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招标与投标网
欢迎访问中国招投标网!  当前时间:
推荐公告
西南大学 - 竞价公告 ...
苏州城北路(长浒大桥~娄江...
2017年度吴江区公路安全...
吴江区庙震桃南段(东方大道...
市妇幼保健院新建妇幼保健中...
苏州市吴江区玛瑙庵大桥改造...
122省道镇江丹阳段(姚庄...
南京地铁运营线路财产保险经...
苏州城北路(长浒大桥~娄江...
[评标结果公示]2017年...
2017年南京市公交专用道...
  你当前所在的位置是:首页 —> 内容页面

建设沈阳经济区政府采购应大有作为


 发布时间: 2017-05-22     

  沈阳经济区上升为国家战略后,经济区内各城市资源优化共享、整体协调发展将成为经济区建设的重要途径。构建沈阳经济区政府采购市场一体化,是整合经济区内各地方政府采购资源、强化成员间合作与协同发展的大平台、新模式,将为促进沈阳经济区成为中国继长三角、珠三角、环渤海城市群之后的第四经济增长极发挥重要作用。

\r\n

  构建政府采购市场一体化的重要意义

\r\n

  政府采购是实现公共资源优化配置的一种重要方式。我国自1995年在上海开始试点政府采购,至今已经逐步建立了规范的政府采购制度。但也不可否认,我国的政府采购制度还有诸如规模小、范围窄、效率低等不足。建立沈阳经济区内一体化的政府采购大市场,是创新地区政府采购制度及促进经济区内经济合作的现实需要。

\r\n

  实现政府采购市场一体化,是建设信用辽宁,强化反腐倡廉的客观要求。部门预算、政府采购与国库集中支付三项制度是我国财政支出管理制度改革的核心。政府采购作为财政支出管理的重要手段和市场经济的桥梁,在建设信用政府、提高财政支出管理水平、加强反腐倡廉建设、强化政府宏观调控职能等方面发挥着不可替代的重要作用。第一,公开、公平和公正的政府采购活动是建设信用辽宁的重要内容。目前,政府采购供应商的诚信问题已成为突出问题,侵害了采购人的利益,损害了政府采购的形象。由于信用体系建设缺乏统一的法律规范,各地方各自为政的政府采购信用制度,难以形成对供应商有效的制约机制。加强经济区内统一的政府采购建设,构建阳光采购平台,将有力地促进“信用辽宁”的发展。二是工程建设、土地出让、产权交易、医药购销、政府采购五大领域,始终是近年来中纪委治理商业贿赂的工作重点。在经济区内实现政府采购“阳光工程”,健全政府采购监督体系,建立多层次的监督渠道,构建经济区统一的防治商业贿赂整体长效机制,是创新经济区乃至辽宁反腐倡廉工作的新尝试。

\r\n

  实现政府采购市场一体化,是降低采购成本,提高采购效益的客观要求。整合沈阳经济区内政府采购市场,实施政府采购市场一体化能够有效地整合各地方政府采购的力量,解决经济区内政府采购机构职能不统一、市场化程度低、市场竞争不够充分等问题,充分发挥一体化政府采购在规范运作、信息技术等方面的综合优势,避免产生盲目采购、重复采购等浪费现象,有效降低成本,提高采购效率。

\r\n

  实现政府采购市场一体化,是整合区内资源,提升整体竞争力的客观要求。沈阳是沈阳经济区的核心城市,是辽宁信息、金融和商贸物流中心,是联结东北经济区和环渤海经济区的纽带,拥有市场发育健全、物流畅通、信息快捷、供应商充足、供应品种齐全等诸多优势。实施政府采购市场一体化,可以利用省、市集中采购机构规模大、操作规范、人员力量较强等有利条件,整合全区资源,制定统一、规范的运作程序和方法,提高区域政府采购整体竞争力。

\r\n

  实现政府采购市场一体化,是区内资源共享,强化规范管理的客观要求。构建统一规范、门类齐全、调用方便的区域性政府采购市场,可以使原本各地分散的专家库、供应商库等资源能够在经济区大平台上得到充分的共享和使用,不仅可以有效解决各地不同程度存在的资源有限等困难,而且经济区内的统一和规范采购,也将使管理工作得到进一步强化和深入。

\r\n

  实施政府采购市场一体化的重要环节

\r\n

  沈阳经济区政府采购市场一体化将是一个立足相互开放、相互依存和相互扶持的区域市场,通过资源共享、统一管理、规模效益,促进经济区的整体发展。以辽宁省政府采购中心为引领指导和沈阳市政府采购中心为工作基点,辐射经济区内八城市,实现“一个基础,三个共享”,推进政府采购顺利实施。“一个基础”即以先进系统的网络建设为基础,“三个共享”即实现评标专家、供应商库和投标保证金的资源共享。

\r\n

  首先,推广电子网络的“一地搭建,区内联通”。电子化采购方式的引入,为政府采购手段带来了变革,有效地节约了人力、物力,缩短了采购周期,提高了采购效率。构建经济区政府采购电子网络一体化,将实现全程政府采购招标信息发布、信息内容安全认证、招标文件下载和上传、电子投标文件的审核、局域网封闭评标、多媒体远程监督、招标结果发布、资金拨付的网上运行,有效提高政府采购执行程序的规范性和科学性,畅通与供应商的沟通渠道,扩大市场选择范围,提高资金使用效益,拓展政府采购资源的共享空间。

\r\n

  其次,推行评标专家资源的“一地建设,区内共享”。“评标专家本地化、见面熟”是各地集中采购机构不同程度存在的共性问题。专家的专业、分工、数量难以满足评标工作需要的矛盾可能给客观、公正的招标、评标工作带来一定困难,不利于政府采购工作的健康发展。实现经济区政府采购市场一体化,将构建统一的专业素质高、门类齐全、调用方便的区域性专家库。 “一地建设,区内共享”的专家资源,便于对专家进行统一的监督与管理,促进专家评审的权威、客观、公正和规范。

\r\n

  再次,实行供应商库的“一地注册,区内通用”。建立统一的并可以得到持续优化的供应商库,是成功实现政府一体化采购的基础和保障。经济区内供应商的“一地注册,区内通用”将成为经济区业务快速发展的重要资源。一是通过会集各地原有供应商库成员,使原本分散于各地的小库变成门类齐全、规模庞大、信息丰富的大库。二是通过媒体的宣传,让尽可能多的潜在优秀供应商前来注册。只要供应商在经济区内任何一地完成注册并通过资格审查,便成为经济区供应商库的成员,可以在经济区内各地自由参加政府采购活动,免去供应商奔波于各地重复注册的烦恼,极大地提高资源的使用效率。三是统一的供应商库,将使供应商管理工作变得更加有力和规范。

\r\n

  最后,实现投标保证金的“一地缴纳,区内互认”。收取投标保证金是约束供应商投标行为,促使供应商诚信投标并履约的有效经济手段。但是,现阶段各地保证金管理相互独立、互不确认的模式,要求供应商不断来往各地办理保证金的缴纳和回退,给集中采购机构和供应商都带来了大量的重复劳动,造成了诸多人力、财力的浪费。投标保证金“一地缴纳,区内互认”将极大地方便供应商参与采购活动,促进区内的资源共享和一体化水平。辽宁日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