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网沈阳12月1日电 (记者何勇)沈阳市公共资源交易中心启用一年来,政府采购、建筑工程交易、土地储备交易等公共资源交易都在公共资源交易中心完成,改变了以往公共资源交易场所过多、渠道分散的状况。一年来,共完成各类交易2334项,成交额393亿,节支率达10%以上。 \r\n 市委副秘书长、行政审批中心主任周勇介绍,针对公共资源交易场所过多、渠道分散、信息化水平不高、极易滋生腐败等问题,沈阳在2008年12月1日成立市公共资源交易中心,将建筑工程招投标、政府采购、土地交易、药品及医疗器械采购等项活动全部纳入统一平台,并由行政监管部门负责监管,实行统一进场、规范交易、专业管理, 创新公共资源交易模式,提高了公共资源交易的资金利用率。 \r\n 沈阳公共资源交易中心有对外服务窗口14个,对外交易服务事项151项。运行一年,沈阳不断完善采购、招投标、拍卖、挂牌和协议出让等各个环节的操作流程。目前,专家库有建筑工程类专家2700名,政府采购类专家4500名。 \r\n 沈阳不断加大对公共资源交易的综合监管力度。启用门禁系统,防止了各类进入评标室人员携带通讯设备进场;对开标、评标、定标、拍卖和答辩的全过程采用录音录像、电子通讯控制等手段;启用背靠背答疑系统,保证了评标专家与供应商不见面,确保了评标过程的公正与客观,最大限度杜绝人为因素,从源头上预防和遏制腐败现象的发生,交易中心成立一年以来,未发生一起违纪违规案件。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