环球网实习记者朱盈库报道 中国《政府采购法实施条例(征求意见稿)》中有关政府优先采购国货的相关条款一直受到欧美舆论的关注和争论。据美国媒体22日称,此举可能削弱外国供货商的竞争力。这让美国科技业者“如坐针毡”,他们最近针对中国的采购新规定,敦促国会和白宫采取更强硬的立场进行反击。 \r\n 中国新《自主创新产品认定管理办法》基础上制订的有关政府采购办法中,要求政府采购部门购买的计算机、软件、能源设备及高效节能产品,其知识产权要在中国研发和注册。 \r\n 美国《世界日报》网站称,中国这项以采购“自主创新”产品为主的政策,基本上已将美国和其他国际厂商的科技产品“拒之门外”。 \r\n 与此同时,美国科技业和贸易团体更“如坐针毡”。据报道,目前已有一些美国贸易团体分别向美国白宫、国会议员等说明情况,希望能让中国政府“放宽”规定,但至今未见收效。 \r\n 美国信息技术工业协会(ITIC)主管戴布斯(MichaelDabbs)表示,该协会的目标是在下个月召开中美战略经济对话之前,凸显这项议题的重要性。据称,几位美国国会众议员还在去年底陆续致函中国驻美大使,并称这一政策“违背自由和开放的贸易”,“不切实际”。 \r\n 戴布斯表示,中国政府在短期内不可能调整这项政策,他还威胁称“此举反而会扼杀中国国内创新,让中国企业难以开拓全球市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