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金融学会金融采购专业委员会成立 \r\n \r\n 11月18日,中国金融学会金融采购专业委员会成立大会暨第一次成员单位工作会议在北京广电国际酒店召开。中国人民银行党委委员、行长助理郭庆平出席了成立大会并为金融采购专业委员会揭牌。 \r\n \r\n 郭庆平认为,中国金融学会金融采购专业委员会的成立将“促进金融机构采购部门之间开展工作经验交流、业务信息共享、理论学术研讨、采购业务协作”。 \r\n \r\n 联合组织 集众家之长 \r\n \r\n 据悉,中国金融学会金融采购专业委员会(以下简称“金融采购专业委员会”)是一家设立在中国金融学会之下,从事金融采购理论研究与实务探索、组织金融采购工作交流、协调推动金融机构采购业务合作的非法人、非营利性学术研究与工作协调机构。 \r\n \r\n “金融采购是金融机构各项业务顺利开展的基础保障,集中采购管理是加强金融机构内部管理的重要方面,对提高金融机构经营效益具有重要作用。随着金融采购专业委员会工作的深入推进,通过建立和完善供应商信息共享机制、金融评审专家库,推广联合采购模式,加强和完善金融集中采购网络平台等措施,有助于提高金融机构采购的质量和效率;有助于不断提升采购人员的专业素质和能力;有助于更好地凝聚行业力量,发挥集中采购对金融业务的保障。”郭庆平的讲话揭示了专业委员会的成立对于我国金融行业的重要影响和作用。 \r\n \r\n “金融机构的业务范围决定了其采购的特殊性、专业性以及其他行业的不可复制性,金融采购专业委员会的成立将解决各金融机构采购多年来单打独斗、独自摸索的现状。”首批成员单位代表、国家开发银行采购中心采购质量监督处处长张明春说:“可以说这是一个交流探讨业务的平台,发挥各家金融机构特长、集合力做好金融采购的团队。” \r\n 酝酿多年终成现实 \r\n \r\n 据金融采购专业委员会筹备工作组负责人、中国人民银行集中采购中心办公室副主任曹衍楠介绍,由于金融机构采购业务较为专业、采购项目比较特殊,早在2005年中国人民银行集中采购中心成立之初就十分重视与其他金融单位的沟通交流。2007年,中国人民银行集中采购中心曾两次组织金融机构集中采购座谈会,探讨如何解决金融领域采购评审专家资源分散、怎样兼顾采购质量与效率等热点问题。 \r\n \r\n “每次座谈会上的讨论都很热烈,大家似乎都有说不完的话题。”中国农业发展银行财务会计部的刘日昕回忆起当时的情景时说,“当时我们共同的感觉是,这种交流业务、释疑解惑的活动仅举办一两次是不够的,我们需要一个能够长期无障碍沟通的平台。” \r\n \r\n 2008年,在中国人民银行集中采购中心组织的第三次座谈会上,成立一个金融采购行业组织的设想一经提出立刻得到全体与会单位的一致赞同。这个大平台同时也被赋以更多的内涵--不仅仅可以沟通交流金融采购业务,同时能够对金融采购的学术理论和实务技术进行深入的研究,提高各金融机构集中采购人员的采购业务水平。 \r\n \r\n 2009年4月3日,国家民政部正式批复同意设立中国金融学会金融采购专业委员会。 \r\n \r\n 业务协作 国内首创 \r\n \r\n 会议当天选举出了金融采购专业委员会第一届常务理事会组成人员。中国人民银行集中采购中心主任乔必扬被提名为理事长候选人并获全票通过。在当日的就职演说中,乔必扬提出了专业委员会的近、中、远期三个发展目标:“专业委员会在近期将紧密联系实际,推动自身建设,做好业务辅助工作。中期目标是建立金融采购专业理论研讨体系,建设采购成员单位的资源共享机制。未来的专业委员会将整合行业采购资源、组织行业联合采购,推动金融采购发展,不断提高采购的效率和质量。” \r\n \r\n 目前,金融采购专业委员会共有20家成员单位,除中国人民银行集中采购中心之外,还包括各类银行、保险、证券机构的采购部门。中国银行业监督管理委员会、中国证券监督管理委员会、中国保险监督管理委员会成为金融采购专业委员会的特邀单位。 \r\n \r\n 据《政府采购信息报》记者了解,专业委员会是我国第一家行业性的采购组织。(作者:王巍) |