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讯 在黑龙江省2010年度省本级协议供货招标中,信用报告首次被列为投标人必须提交的资格证明文件之一。日前,黑龙江省政府采购中心(以下简称采购中心)公布了2010年度IT、空调及铁柜协议供货入围的59家中标厂商名单。作为诚信龙江建设试水工作之一,此次协议供货招标将信用报告设定为投标人必须提交的资格证明文件之一。记者注意到,在本期协议供货的入围厂商中,尚有30多家厂商未取得信用等级报告。 \r\n对此,采购中心服务采购处有关负责人向记者解释说:“这是我们首次将信用报告应用在协议供货中,考虑到一些企业,尤其是一些外地企业不了解或来不及取得报告,因此我们在招标过程中适当放宽了期限。”据该负责人介绍,原则上这些企业在取得符合要求的信用报告前,其入围产品型号将暂时不被公示,也无法获得采购。但是此次要求有一定放宽,允许企业在一定期限内补交。据了解,在黑龙江省政府采购中心与黑龙江信息产业厅诚信办公室(以下简称诚信办)联合印发的《关于在省本级政府采购领域使用企业信用报告的通知》中明确要求供应商在参与政府采购招投标时必须出具企业信用报告。信用报告由黑龙江诚信办聘请独立第三方机构,根据企业在社会环境和经济环境的行为评出“三档六级”,由高至低依次为AA级、A级、BB级、B级、CC级、C级。企业无需为信用评估支付任何费用,但是,未取得信用报告或信用等级未达标厂家原则上不能参加黑龙江政府采购。据悉,信用报告制度将率先在采购额度相对较低、采购范围较为分散的协议供货和家具领域试行,并逐步推广,将在3年左右的时间推广到省级政府采购的各领域之中。 \r\n对于将信用报告引入政府采购,服务采购处负责人将其比作“吃螃蟹”,他认为方向是正确的,但是具体实施仍需要不断探索和总结,在评估标准设定的科学性、信用报告的时效性等方面都还有很大的提升空间。 \r\n此外,黑龙江本期协议供货的另外一个看点是首次将耗材单独打包。记者注意到,入围厂商中有近半数为自主品牌。服务采购处负责人告诉记者:“虽然黑龙江没有耗材企业,可是政府采购应该从节约资金和支持自主品牌的角度考虑,支持通用耗材的推广应用。” \r\n而针对有厂家在投标时采取的为黑龙江“量身定做”设备或机型的作法,服务采购处负责人表示“不买账”。“众所周知,IT类产品技术参数复杂,这样做的目的可能是为了逃避价格比对。对于这样的做法我们的对策是‘砍掉’。”他告诉记者,在此后的招标采购中,将会与专家共同研究讨论并制定相应办法,让这种“别有用心”的厂商无处遁形,这种做法甚至可能会影响该厂商的信用等级。(赵环宇) \r\n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