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前,从总后勤部军需物资油料部传来消息,军队采购信息类协议供货产品将引入中关村价格指数,对军队采购的相关产品配置、价格等提供参考意见。事实上,如何做好信息类产品的协议供货一直是2009年全国不少地区政府采购工作重心。 \r\n第三方数据监控价格波动 \r\n引入一个公正的、权威的第三方数据,对政府采购协议供货价格进行实时、动态性地监管,这是政府采购人多年来的心愿。这个想法终于在2009年4月,由中央国家机关政府采购中心(以下简称“国采中心”)率先实现。 \r\n据了解,国采中心对政府需求不大、但市场热销、市场价格波动又较大的办公外设和数码产品,建立了协议供货产品价格监测周报制度。即,以同期中关村价格指数网畅销价作为参照,来判断协议供货价格的合理性,每周拿出一个品目进行市场价格调查,与中关村价格指数网价格进行对比,对于市场价格低于协议供货价格的产品,要求协议供货供应商限期降价,努力建立协议供货价格与市场价格的联动机制,有效保证了协议供货产品的价格优势。 \r\n应该说,中关村价格指数的引入,一方面是以产品真实的市场价格为使用单位、采购机构、管理机构提供参考依据,不仅能够防止供应商高价中标的情况发生,更有助于协议供货的后期价格监控工作;另一方面,由于部分供应商参与投标的产品型号不在普通消费市场投放,可以防止供应商给政府部门提供市场上不存在的或停产的产品,造成产品价格虚高、无法进行市场价格比较等情况的发生。 \r\n二次竞价方式发扬光大 \r\n由于IT产品更新换代快,价格变动频繁,因此,各地采购也都纷纷试水二次竞价。 \r\n事实上,2007年,国采中心就开始对需求量大、品牌竞争充分的台式计算机、便携式计算机等品目每季度实行二次竞价,体现了较大的价格优势。2009年,国采中心将二次竞价范围扩大到了打印机品目,针对政策规定的相关品目专门组织了补充招标,及时将符合政策规定、性价比高的产品纳入中标范围。 \r\n无独有偶,江苏省南京市对信息类产品的协议供货也是控价有方。据了解,南京市政府采购中心实施协议供货4年多来,逐渐探索出了自己控制协议供货价格的“秘方”,即,开通网上价格报备系统,引入二次竞争。采购人一次性采购20万元以下的IT产品,必须向3家以上的协议供货商询价。并且,采购人在二次询价时,可以向非协议供货商询价。 \r\n此外,浙江省则由专人负责协议供货通用类产品的二次竞价审核,并制定了相应的协议供货内部管理机制。同时,该省还开发了网上二次竞价系统,在最高限价的基础上进行二次竞价。 \r\n电子反拍成了“杀手锏” \r\n向来敢为天下先的广东省则利用电子订购反拍系统,让协议供货价格水分彻底挤干。 \r\n该省于2009年4月宣布电子订购反拍系统正式上线。在实施协议供货电子采购时,采购人通过议价仍对价格不满意的,方可进行电子反拍,且反拍的价格必须低于议价价格。当然,采购人还可以不经过订购、议价,而直接发起反拍。在电子订购反拍系统运行的短短4个月间,该省共进行了1722次协议交易,签订合同1423份,节约资金达2000多万元,平均节资率达到了30.53%。 \r\n电子反拍的最大好处是非协议供货供应商也可以参与报价,从而打破了协议供货供应商潜在的价格垄断,促进了竞争,最大限度地降低了价格。 \r\n加强合同履约后期管理 \r\n在实施协议供货中,强化对供应商的合同履约管理,也是产品价格监管的重要一环。 \r\n安徽省政府采购中心2009年通过采取缩短供货周期、严格跟踪问效等有力措施,切实加强后期履约管理,对协议供货实施精细化管理,使中标产品的价格基本做到了随行就市。 \r\n同时,该中心还建立了售后服务考核制度,加大了对协议供货产品价格特别是最高限价的市场监测,对协议供货供应商履约情况进行跟踪调查和监督。采购中心不仅安排专人定期在网上查询相关产品价格调整情况,及时掌握价格变动信息,与协议供货价格进行比对,而且安排专人去市场实地调查,了解部分协议供货产品在当地市场的实际销售情况。采购中心还与采购人加强沟通联系,了解供应商供货价格及履约服务情况,全方位地加强了对协议供货产品价格的监管。 \r\n通过合同履约管理来加强对协议供货项目的后期管理,检查协议供货中标供应商的实际执行价格与投标价格是否吻合、协议供货价格和市场价相比是否优惠、供应商是否能按照投标承诺的价格及服务履行合同、是否存在私自提高价格的现象等,不仅强化了合同履约的严肃性,也保障了采购人的合法权益。据业内人士分析,随着信息类产品价格问题的有效缓解,今后,如何扩大信息类产品协议供货的品目和科学地分包采购将成为政府采购信息类产品关注的重点话题之一。(本报记者 袁瑞娟) \r\n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