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西省财政厅下发《关于抗洪救灾物资实行紧急采购的通知》,一方面开辟紧急采购绿色通道,另一方面加强对紧急采购项目的监管——开辟紧急采购绿色通道,两万床救灾棉被运往灾区。 \r\n 6月中旬以来,江西被一场50年不遇的特大暴雨侵袭,严重的洪涝灾害使人民的生命财产遭受巨大损失,近千万亩良田也不同程度受损,全省50%以上的蔬菜作物受灾。 \r\n 民以食为天。洪涝灾害直接影响灾后重建过程中老百姓的吃饭问题,江西省农业厅采取紧急措施,尽最大努力弥补损失、安定人民群众生活。6月下旬,江西省农业厅陆续紧急向灾区无偿下拨37万斤晚稻救灾种子,用于帮助受灾农户大力扩种二晚稻,恢复粮食生产;7月4日,江西省农业厅再次紧急采购9.75万公斤速生蔬菜种子,帮助农民补种蔬菜。 \r\n 据江西省农业厅经济作物局一位姓张的负责人介绍,本次所有采购的种子均按照江西省财政厅发布的抗洪救灾物资紧急采购程序操作,并无偿分发给菜农。由于采购及时,这批补种蔬菜预计能够在7、8月份上市,以解老百姓“菜篮子”的燃眉之急。 \r\n 江西省财政厅政府采购办公室副处长欧阳青波表示,自《江西省财政厅关于抗洪救灾物资实行紧急采购的通知》(以下简称《通知》)下发以来,江西省内已有多家单位为抗洪救灾实行紧急采购,政府采购对这场特大洪涝灾害的保障功能正在显现。 \r\n “紧急通知”规范紧急采购 \r\n 据欧阳青波介绍,为了应对江西各地出现的洪涝灾害险情,在《通知》下发之前,各地已经在获当地政府采购监管部门特批的情况下展开了紧急采购实践。例如,6月15日以来,江西抚州等地民政局先后紧急采购了灾民安置点使用的帐篷、棉被等,方便食品和饮用水也成为紧急采购的主要对象。除此之外,各地还纷纷采购救灾物资,水泵、冲锋舟、应急整险块石等,尽全力排除险情,保障人民生命财产安全。 \r\n 随着抗洪形势的逐渐严峻,救灾物资的大量急需,越来越多的灾民需要妥善安置以及灾后重建工作的前期准备陆续开展,紧急采购任务逐渐增多。为了规范抗洪救灾时期的采购行为,江西省财政厅根据财政部汶川地震期间抗震救灾工作的经验和做法,下发《通知》促使各地的紧急采购工作走向统一和规范。 \r\n 江西省财政厅此次规定,凡是使用财政性资金采购抗洪救灾物资的,可在保证抢险需要的情况下先行采购,事后向采购监管部门补报采购计划。 \r\n 江西省财政厅强调:“任何单位和个人不得干预组织实施采购的单位依法采购抗洪救灾物资。供应商不得提供质量低劣的产品,不得高于正常市场价格报价从中牟利,不得有其他违法违规行为,要确保抗洪救灾物资按质按量及时采购到位。” \r\n 随到随审 严格监管 \r\n 据悉,《通知》下发的第二天,江西省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就连夜和有关企业联系,组织企业进行灾区急需药品的生产。在紧急采购的同时,他们还动员经营企业向灾区实施捐赠。 \r\n 6月26日上午10点半和中午1点,紧急采购和筹集到的340箱34个品种总价值120万元的救灾急需药品被火速送往鹰潭和抚州两地,以解灾区燃眉之急。从深夜接到采购任务到运出救灾物资,江西省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仅仅用了12个小时。 \r\n 江西省农业厅在进行了一系列紧急采购之后,还将在未来的一个月内陆续实施种苗、消毒药等物资采购,完成灾后农业生产恢复。 \r\n 欧阳青波表示,在抗洪救灾的紧急采购之中,政府采购监管部门要充分履行职能,加快对抗洪救灾物资紧急采购资金的支付审核工作,保证随到随审、当天拨付。 \r\n 江西省财政厅在为抗洪救灾物资采购开通“绿色通道”的同时,也加强了对紧急采购项目的监管,严格要求各地区、各单位不得以抗洪救灾物资紧急采购为名实施其他采购。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