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新统计数据显示,2009年河北省全省政府采购规模突破300亿元大关,达到304.5亿元,采购额增幅达48.8%。其中,该省省级采购规模由2006年的11亿元增加到2009年的30亿元。采购规模的增长,带动了经济效益的提高。据统计,2006年至2009年,河北省政府采购资金年节约率均保持在11%左右。 \r\n 在该省财政厅政府采购管理办公室主任曹建和看来,能够取得这样的成绩,与政府采购精细化监管的理念密切相关。正是通过细化监管措施和手段,河北省的政府采购工作才能在不断完善中前行。 \r\n 记者在采访中了解到,目前,该省政府采购目录范围已扩展到180多种采购品目。与2006年相比,增加了40余项体现节能节水要求的2级、3级采购品目。同时,该省考虑到省内各地区财政情况的不同,给予各设区市采购目录调整权限,为市、县扩大本地目录范围提供了空间。 \r\n 不仅如此,为了进一步扩大采购范围,河北省还将公共工程建设项目逐步纳入政府采购管理实施范围。2006年,工程采购只占该省采购总规模的51%,到2009年,工程采购比例已增至67%。此外,一些公益性强、关系民生的采购项目,如中小学免费教材、甲型流感疫苗等被纳入了政府采购范围。曹建和告诉记者,这些项目的实施,不仅取得了明显的经济效益,也获得了良好的社会效益,赢得了社会各界的广泛好评。 \r\n 为了加强政府采购源头监控力度,该省还专门编制了省直部门属地政府采购计划,委托采购项目所在市对采购工作进行监管。这样做,既为项目实施提供了便利,又能防止采购项目脱离监管范围。据统计,2009年全年,该省财政厅共向11个设区市下达属地政府采购计划2215项,涉及采购金额33.1亿元。 \r\n 尽管近年来该省的采购规模一直保持着较快的增长水平,但该省政府采购监管工作者还是清醒地认识到了工作中的不足之处。据曹建和介绍,从现有情况来看,部分采购单位的领导和有关执行人员对政府采购相关法律法规和管理制度以及方式、程序还缺乏深入的认识,依法采购的观念淡薄。另外,有的采购单位应当参加政府采购而没有参加,有的采购项目应当编制政府采购预算而没有编制,同时,漏编采购预算、超采购预算或无预算采购的问题也时有发生。这就意味着采购行为尚有待进一步规范。 \r\n 因此,曹建和与记者谈及该省下一步的工作规划时表示要实现以下4个方面的改变:一是从单纯强调资金节约向更加注重发挥政策功能作用转变。二是从单纯立足国内向面向国内和国外两个市场转变。三是从单纯抓规模向统筹兼顾规模、质量、规范和效率转变。四是要进一步落实强制采购节能产品政策,将通用节能产品纳入协议供货管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