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招标与投标网
欢迎访问中国招投标网!  当前时间:
推荐公告
西南大学 - 竞价公告 ...
苏州城北路(长浒大桥~娄江...
2017年度吴江区公路安全...
吴江区庙震桃南段(东方大道...
市妇幼保健院新建妇幼保健中...
苏州市吴江区玛瑙庵大桥改造...
122省道镇江丹阳段(姚庄...
南京地铁运营线路财产保险经...
苏州城北路(长浒大桥~娄江...
[评标结果公示]2017年...
2017年南京市公交专用道...
  你当前所在的位置是:首页 —> 内容页面

中国加入WTO谈判历程的启示


 发布时间: 2017-05-22     

  中国加入WTO十周年纪念专题·谈判历程③
\r\n  
\r\n  以开放促发展 促改革 促创新
\r\n
  
\r\n  2011年12月11日,中国加入世界贸易组织十周年高层论坛在北京举行,国家主席胡锦涛出席论坛并发表重要讲话。胡锦涛在讲话中指出,加入世界贸易组织,是中国全面分析国内外形势、为加快推进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作出的重大战略决策。胡锦涛强调,面对新形势新要求,中国将坚持以更广阔的视野观察世界、观察中国,实行更加积极主动的开放战略,拓展新的开放领域和空间,完善更加适应发展开放型经济要求的体制机制,提高开放型经济水平和质量,形成开放型经济新格局,更好地以开放促发展、促改革、促创新。

\r\n

\"\"

\r\n

图为胡锦涛在发表讲话。

\r\n

  十五年的谈判已经成为历史,而历史不应被忘记。
\r\n  
\r\n  把握机遇 正确决策
\r\n
  
\r\n  中国加入世界贸易组织的谈判历程是一条不平坦的曲折道路。谈判的漫长,显示出中国作为最大发展中国家加入WTO对于中国和世界的重要性;谈判的艰辛复杂,考验了中国参与经济全球化的决心与耐力;谈判的最终成功,是中国改革开放取得巨大成就和综合国力不断增强的结果,体现出中国融入全球经济的必然性。
\r\n  
\r\n  复关和加入WTO谈判始终是在党中央、国务院正确决策和直接领导下进行的。党中央、国务院制定的方针、政策和策略确保了中国的基本权利和利益,确保了从中国国情出发,坚持中国政府在对外开放过程中的主导权,坚持开放市场的循序渐进,坚持权利与义务的平衡,使谈判结果最终有利于中国的改革开放,有利于加快中国的现代化步伐,有利于维护中国的经济安全。
\r\n  
\r\n  改革与开放互相促进
\r\n
  
\r\n  改革开放大政方针的确立,为中国复关和加入WTO谈判提供了思想和理论准备。1978年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拨乱反正,把党的工作重心转移到经济建设上来,确立了实行改革开放的方针政策,为中国申请恢复关贸总协定缔约国地位和加入WTO谈判奠定了基础,开启了中国对外开放的伟大航程。
\r\n  
\r\n  1992年10月党的十四大确立了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总体目标,为中国复关和加入WTO谈判创造了条件。中国综合国力的增强,为复关和加入WTO谈判提供了保障。同时,中国综合国力的增强,也为中国在谈判中根据自身承受能力作出必要的灵活反应,乃至促使谈判最终结束提供了可能。中国改革开放的巨大成就和不断增强的综合国力构成了中国复关和加入WTO谈判的物质基础,成为我们维护国家根本利益的坚强后盾。
\r\n  
\r\n  与此同时,复关和加入WTO谈判进程也有力地促进了中国的改革开放。15年的谈判历程是中国不断向市场经济体制迈进、向国际通行规则靠拢的历程:也是中国进一步扩大对外开放,积极参与经济全球化的历程。对WTO基本规则的不断熟悉和磨合,也不断冲击着我们的传统思想观念和经营管理方式,促使我们增强改革开放的紧迫性和责任感,也促使我们加快转变政府职能,建立现代企业制度,创建良好的市场环境,建立既符合中国国情,又符合国际通行规则的经济管理体制,将改革开放不断推向深入。
\r\n
\r\n解放思想 与时俱进
\r\n
  
\r\n  回首15年的谈判历程,有着许多沉甸甸的思考与回忆,给我们带来重要的启示。
\r\n  
\r\n  第一,正确的谈判方针确保了中国的根本利益
\r\n  
\r\n  党中央、国务院为中国复关和加入WTO谈判确定了一系列方针、政策和策略。实践证明,这些方针、政策和策略是完全正确的。江泽民同志在1993年阐明了中国处理复关问题的三条原则:第一,关贸总协定是一个国际性组织,如果没有中国这个最大的发展中国家的参加是不完整的;第二,中国要参加,毫无疑问是作为发展中国家参加;第三,中国加入这个组织,权利和义务一定要平衡。在谈判中我们深刻体会到,这三条原则对保障中国的基本权益至为关键。
\r\n  
\r\n  针对西方国家在谈判中的高要价,中央还制定了“不急不躁,顺其自然,因势利导,水到渠成”的谈判方针。为了对加入WTO工作统一进行研究和作出决策,中央还专门成立了“WTO工作小组”。在谈判的关键时刻,国务院领导亲临谈判第一线进行指导。正是党中央、国务院确定的正确方针、政策和策略,确保了中国的基本权利和利益。
\r\n  
\r\n  第二,解放思想,与时俱进,有力地推动了谈判进程
\r\n  
\r\n  没有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确立的改革开放的方针,就不会提出复关申请和开展谈判;没有邓小平同志南方谈话和党的十四大把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作为中国经济体制改革的总体目标,中国复关和加入WTO就不能迈出关键步伐;没有改革开放不断取得的伟大成就和综合国力的增强,就不会有今天的谈判结果。这其中的每一步进展,首先都是要解放思想。加入WTO后,我们在思想观念和经营管理方式上还将受到更为直接的冲击和挑战。只有坚持解放思想,与时俱进,我们才能提出新的措施,解决新的问题,取得新的成就。
\r\n  
\r\n  第三,从中国国情出发,确保了权利与义务的平衡
\r\n  
\r\n  中国和WTO是相互需要的关系。在中国复关和加入WTO的所有谈判中,我们始终坚持必须以发展中国家身份加入,权利与义务平衡,绝不为复关和加入WTO而接受过高的、超出中国承受能力和经济发展水平的要价,牺牲中国和广大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正是坚持了权利与义务平衡这一原则,我们在谈判中确保了权利与义务的平衡,实现了“双赢”的结果。
\r\n  
\r\n  中国加入WTO后的实践表明,党中央、国务院关于中国加入WTO的决策是完全正确的,中国在加入WTO以来所采取的应对措施也是及时的、得当的。加入WTO后,中国国民经济持续快速发展,对外贸易迅速增长,经济结构得到改善,人民生活水平不断提高,国际影响力日益上升,中国作为一个负责任的发展中贸易大国正在WTO中发挥着积极和建设性的作用。
\r\n  
\r\n  加入WTO,是中国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的新起点。它意味着中国将以更加积极的姿态走向世界,在更大范围和更深程度上参与国际竞争与合作,也意味着更多新机遇和新挑战。未来的道路还很漫长,任务还很艰巨。我们要高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深入贯彻科学发展观,继续解放思想,坚持互利共赢的开放战略,不断提高开放型经济水平。充分利用加入WTO的机遇,妥善应对前进道路上的各种挑战,以坚定的信心,把中国的改革开放事业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推向前进。 (作者:张向晨 索必成)

\r\n
  
\r\n  参考表格  1980 ~2010年中国出口商品结构 
\r\n

\r\n

\r\n \r\n \r\n \r\n \r\n \r\n \r\n \r\n \r\n \r\n \r\n \r\n \r\n \r\n \r\n \r\n \r\n \r\n \r\n \r\n \r\n \r\n \r\n \r\n \r\n \r\n \r\n \r\n \r\n \r\n \r\n \r\n \r\n \r\n \r\n \r\n \r\n \r\n \r\n \r\n \r\n \r\n \r\n \r\n \r\n \r\n \r\n \r\n \r\n \r\n \r\n \r\n \r\n \r\n \r\n \r\n \r\n \r\n \r\n \r\n \r\n \r\n \r\n \r\n \r\n \r\n \r\n \r\n \r\n \r\n \r\n \r\n \r\n \r\n \r\n \r\n \r\n \r\n \r\n \r\n \r\n \r\n \r\n \r\n \r\n \r\n \r\n \r\n \r\n \r\n \r\n \r\n \r\n \r\n \r\n \r\n \r\n \r\n \r\n \r\n \r\n \r\n \r\n \r\n \r\n \r\n \r\n \r\n \r\n \r\n \r\n \r\n \r\n \r\n \r\n \r\n \r\n \r\n \r\n \r\n \r\n \r\n \r\n \r\n \r\n \r\n \r\n \r\n \r\n \r\n
\r\n
 
\r\n
\r\n
1980年
\r\n
\r\n
1990年
\r\n
\r\n
2000年
\r\n
\r\n
2010年
\r\n
\r\n
金额(亿美元)
\r\n
\r\n
比重(%)
\r\n
\r\n
金额(亿美元)
\r\n
\r\n
比重(%)
\r\n
\r\n
金额(亿美元)
\r\n
\r\n
比重(%)
\r\n
\r\n
金额(亿美元)
\r\n
\r\n
比重(%)
\r\n
\r\n
出口商品总额
\r\n
\r\n
181.2
\r\n
\r\n
100.0
\r\n
\r\n
620.9
\r\n
\r\n
100.0
\r\n
\r\n
2492.1
\r\n
\r\n
100.0
\r\n
\r\n
15777.5
\r\n
\r\n
100.0
\r\n
\r\n
初级产品
\r\n
\r\n
91.1
\r\n
\r\n
50.3
\r\n
\r\n
158.9
\r\n
\r\n
25.6
\r\n
\r\n
254.6
\r\n
\r\n
10.2
\r\n
\r\n
817.2
\r\n
\r\n
5.2
\r\n
\r\n
工业制成品
\r\n
\r\n
90.1
\r\n
\r\n
49.7
\r\n
\r\n
461.8
\r\n
\r\n
74.4
\r\n
\r\n
2237.5
\r\n
\r\n
89.8
\r\n
\r\n
14962.2
\r\n
\r\n
94.8
\r\n
\r\n
化学品及有关产品
\r\n
\r\n
11.2
\r\n
\r\n
6.2
\r\n
\r\n
37.3
\r\n
\r\n
6.0
\r\n
\r\n
121.0
\r\n
\r\n
4.9
\r\n
\r\n
875.9
\r\n
\r\n
5.6
\r\n
\r\n
按原料分类制成品
\r\n
\r\n
40.0
\r\n
\r\n
22.1
\r\n
\r\n
125.8
\r\n
\r\n
20.3
\r\n
\r\n
425.5
\r\n
\r\n
17.1
\r\n
\r\n
2491.5
\r\n
\r\n
15.8
\r\n
\r\n
机械及运输设备
\r\n
\r\n
8.4
\r\n
\r\n
4.7
\r\n
\r\n
55.9
\r\n
\r\n
9.0
\r\n
\r\n
826.0
\r\n
\r\n
33.1
\r\n
\r\n
7803.3
\r\n
\r\n
49.5
\r\n
\r\n
杂项制品
\r\n
\r\n
28.4
\r\n
\r\n
15.7
\r\n
\r\n
126.9
\r\n
\r\n
20.4
\r\n
\r\n
862.8
\r\n
\r\n
34.6
\r\n
\r\n
3776.8
\r\n
\r\n
23.9
\r\n
\r\n
未分类的其他商品
\r\n
\r\n
2.1
\r\n
\r\n
1.2
\r\n
\r\n
116.3
\r\n
\r\n
18.7
\r\n
\r\n
2.2
\r\n
\r\n
0.1
\r\n
\r\n
14.7
\r\n
\r\n
0.1
\r\n
\r\n
机电产品*
\r\n
\r\n
13.9
\r\n
\r\n
7.7
\r\n
\r\n
110.9
\r\n
\r\n
17.9
\r\n
\r\n
1053.1
\r\n
\r\n
42.3
\r\n
\r\n
9334.3
\r\n
\r\n
59.2
\r\n
\r\n
高新技术产品*
\r\n
\r\n
\r\n
\r\n
\r\n
\r\n
\r\n
\r\n
\r\n
\r\n
370.4
\r\n
\r\n
14.9
\r\n
\r\n
4924.1
\r\n
\r\n
31.2
\r\n
\r\n

\r\n
 
\r\n
 
\r\n
 
\r\n
 
\r\n
 
\r\n
 
\r\n
 
\r\n
 
\r\n
 
\r\n
 
\r\n
 
\r\n
 
\r\n
\r\n

 

\r\n

 

\r\n

 

\r\n

注:机电产品和高新技术产品中包含部分相互重叠的商品。(表格源自国务院新闻办《中国的对外贸易》白皮书)

\r\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