刚刚过去的2009年,在上海市政府采购中心(以下简称“采购中心”)的历史上,注定会留下浓墨重彩的一笔。 \r\n这一年,采购中心完成了整建制划转,顺利实现了职能移交;这一年,采购中心迎来了10岁生日;这一年,采购中心在经历了多年辉煌与一度沉寂交织的岁月后,又拉开了二次创业的序幕。 \r\n在二次创业伊始,采购中心并没有一味地抓业务、求数字,而是独辟蹊径,从中心文化建设抓起,翻开了第二个10年的“扉页”。 \r\n成功的文化建设胜过100场动员会 \r\n“中心建设目标:管理科学、行为规范、廉洁高效、内外和谐;队伍建设目标:知识化、专业化、职业化;业务建设目标:职业采购、称心采购、和谐采购。”走进采购中心,在象征着“公开、公平、公正”的采购中心标志旁,中心的三大建设目标赫然入目,向每一个中心人,向往来采购中心的采购人、供应商、政府采购评审专家等告示着中心未来的建设目标、中心人发展前景要求、为采购人服务的标准方向。 \r\n在采购中心三大业务执行部门(采购一部、采购二部、工程采购部)的通道上,以三大板块构成的中心宣传栏图文并茂地展示着中国政府采购的政策、方向,国办发35号文,采购中心年度工作计划、执行进程和采购中心人的风采等。一位员工站在宣传栏前感慨道:“每天我都要经过这里,看到中国政府采购未来的发展方向、政策法规,内心总能感受到一种鞭策。” \r\n在世博宣传墙前,采购中心党支部书记龚原通告诉记者:“采购中心是政府服务的窗口,代表的是政府的形象,中心2009年承接了大量的世博采购项目,我们要通过这个载体把‘参与世博、服务世博、奉献世博’的文化理念注入到我们每一个员工的心中。”在世博墙下方摆放着上海世博会吉祥物“海宝”造型的可爱玩偶。在记者看来,这样的布置既显示了集采工作的严肃性,又不乏温馨。 \r\n龚原通告诉记者,宣传栏、文化走廊、网上交流学习园地组成中心文化建设三大平台。文化走廊是在采购中心成立10周年之际,结合10年来的工作,总结出十大优质项目加以展示,从而增强员工的荣誉感。而网上交流学习园地则更像采购中心内部的BBS论坛,大家不仅可以通过这个平台交流业务心得,还能就各类政府采购热点话题畅所欲言,各抒己见,在沟通中学习,在学习中提升业务素质。 \r\n据统计,网上交流园地自2009年3月开通以来,采购中心员工在在上面发表了180多篇文章,员工跟帖200多篇,点击7000多次。点开网上交流学习园地网页,记者发现,中心员工发在交流园地里的文章,主要分为4类:一是政府采购理论和实务探讨,占了绝大部分;二是涉及时事政治的讨论和交流;三是反映采购中心的工作情况;四是员工之间双向的交流学习体会。 \r\n在网页上,记者还看到,工程采购部员工沈伟在交流学习园地中对2009年中心文化建设写下了这样的感受:文化建设取得成效,可以对员工的内心境界进行重塑,可以改变工作态度,可以提高工作效率,成功的文化建设胜过开100场动员会! \r\n中心越来越像一个家了 \r\n人是一切社会活动中最主要、最活跃、最积极的因素。采购中心正是抓住了这个因素,在提高员工积极性、培养员工工作热情上下功夫,并以此来带动集采工作进步。这一点,从中心文化建设中流露出的浓厚的人文关怀不难看出。 \r\n在采购中心年度总结表彰会上,出乎所有人的意料,抽奖环节中得特等奖的是一位在中心工作10年没有请过一天假的外聘保洁人员。在那一刻,全场人员起立鼓掌欢呼,不为别的,就为采购中心这浓浓的“人情味儿”。事后,有员工感慨道:“就是这样一件不大不小的新鲜事儿,让我们都觉得,中心越来越像一个家了。” \r\n龚原通告诉记者,一年来,采购中心组织员工开展了多种形式的文化建设活动。“参观世博展,观看主旋律影片,组织暑期亲子活动,这些活动看似游离于中心工作之外,其实正是这些活动的开展让员工在日常的集采工作中更有干劲儿了。”龚原通说。 \r\n他的说法也得到了中心员工的佐证。一位员工告诉记者:“孩子放暑假时,往往正是采购中心最繁忙的时期,采购任务很重,经常加班加点。中心组织的亲子活动,不但让孩子们有了一个难忘的暑假,也让我们感受到了中心这个大家庭的温馨。” \r\n文化建设助业务提升 \r\n翻开统计数据,记者看到,2009年,采购中心共组织采购6953批次,完成合同金额28.10亿元,同比增长32.76%;完成重大项目182个,涉及金额15.76亿元,超额、高效完成了全年的采购任务。 \r\n如此看来,采购中心的一系列文化建设活动,不仅没有拖业务建设的后腿,反而为采购中心二次创业的开局之年插上了奋飞之翼。 \r\n记者在采访中了解到,一年来,采购中心对集采工作实施了分类、分层、分阶段管理,将涉及世博会、机构改革配套、市政府特殊项目以及大额采购项目全部列入年度重点采购项目进行管理,明确责任、精心组织、全程跟踪、落实到底。同时,在硬件和软件方面更加注重人性化管理和操作,为采购人提供前伸后延的采购服务;建立预算单位联络员机制,编印《市级机关政府采购工作联络员工作手册》;为供应商、评审专家提供更好的电子评标环境、休息环境和服务管理,尽可能降低供应商的投标成本;向主管部门和监管部门主动汇报工作并定期召开各类座谈会听取意见。 \r\n在不久前召开的座谈会上,采购人、供应商、评审专家、主管部门和监管部门都感觉到采购中心的变化、人的变化,感觉到管理水平、工作质量、服务态度的变化。“毫无疑问,这些变化与采购中心的文化建设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龚原通说。 \r\n面对这耀眼的成绩,采购中心主任孙昭伦认为,中心的发展必须靠行政业务和党支部(工会)工作两个轮子一起推动,正是中心一年来精心组织的文化建设,调动了员工的积极性,带动了业务建设,让看似平实的集采工作结出了累累硕果。(本报记者 梁爽) \r\n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