常务副市长吉林称 政府部门要过紧日子 ——— \r\n 2008年艰巨,2009年困难,2010年复杂——分管发展改革、财政、金融的北京市常务副市长吉林,用三个词概括了北京近年发展面临的形势。他谈及的问题很大、很宏观,但左右着民生的走向。吉林表示,今年财政增收目标调低,将给企业休养生息的机会,同时政府也要“勒紧裤腰带过日子”。他还表示,北京的经济未出现“国进民退”的问题。 \r\n 政府部门要过紧日子 \r\n 记者:为什么北京今年定下的GDP和财政收入增长目标都是9%? \r\n 吉林:今年GDP增长的目标是9%,这个目标定得不高,完成的把握比较大。之所以没有安排得高,一是因为和国家的GDP增长目标衔接,北京一般比国家高一个百分点,更重要的是不要再给各部门、各区县压力,而是把更多的精力放在转变发展结构。 \r\n 北京财政收入基数大,就不可能出现以前20%的高速增长,预计今后北京财政收入也将在一定的区间内稳定增长。我也在各种政府会议上反复强调,要做好过紧日子的思想准备,不可能像以前那样到年底有几十亿甚至上百亿的超收。 \r\n 另外,经历过金融危机,经济开始企稳回升,我们也应该给企业休养生息的机会。 \r\n 试点政府采购农家院 \r\n 记者:去年北京房价飙升,已经超出了普通市民的消费能力。今年政府在解决住房问题上有什么思路? \r\n 吉林:北京的房地产市场不是房价高与低的问题,而是结构性的问题。政府努力的目标是调整房地产市场的结构,特别是住宅市场的结构。加大保障性住房的建设力度,包括廉租房、经适房、限价商品房和公租房,要做到住有所居。市场上要出现一个新品种,就是公共租赁房,你不一定要买房嘛,改变大家都到市场上去买房的状况。公共租赁房如何定价、如何分配等等,我们都要研究。 \r\n 刘淇书记和我讲,他大学毕业后住的是工棚,后来是平房,然后是筒子楼。我以前在人民大学工作时住筒子楼,四家共用一个厨房,然后住一居室,后来是两居室……改善住房条件,大家都经历过这样一个阶段。 \r\n 记者:年轻人买房已经成为一种趋势,有些父母会拿出大量积蓄给孩子交首付。您的孩子大学毕业后,您会掏50万给孩子付首付吗? \r\n 吉林:我觉得这种趋势和市场提供的产品有关系,市场就提供这样的产品,所以大家就形成了这种消费理念。以后市场提供的品种多了,比如有租赁房,刚工作的年轻人就不必承受那么大的负担去买房了。 \r\n 鼓励年轻人住公租房 \r\n 北京没出现“国进民退” \r\n 记者:有一种声音认为,在克服经济危机的过程中,银行贷款主要分配给了国有企业,私企被国企吞并,出现“国进民退”的现象,加剧了经济发展的不平衡。北京的经济是否出现了“国进民退”? \r\n 吉林:从总体上看,北京没有出现“国进民退”的问题,北京的民营企业数量很多,民企在科技研发、服务业等领域还是非常活跃的。部分领域出现了所谓的“国进民退”,我觉得这在企业竞争过程中属于正常现象。 \r\n 为了增强竞争力,北京的国企今后要加强兼并重组的力度,要打通地方国企和央企、市属国企和区县国企、国企和民营企业之间的兼并重组路径。 \r\n 不再发展高耗能项目 \r\n 记者:北京在快速发展过程中,如何协调人口、资源和环境之间的关系? \r\n 吉林:一个地区发展得越好,人口越密集,随之而来的是能耗、排放的增加,北京的目标是2020年常住人口控制在1800万。 \r\n 这几年,北京减排更多的是靠“退”,比如首钢、焦化厂退出北京,淘汰黄标车。现在已经“退”得差不多了,下一步靠“进”,但北京不会上大量消耗能源、水资源的项目,而是选择高技术、高附加值,同时低污染、低排放的项目。今后的减排压力很大,要靠科技的进步实现既发展又环保。 \r\n ■文/本报记者 关庆丰 刘砥砺 \r\n 记者:今年政府在人口调控上有什么措施?特别是对北京贡献很大的外来人口的管理,如何为他们提供服务? \r\n 吉林:政府今年将把如何为外来人口提供服务,作为一个题目进行综合研究,为“十二五”规划提供参考。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