随着政府采购改革的纵深发展,传统意义上的手工操作模式已经越来越无法适应当前形势的需要,采购电子化成为当前政府采购工作新的课题之一。在电子化采购轰轰烈烈铺展开来的同时,一些无法回避的问题也真真切切地摆在人们面前--电子化采购的网虽大面积撒开,但一些硬伤也制约着它的发展。不少业内人士纷纷表示:我国电子化采购还要经过一个漫长的理性思索过程,电子化采购的全面推进还要过多道门槛。 \r\n \r\n 中央国家机关政府采购中心副主任高志刚在刚刚落幕的2010年全国招投标领域年度聚焦会上表示我国电子化采购应该实现整体规划、更新观念;标准统一、夯实基础;循序渐进、重点突破;平台共享、减少投入。他指出,其一,我国开发的电子化采购平台需要通盘的考虑。更新观念是指开发的东西在内部能不能接受,这就需要一把手的决断力,一把手不坚决的支持,再好的东西也推行不起来。其二是标准统一、夯实基础。电子化是离不开主管部门、行业协会的指导,否则靠单独突破是很难实现的。其三,循序渐进、重点突破。电子化采购的发展既需要有统一规划,还需要有重点突破。其四,平台共享、减少投入。所谓平台共享,就是针对重复建设而言。这里涉及到如何平台共享减少投入的问题,这就需要发改委、财政部以及协会等都需要认真考虑的问题。比如想建立一个好用的、权威的、大家公认的第三方平台,把有共性的地方统一建设来实现各地方资源的共享。(文/王日谭)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