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招标与投标网
欢迎访问中国招投标网!  当前时间:
推荐公告
西南大学 - 竞价公告 ...
苏州城北路(长浒大桥~娄江...
2017年度吴江区公路安全...
吴江区庙震桃南段(东方大道...
市妇幼保健院新建妇幼保健中...
苏州市吴江区玛瑙庵大桥改造...
122省道镇江丹阳段(姚庄...
南京地铁运营线路财产保险经...
苏州城北路(长浒大桥~娄江...
[评标结果公示]2017年...
2017年南京市公交专用道...
  你当前所在的位置是:首页 —> 内容页面

上海政采信息管理平台见成效


 发布时间: 2017-05-22     

  本报讯 今年第3季度,上海市一体化政府采购信息管理平台建设将完成二期项目——电子招投标系统及相关管理模块的建设。至此,上海市将初步形成政府采购信息化管理的基本框架。

\r\n

  近年来,以信息化为主导的技术创新使各类信息更新和传递的速度日趋加快,并有效带动了市场交易方式的变革创新。以人工采购为主的传统的采购模式,已无法很好地适应采购人日益提升的对政府采购效率和效益的预期。上海市为了适应形势的变化,于2007年底正式启动以全覆盖、全流程、全上网、全透明为主要特征的全市一体化政府采购信息管理平台建设。

\r\n

  按照规划,项目建设总周期约为3年,分为2期。2008年底完成一期——电子集市采购模块及资源和系统管理等部分模块的建设;2010年第3季度完成二期——电子招投标系统及相关管理模块的建设。

\r\n

  经过半年试运行,2009年7月,上海市一体化政府采购信息管理平台一期——电子集市采购及门户网站(上海政府采购网)正式启动运行,市级预算单位已先行进入电子集市采购。总结近一年的运行情况,该市信息管理平台取得的成效可概括为以下5方面:

\r\n

  一是商品范围逐步拓展。目前,该市实施电子集市采购的商品种类已从试运行时的单类打印机商品扩展至台式及便携式计算机等11类协议供货商品,共计82个品牌,606种产品。

\r\n

  二是采购金额快速增长。截止到5月31日,该市电子集市采购累计完成交易3461笔,合同金额达14378.5万元,月成交金额从去年7月份的39万元上升到今年5月份的3183.1万元,月均环比增长169.2%。

\r\n

  三是采购效益显著增强。实施电子集市采购后,采购人可根据自身需求,合理掌握采购周期和供货时限,采购周期从以往1个多月缩短到最快当天完成。议价、反拍等多种竞价方式也使采购价格有一定程度的降低,采购价格低于市场价格约10%,显现出信息化采购快捷、透明、价优等优势。

\r\n

  四是信息公开有效落实。截至5月31日,作为上海市政府采购信息指定发布媒体,上海市政府采购网门户网站共发布各类新闻174条、重要通知61条、各类法律法规文件56件、各类公告公示8750条,点击下载各类政策、数据资料约4.6万次。

\r\n

  五是监管能力明显提升。管理平台用户已涵盖市级预算单位1034家、采购代理机构109家、评审专家2253人、登记供应商11611家。预警监控平台已设置采购各方不及时签订合同、不及时供货履约等7大类预警指标,统计分析平台自动汇总统计电子集市商品交易各类信息数据,实现对电子集市采购的动态监控。

\r\n

  上海市财政局国库处处长莘澍钧说,电子集市采购模块实现了政府采购运行管理的3大创新:

\r\n

  一是采购模式的创新。改变以往简单将招标限额标准以上的采购项目统一实施公开招标的方式,依据其项目特性划分为电子集市采购产品和非集市采购产品,实施分类采购。

\r\n

  电子集市采购产品指规格标准统一、现货货源充足、采购次数频繁的产品货物,如电脑、打印机等办公用品。采购人可直接通过电子集市即时采购协议供应商提供的各类电子集市产品以及其他小额货物,大大缩短采购时间。

\r\n

  二是竞价方式的创新。采购人在电子集市采购过程中,可以通过在线议价、反拍和团购等多种商务竞价手段,邀请集市内所有同类供应商进行充分的市场竞争,利用市场这只“看不见的手”有效降低采购价格。

\r\n

  三是监管手段的创新。监管部门和预算主管部门可以通过系统自动预警、监控等功能,实现对交易情况全过程的动态监管,发现问题能够及时预警、及时追查、及时整改。并可通过对交易数据的挖掘和分析,为政府决策、政策制定、社会征信管理等提供重要依据。

\r\n

  据了解,今年4月,二期核心模块电子招投标系统的主体框架基本建设完成,目前正在对各具体流程节点进行论证完善。

\r\n

 

\r\n

  相关链接:

\r\n

  上海市一体化政府采购信息管理平台的主要特征——全覆盖、全流程、全上网、全透明。

\r\n

  全覆盖是指覆盖市区两级的采购监督管理部门、采购人、集中采购机构和采购代理机构、评审专家及供应商等政府采购各类参与主体,实现全市采购资源共享,采购审批监管业务全市协同。(记者 晓岩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