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月18日,绵竹市灾后重建废旧物资在绵竹市公共资源交易中心正式挂牌交易。成立已有半年的交易中心已受理登记政府投资工程招标项目146个,通过招标节约财政资金7577万元。 \r\n 这是省内继眉山之后成立的第二家政府公共资源交易中心。受灾后重建等因素影响,当地政府投资行为呈剧增态势。中心投入运转,让大量政府投资涉及的交易行为和形成的政府资产暴露在聚光灯之下。 \r\n “探照灯”下的公共资源交易 \r\n 绵竹市公共资源交易中心门前,电子显示牌滚动显示着目前正在接受各类交易招投标的报名公示信息。 \r\n 记者了解到,交易中心内设五个科室,共15人。招投标科的职能原由政府办或者机关事务局负责,采购科执行的职能原归财政局负责,土地产权交易科负责的职能来自国土资源局,国有资产交易则分布在全市各个部门中。现在,这些“活路”全部交由公共资源交易中心统一负责。 \r\n 交易中心主任张俪介绍,近年来,对工程建设、政府采购、土地矿产等国有产权交易的关注度和投诉明显增多。在实际执行过程中,诸如“既是裁判员又是运动员”、“招标过程已经被代理机构操纵”、“业主已经指定某企业了,一切都是骗人的”等说法一定程度上影响了群众对政府的信任。“探照灯把我们这里照亮了,对于公共资源交易产生的腐败也就杜绝了。”张俪表示。“这种外部监督的力度更大。” \r\n “集中”带来的变化 \r\n “长期以来,委托招标过程中确实存在个别代表机构设置报名门槛,透露报名人信息,招标文件不齐,乱收费,违规增加限制性条件等排斥潜在投标人,围标和串标等不良现象。”张俪说。 \r\n 这些“权力”集中到了中心之后,情况开始改变。 \r\n 如今,交易中心将报名人的资料当天工作结束时就马上封存,开标当天指派专人送到德阳政务中心的招标室,并在监察等部门监督下,现场拆封后由专家进行评标。 \r\n “现在报名方便快捷、提供的开标资料齐全、收费合理、保证金退还及时。”仟坤集团的杨涛表示:“以前大多代理机构在成都,要去成都无数次,资料费有时还要3000元,现在这里只要10元。保证金退还也快。” \r\n 在中心编写的《规范管理手册》中,17项基本制度、操作规程、专项规则、内部规定组成的制度管理体现十分严密。协同工作机制将各个环节有效连接,进行定向传递,最终使整个项目交易活动成为一条标准的流水线操作体系。 \r\n 效率如何提升 \r\n 在大量灾后重建项目涌来时,如何提升办事效率成为关键。 \r\n 今年初,绵竹市公共交易中心也出台规定,200万以下的灾后重建项目都可采用固定价发包方式。发包人在指定的媒体公告项目的基本情况,固定发包的价格在财政评审的工程预算控制价的基础上下浮 8%,参加发包的单位必须满足相关的资格和条件,并在规定场所和主管部门监督下采取随机的方式。一般而言,采用固定价发包从公告挂网到签订施工合同最短只需要5天,比以前至少缩短了20天。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