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招标投标法》已经颁布10年,但政府相关部门对招投标活动的监管还缺乏有效的监管机制、明确的监管目标和合适的监管人员……”昨日,省发改委等部门举行座谈会纪念《招标投标法》颁布十周年,与会人员在肯定《招标投标法》积极意义的同时,也对该法律的贯彻实施提出看法和建议。 \r\n 昨日是《招标投标法》颁布十周年纪念日,在省招标投标协会的组织下,省发改委等多部门举行座谈会,围绕《招标投标法》及配套法规制度的贯彻实施,研究探索进一步完善我省招标投标制度,规范招标投标活动的政策措施,营造有利于招标投标市场健康发展的良好法治环境。 \r\n 据了解,2000年《招标投标法》实施后,我省的招标投标事业进入了一个快速发展的新阶段。目前,从建设工程发包、机电设备进口、产品和服务采购,到科研课题立项以及土地使用权转让,基本上实行了招标投标。来自国家发改委的数字显示,目前我国工程施工招标率达到85%以上,设备和材料采购的招标率在90%以上,服务领域实行招标的比率也有较快增长。权威调查显示,2001年以来,招标额年均增长幅度约40%,通过招标投标节约工程投资一般在10%~15%。 \r\n 省人大财经委副主任庄立权在座谈会上表示,《招标投标法》颁布十年来在提高我省经济效益、推进体制改革、培育市场体系等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但在法律的贯彻实施中仍然存在一些问题:现有的招标模式,为个别人创造了腐败的机会,甚至为那些有腐败行为的人提供了“合法的保护伞”;政府监管部门对招投标活动的监管还缺乏有效的监管机制、明确的监管目标和合适的监管人员……庄立权建议这些问题能够在《招标投标法》的修订或配套法规的制订中能够尽量解决。 \r\n 据参加此次会议的国家发改委法规司副处长李茂年透露,为进一步贯彻落实好《招标投标法》,促进招标投标行为更加公开透明,在《招标投标法》“10岁生日”之际,它的配套法规《招标投标法实施条例》已上报国务院审议,力争尽快出台;简明标准文件和其他合同类型标准施工招标文件的编制工作已经启动,正在逐步形成一套完整的标准施工招标文件体系。目前,统一的电子招标技术标准和管理办法已进入研究起草阶段。(安徽市场报—祝亮)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