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招标与投标网
欢迎访问中国招投标网!  当前时间:
推荐公告
西南大学 - 竞价公告 ...
苏州城北路(长浒大桥~娄江...
2017年度吴江区公路安全...
吴江区庙震桃南段(东方大道...
市妇幼保健院新建妇幼保健中...
苏州市吴江区玛瑙庵大桥改造...
122省道镇江丹阳段(姚庄...
南京地铁运营线路财产保险经...
苏州城北路(长浒大桥~娄江...
[评标结果公示]2017年...
2017年南京市公交专用道...
  你当前所在的位置是:首页 —> 内容页面

中山可创建国际外包基地城市


 发布时间: 2017-05-22     

 

\r\n

 经济学家常修泽分析《珠江三角洲地区改革发展规划纲要》,并为我市未来发展支招

\r\n

\"\" 

\r\n

    在昨天召开的政协会议中,《珠江三角洲地区改革发展规划纲要》(下称《纲要》)成为委员们热议的话题。如何解读《纲要》,中山应该如何在《纲要》中找到未来发展的方向?昨日,市发改局邀请经济学家、国家发改委宏观经济研究院研究员常修泽教授就《纲要》进行了分析。

\r\n

    常修泽认为,《纲要》在中国改革开放第二个三十年的开局之时公布,有着深刻的背景。发展要有新思路,改革要有新举措,开放要有新格局。第二个三十年,中国应该怎么走?国家将探索的任务交给了曾经是改革开放第一个三十年中的排头兵——珠三角。

\r\n

    ■ 布局改革试验区和重点发展区域

\r\n

    “中国是个不均衡的国家,因此发展的思路是重点推进与协调发展相结合。”常修泽分析,国家发改委已经批准了7个综合配套改革试验区,其中东部地区3个,包括上海浦东、深圳、天津滨海新区,“长三角经济区、珠三角经济区、环渤海经济区各有一个”。中部地区2个,包括武汉城市群和长株潭城市群两型社会综合配套改革试验区。西部地区2个,包括成都和重庆城乡一体化综合配套改革试验区。

\r\n

    除此以外,国家还布局了几个重点发展区域,包括珠三角经济区、长三角经济区、环渤海经济区以及北部湾经济区和海峡西岸经济区。“珠三角规划和长三角规划处在同一规格,具有同样的战略意义。”

\r\n

    ■ 从四个层次把握 “珠三角”规划范围

\r\n

    对于珠三角这个概念,学术界有着不同的理解。常修泽认为,从《纲要》来看,可以从四个层次来把握。

\r\n

    第一,严格意义上的珠江三角洲地区指珠三角主体部分,包括九个城市:广州、深圳、珠海、佛山、江门、东莞、中山、惠州和肇庆。第二,环珠江三角洲地区包括粤东、粤西,粤北以及湖南、广西、江西与广东接壤的周边地区。第三,泛珠三角洲地区包括闽粤赣、湘桂琼、云贵川9个省区(属于辐射范围)。

\r\n

    第四个层次,特别值得重视,是指珠三角地区与港澳的经济合作(这是从经济合作的角度来规划的)。

\r\n

    在四个层次中,重点是指构成主体部分的九个城市。

\r\n

    ■ “五大病症”和“三大机遇”

\r\n

    常修泽分析,《纲要》揭示了珠三角地区的“五大病症”:“结构病”——产业层次总体偏低,产品附加值不高;第二是“资源环境病”——土地开发强度过高,能源资源保障能力较弱,环境污染问题比较突出;第三是“失衡病”——城乡和区域发展不平衡,生产力布局不尽合理;“社会事业滞后病”——社会事业发展相对滞后,人力资源开发水平、公共服务水平和文化软实力有待进一步提高;“改革僵滞病”——管理体制等方面的改革任务依然繁重,改革攻坚难度越来越大。

\r\n

    与此同时,《纲要》也指出了,珠三角面临着三大机遇:全球一体化的趋势不会改变,亚洲区域经济合作交流方兴未艾;中国仍处在重要战略机遇期,工业化、信息化、城镇化、市场化和国际化深入发展;改革开放三十年,珠三角积累了雄厚的物质基础。

\r\n

    ■ 《纲要》打出“五张牌”

\r\n

    “此次《纲要》对珠江三角洲地区的战略定位给了珠三角地区五张牌。”这“五张牌”包括“探索科学发展模式试验区”、“深化改革先行区”、“扩大开放的重要国际门户”、“世界先进制造业和现代服务业基地”、“全国重要的经济中心”。

\r\n

    “科学发展的道路该怎么走需要试验,国家把这个任务交给了珠三角”。 常修泽分析说,“扩大开放的重要国际门户”意味着珠三角承担着“门户”的双向任务——外面的人通过这个门户看里面,里面的人透过门户看外面。

\r\n

    此外,在构建现代产业体系中,优先发展现代服务业排在首位,这也意味着《纲要》对珠三角地区发展现代服务业寄予厚望。去年从台湾回来的常修泽带来了一个数据,2007年,台湾一二三产业的比例是1.45:27.5:71.05,但是大陆第三产业比重仅为40.1%。   

\r\n

■ 链接:专家简介

\r\n

    经济学家,国家发改委宏观经济研究院教授、中国经济学术基金(香港)学术委员会副秘书长,曾参与《珠江三角洲地区改革发展规划纲要》初稿征求意见的讨论。从上个世纪90年代初,他先后考察中山市近10次,去过古镇、小榄、三乡、坦洲等地。

\r\n


\r\n中山需细化战略实施纲要

\r\n

    对话专家演讲后常修泽还就中山该如何通过《纲要》实施重新思考布局,回答了记者提问。

\r\n

    记者:在全国发展战略纲要出台后,地方政府是否需要根据这一"行动纲领",结合实际情况,编写一套细化的实施纲要?

\r\n

    常修泽:《纲要》为珠三角中长期发展提供了一个大的方向,但是这不是实施纲领。中山应以这一《纲要》为蓝本,结合中山发展实际,制定一个纲要实施方案,提出大方向和规划要点。

\r\n

    记者:《纲要》指出,2012年,珠三角要培育2-3 个国家级国际服务外包基地城市。您刚才说,广州、深圳铁定能拿牌,中山也有拿牌的可能,您觉得中山适合发展哪一项服务业外包?

\r\n

    常泽修:外包服务是一个内容相当宽泛的概念。目前,国际上印度、菲律宾的外包业是比较发达的,国内外包业发达的城市是广州、深圳、成都、大连。从中山本土实际来看,中山电子信息技术较为发达,而且有一个电子科技大学中山学院作基础,可以发展电子信息技术服务外包,包括金融外包和技术外包,争取拿到珠三角的"第三张牌"。要做好外包服务业,中山还必须引进国际人才,尤其是外语人才。

\r\n

    记者:《纲要》指出,要积极培育和发展农村土地承包经营权流转市场,成立不久的小榄村镇银行也表示集体土地的产权可以作为抵押,但是尚无细化的内容,您对此有何建议?

\r\n

    常泽修:从制度的安排上来讲,地方政府最好留意此次《纲要》中提及的"用益物权"这一概念,我认为,这是从制度上缓解农村土地承包权流转僵局的思路之一。农民如果用"用益物权"进行抵押,如不能按期归还贷款,农民失去的也不过是土地上的"用益物权"(地上物),不存在失地的担忧。地方政府可以尝试在这一思路上去探索。

\r\n


\r\n    专家支招

\r\n

为中山完成两个"试点"任务支招

\r\n

"四个一体化"和"四个凡是"

\r\n

    《纲要》中,中山被列为开展"创新审批方式改革试点"和"统筹城乡发展综合改革试点"。昨日,常修泽对中山如何完成这两个"任务"提出了意见。

\r\n

    ○城乡统筹要把握 "四个一体化"

\r\n

    "产业布局一体化"、"城乡规划一体化"对于不带县的地级市中山而言,比较容易执行。"基础设施一体化"包括水电、道路、物流、能源以及环境等设施的一体化建设。"基本公共服务一体化"包括义务教育、公共卫生、就业、社保、公共文化。常修泽认为,虽然城乡资源、人口、发展各不相同,但在享受基本公共服务的机会方面应该是均等的。

\r\n

    ○行政体制改革需坚持"四个凡是"

\r\n

    常修泽认为《纲要》当中,改革创新是很重要的一部分,其中首推行政管理体制的改革。对行政体制改革,《纲要》给出了"四个凡是"的建议。凡是能由市场机制参与的事交由市场办;凡是企业能自主解决的事交回企业办;凡是能由社会性组织决策的事交由社会决策;凡是应该由政府承担的坚决由政府承担。

\r\n

    同时,他认为在审批方式上也要创新。例如,天津南开区推出了超时默许制。"交上来需要审批的事项,超过一定期限未能办理,就当做默许了。这就迫使政府提高效率。"他建议,已成立"审改办"的中山,要当好改革审批方式的好试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