝不合格企业报名44家,依法废标12家。纠正代理机构、招标人、评委不规范做法86余起。 \r\n 在招标采购信誉体系上,市招投标中心建立了招标采购不良行为公示制度、制定了投诉举报和进入济宁招标采购市场管理办法,与检察机关联合建立了违法行为档案查询制度等。对防止招投标活动中的弄虚作假、暗箱操作等不法行为起到了重要作用,今年以来,对提供虚假材料骗取中标和围标串标的9起16家投标企业给予了取消评审资格、中标资格和相应行政处罚等处理,其不良行为进行了公开曝光、记入了不良记录库。 \r\n 为最大限度减少人为因素,提高科技含量,目前已实行了电子辅助评标和电子化政府采购系统,两大系统的使用不仅节省了时间,压缩了人为操作空间,提高了工作质量和效率,而且解决了目前存在的标书信息量大、计算复杂化等和程序不规范等问题,实现了数据对比分析、标准数据分发、自动评分、上传汇总和数据安全保密五大功能,使招标采购过程和结果更加科学、公平、公正。(作者:苏言) \r\n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